“3·15”已經19個年頭,沒有人會否定這19年取得的歷史性進步。但直到今天,消費者依然要面對諸
多造假販假的現實,投資者依然要面對諸多的騙局、陷阱。誠信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也是維持商品社會正常運轉的基礎,更是一個社會道德的基礎。我們很難想象,一個誠信缺失的民族是一個受人尊敬的民族,一個誠信缺失的社會是一個和諧的社會,一個缺乏公民誠信的國家是一個文明的國度。社會各方應當共同致力于誠信市場環境的構建,從而最終實現根本不需要“3·15”的理想。
多見于電信、郵政、商品房、汽車、金融、保險等壟斷行業的霸王條款,都表現出一些共同特征,包括減免責任、逃避經營者應盡義務,違反法律規定、任意擴大經營者權利,排除、剝奪消費者的權利,權利義務不對等、任意加重消費者責任,利用模糊條款、掌控最終解釋權等等,這都是不誠信經營的典型表現。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企業應當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包括經濟責任、法律責任、道德倫理責任和公益責任。企業需要在“守法”、“誠信”等方面采取切實的行動,為營造正常有序的市場環境不懈努力。其實,企業的社會責任不是一個消極被動的任務,而是企業長遠發展戰略中必不可少的內容,是塑造企業品牌、贏得消費者和投資者尊重的基石。
作為消費者和投資者,也要有勇氣依法維權,讓不守規矩的企業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中國工商報》記者喻山瀾狀告補辦牡丹交通卡中工行不當得利獲得勝訴,并引發工行北京分行的收費標準整改,就是一個有益的案例。
政府則要加強監管,特別是要加快相關制度建設的步伐,建立健全法制社會,把保護消費者和投資者利益落到實處,這是強勢政府條件下的根本解決之道。
對此,政府已經開始采取一系列行動,例如針對車險理賠結案率偏低、理賠質量和服務水平不高、理賠程序和環節過于繁雜、查勘定損理賠核批時限長、故意刁難久拖不賠等問題,中國保監會近日下發了《關于加強誠信制度建設提高車險理賠服務質量的通知》;央行根據國務院授權,將負責組織金融機構建立全國統一的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
而來自最高管理層的深刻認識更是構筑健康資本市場的基礎,對于順利解決目前市場上的諸多問題有著十分特殊的意義。3月14日上午,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會后,溫家寶總理在人民大會堂三樓中央大廳會見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問。他說,中國的股市是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起發展的,證券市場為中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應當承認,由于我們的知識和經驗不足,制度等基礎建設薄弱,市場不完善,因而造成了近些年來股市持續下跌。他表示,中國將堅持發展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對于證券市場,我們將繼續落實“國九條”,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工作。第一,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這是根本。第二,要建立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證券市場秩序。第三,要加強監管,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第四,要加強以制度為主的證券市場基礎建設。第五,要保護投資者,特別是公眾投資者的利益。第六,妥善解決股市發展中積累的歷史遺留問題。溫總理的講話以及資本市場改革正式寫進政府工作報告,表明政府已經將這個市場的重視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只是建立健康的資本市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投資者必須保持一定的耐心,等待和諧理財環境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