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婦女節這天,柳女士將存人銀行多年并到期的6萬元轉為中國人壽的保費,購買了國壽鴻泰兩全(分紅型)保險。她認為,既然保險公司資金可以直接進入股市了,如果現在購買分紅保險,將來收益可能會比較高。
據了解,柳女士的這種看法代表了目前相當一部分消費者的心態。專家則指出,保險資金入市是把雙刃劍,在實現保險公司資金保值并增值的同時,也加大了投資風險,消費者還應對保險資金人市有清醒的認識。
監管機關:制度防險為重任
保險資金本身具有長期性、穩健性的特征,其人市是穩扎穩打的長期性人駐,而非同一般性過江龍式的游資投入,對此,中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就曾多次表示,“保險資金運用的最關鍵問題不是渠道,而是如何防范風險”。
為了防范投資風險,除《保險法》對保險公司投資已有嚴格的限制外,2004年保監會又頒布了《保險資產管理暫行規定》、《保險公司股票資產托管指引》和《保險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都對保險資金的人市比例、投資方向作了嚴格的限制。而保險監管部門還規定要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把握三個原則,一是循序漸進,人市資金的比例由小到大,投資范圍由窄到寬。二是價值投資和穩定回報,不以追逐高風險回報而短期炒作,應盡量追求長期、穩定的回報。三是管理方式多樣化,既可托管,也可自主進行股票投資。
中國保監會資金運用監管部副主任曾于瑾認為,維護保單持有人利益、引導保險資金流向、防止投資過分集中、維護資產與負債匹配是對保險投資監管的主要目標。只有通過制定統一的風險評價標準和嚴格的償付能力監管體系,才能為進入股市的保險資金安全構筑一道風險“防波堤”。
保險公司:安全運用為前提
保險資金與其它資金的性質和特點不同,它不僅關系到保險公司的賠付能力和商業信譽,而且承擔著穩定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職能,保險資金在運用時必須遵循“三性兼顧、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則,即安全性是前提,流動性是基礎,收益性是目標。保險公司應降低保險資產的總體風險,提高保險資金的使用效益。
4年前,我國保險界就開始了投資“熱身”,即從2000年開始出售投資連結和分紅保險產品,從2003年至今,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三大保險公司均在海外成功上市,并在上市之前進行了資產重組和成立了資產管理公司,這些雖然都為今天保險資金專家化運營和進入股市提供了經驗和條件,但客觀地講,前3年我國保險業的投資運用充其量算是嘗試,根本談不上成功和具備經驗。
同時,從進入二級市場的保險資金目前表現來看,保險公司還是顯示了一定的專業投資水準,但投資股市的風險已經真實顯現在投資人面前。
投保人:遵循原則為理性
保險資金進入股票市場對投保人而言將產生較大的影響。保險公司的資金來自于投保人的保費,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好壞、收益率的高低,將直接關系到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切身利益。特別是對于持有分紅保單和投資連結保單的保戶而言,其利益更是與保險公司資金運用好壞息息相關。以柳女士為例,一次購買了6萬元的中國人壽兩全保險后,她已經成為了中國人壽的股東,中國人壽效益好、收益高,作為股東的柳女士不僅股本有保障,而且還能根據公司盈利情況年年得到分紅。而一旦中國人壽投資出現重大失誤,不僅無紅利可分,公司的保障實力也會削弱,危及股東的股本安全。因此,投保人應認真考慮保后風險,不應在保險資金入市后盲目購買分紅保險等投資型險種,對自己的賬戶收益期望過高,而應該在投保時做到“一個了解、三個優先”。
了解保險公司
投保人在投保之前應對各家保險公司有所了解,因為公司的好壞與客戶的投資收益有密切關系。通過比較,盡量選擇實力強、信譽好、管理健全和具有強勁發展后勁的公司作為投保對象,而應盡量避免將保費交給那些業務規模小、綜合實力弱、管理差、效益低的保險公司。
對于有意投保投資連結保險、萬全分紅保險的準保戶而言,還應盡量了解保險公司的投資管理能力,比如是否下設有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如果已經成立了資產管理公司的,還應了解其所管理的資金規模、投資的業務領域、管理團隊的素質,以及對保險資金運用過程中的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等是否做到責權分明。因為這些直接關系到分紅保單持有人的保單價值。
明確三個優先
保障優先 當保障需求與增值需求發生矛盾時,應優先選擇保障功能。如各種意外險、家財險、健康險、汽車險等險種,其保障功能強,雖然一般不具備增值功能,但投保人在購買時要明確,人身健康和財產安全始終應放在第一位,所以要優先考慮。而投資型險種如分紅保險、兩全保險、養老保險和萬能保險等則主要突出投資功能,特點是保險公司將投保人所持有的保險單的保險利益水平與獨立投資賬戶的投資業績直接聯系在一起。保險公司如果投資方向正確,獲利就較多,否則反之。缺點是保障功能較弱,甚至沒有。所以最好在滿足保障的前提下,投保人再選擇此類險種。
短期優先 當短期保險與長期保險發生矛盾時,應優先考慮短期保險。因為短期保險的保費低,一般以一年為一個保險期,不存在預期風險,特別適宜于資金暫時不夠充裕的家庭。如果經濟條件較好,并有一定富余資金的家庭,在投保短期保險的基礎上則可選擇交費期限長的投資型長效保險,從而獲得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
成年人優先 當成年人與少年兒童發生投保矛盾時,應優先考慮成年人。時下,爸爸媽媽給兒女買保險、爺爺奶奶給孫子女買保險的現象相當普遍,而不考慮為自己購買保險,其實存在一定的隱患,成年人一般是家庭經濟支柱,不僅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重大,而且面臨的各種意外風險、健康風險也大。因此,在手頭資金不很充裕的情況下,應當首先考慮成年人,然后才是少年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