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小城的一所大學畢業后,我就進了朋友開的公司,可是干了沒多久就覺得這種朝九晚五的生活并不適合自己,于是毅然辭去了這份在別人眼里看來不錯的工作,決定給自己打工。
從市場空白中發現機會
在下海經商的這段過程中,我經營過網吧也開過鮮花店,但是由于市場飽和、競爭激烈,我的小店一直處于慘淡經營的境地。也有幾次曾為自己當初的選擇后悔過。但是不服輸的我依然不斷給自己打氣: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2003年秋天,我陪快要生寶寶的姐姐去買嬰兒用品,但幾乎跑遍了全城,我們也沒找到一家貨品齊全的嬰兒用品專賣店。于是,我產生了要自己開辦一家嬰幼兒用品專賣店的念頭。
吸取前幾次的失敗教訓,這次我作了充分的市場調查。供小于求,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可以獲得超額利潤,這正是投資者進入市場的好時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為孩子選購物品時從不吝嗇,特別是一些中高檔的嬰幼兒用品,更是十分暢銷。只要我打出品牌,就不愁沒有客源,沒有利潤。這樣的好生意豈能放過?
定位要有特色
2004年初,我投資4萬元開辦了自己的嬰幼兒用品專賣店。開業之初,我每天忙得團團轉,可是兩個月后一算賬,卻發現自己這一段時間的辛苦竟是徒勞無功。
對市場也做了充分的前期調研,不賺錢的原因是什么呢?專賣店特色應是小而專,可是我卻把它辦成了百貨公司的模樣,去適應不同層次的購買人群。目前城市中母嬰的消費取向已由價格低廉的中低檔產品轉向健康時尚的高檔產品,可當時我所進貨品仍以中低檔為主,缺乏叫得響的品牌,難以突出專賣的特色,不能吸引高收入的消費者。痛定思痛,我及時調整了經營思路,加盟了一家全國知名的孕嬰用品連鎖公司,同時爭取到了作為它的本地形象店的機會。
背靠大樹好乘涼
新的問題接踵而來,新客戶對我這種專賣小店出售的高檔商品還是心存疑慮。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在市里最大、信譽最好的零售商場又租了一個柜臺。這樣一來,整體租金高了,成本上去了,但是“背靠大樹好乘涼”,這樣做給消費者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然后再靠產品的優勢來吸引他們,致使專賣店所經營的產品品牌多、質量好的特點慢慢顯現出來,銷售額當然是穩中有升。
隨著業務的擴大,我還招聘了兩名員工,將自己從繁忙的事務中解脫出來,能夠有時間與顧客交流,及時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為了幫助消費者培養科學的育兒觀念,我訂購了大量的育兒指導方面的書刊,免費供其閱讀。這些附加服務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和認可。
誠信才能有顧客
開一家嬰幼兒用品專賣店是一條可行的致富門路,但是如果期望一夜暴富的話最好就不要涉足此行了。嬰幼兒用品屬于薄利多銷的產品,靠的是慢功出細活。我經營過一種嬰兒睡袋,可以防止嬰兒睡覺時蹬掉被子,但嬰兒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在睡袋里感到不舒服時就沒有辦法。對每個前來購買這種睡袋的人我都會把它的優劣講清楚,讓消費者自己去取舍。對顧客的每一分錢負責,使我贏得了顧客的信任,也使我的專賣店越干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