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讀者 劉亞夫
第一眼在理財展上見到這本雜志時,我就被那時尚的封面吸引住了!因為一直以來我就想找一種綜合性的理財雜志,來豐富我的理財知識,讓自己的生活更趨條理化。回家后我就把當時贈送的那期看了個夠!看完就從里到外喜歡上了它,立即聯系編輯部訂了一年,現在每期書一到手我幾乎從頭看到尾。真是開卷有益!工作上自己雖然每天跟客戶談的都是理財的話題,可也只局限于公司的產品。雜志里有關保險設計、房地產投資等專題大大完善了我對理財的理解,擴大了自己的知識面。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與客戶交流的層次,不知不覺工作越來越有新思路。
山西讀者 段偉平
作為“一本引領生活的個人理財雜志”,《大眾理財顧問》確實是一本具有實用性、可讀性和知識性的好雜志。通過一年的閱讀,筆者學到了不少家庭理財的實用知識,個人投資理念及理財方式也有了新變化。總體來說,貴刊各期文章的選題都非常不錯,可見編輯記者們都非常用心,下了功夫。在此,希望貴刊在一些欄目的設置上要體現“大眾”特色.要豐富一些非工薪階層的理財案例,例如小私營企業主、自由職業者等等,他們的收入不固定,如能幫助他們提供理財方案,也是一件好的事情,還能使貴刊更具時代性和大眾性。
北京讀者 韓青
現代社會人們事事講個“緣”,說起我與《大眾理財顧問》的緣分是這樣的:有一天在機械工業出版社信息刊上看到專版介紹《大眾理財顧問》在深圳參加理財博覽會的報道,于是對這本雜志很好奇,很想進一步了解。電話接觸了一下,了解到雜志社員工的年輕、熱情、敬業。不久,他們給我寄了本雜志,清晰的封面設計,務實通俗的風格,令人好像找到了久違的老朋友。吸引之下讀完全本雜志,不禁起個疑問,如此風格持續多久?結果巧得很,在北京首屆理財博覽會上,又見到了這個有朝氣的雜志團隊。交流之后,當下訂下全年的雜志,因為從他們認真的工作態度上,我不再懷疑雜志的品牌、風格,我相信成為《大眾理財顧問》雜志的讀者之后我會受益良多。因為《大眾理財顧問》會幫助讀者進行更合理的消費、儲蓄、投資、投保和財務規劃。在改刊一周年之際,希望雜志成為讀者交流的開放式平臺,創出自己的品牌。讓更多信息、構想在此交融!
理財,時下的熱門名詞。對于大部分的讀者來說,這仍是“住在28樓”的概念,似乎離咱們不遠,但也不容易明白。
理財是一種觀念,對于大眾讀者來說,3個詞就能一窺大體:“開源”、“節流”和“效用最大化”:
“開源”——投資策劃和個人能力的提升;
“節流”——理智消費和家庭財務管理;
“效用最大化”——就是在“源”與“流“之間取得平衡,達到自己的家庭目標。
《大眾理財顧問》知識面廣,內容豐富而不繁雜,深入淺出地帶來了資訊、消費和投資信息,上述的3個方面都涉及到了。我身為理財行業中的一分子,關注和宣傳理財是自身的職責,依然從中汲取了不少的知識。希望《大眾理財顧問》與大眾一起成長!
上海讀者 朱雷
我是上海的一名讀者,對投資理財很感興趣,一直以來在尋找一份個人理財方面的雜志。一個偶然的機會,在第二屆上海理財博覽會上認識了《大眾理財顧問》,第一印象很好。通過購買了展臺上的幾期雜志,初步對貴刊有了一些了解。
首先,《大眾理財顧問》的定位非常好,目前國內越來越重視個人投資理財了,但這方面的刊物實在太少了,這個領域應該有很廣闊的前景。其次,貴刊的幾個欄目,包括封面故事的選題都非常好,反映了當前的一些熱門話題,也很實用。
幾點感受和建議:
由于《大眾理財顧問》是北京主辦的刊物,因此在其它城市的報刊亭很少看到。而我覺得像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的市民理財意識不比北京的差,所以貴刊應該加大這些城市尤其是上海的零售發行力度。希望以后能在上海主要的東方書報亭、地鐵里看到貴刊的身影。
關于內容,“封面故事”做得不錯;也喜歡“編者的話”、“拿來主義”和“百萬莊書屋”等。另外,“量入為出”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好的話題和欄目,但貴刊的文章質量卻有欠缺,風格不夠清晰,作為理財方案,竟沒有提供家庭的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現金流表等,我個人認為表格更清晰直觀,可能是上海和北京的理財思路不太一樣吧。還有這個欄目是否應該多請一些其他的金融理財專家來,而不是始終一個人主持?
對于明年的期望,希望能多增加一些個人或家庭理財的實例,多增加一些理財的知識(尤其是海外的理財知識),多增加一些頁數,也可以是金融理財產品的廣告,這也是讀者喜歡看的,但要考慮到全國的通用性,盡量減少一些地方性質的廣告。
最后,祝《大眾理財顧問》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