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征收遺產稅逐漸成為一種可能,如何合理規避遺產稅將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人壽保險作為規避遺產稅的方式之一在這方面的作用凸顯出來。
購買人壽保險,交費期限很長,往往要占用大量資金。同時因意外情況需要通過退保支取現金時,損失將會很大。究竟將多少資金用于購買壽險又不影響目前和以后的生活,這需要慎重考慮。壽險只是規避遺產稅諸多措施中的一種,針對每個家庭的不同資產情況,應該靈活選擇節稅措施。不過,通過壽險規避遺產稅的效果還是顯而易見的。
今年52歲的王先生生活在寶島臺灣,其母尚在,有一子19歲。扣除日常各項開支,記在王先生名下的個人資產包括股票、基金等累計為1.4億元;存款和貸款記在妻子名下。使用壽險節稅前后遺產稅的繳納情況比對如下。
壽險節稅前:4859萬元
在不考慮節稅措施的情況下,根據臺灣遺產稅法的有關規定,王先生的繼承人應該交納的遺產稅計算如下:
王先生目前的遺產總額為1.4億元,免稅額按照規定為700萬元??鄢~累計680萬元。具體包括:妻子尚在,可扣除400萬元;有一子,扣除40萬元,其子不到20歲,再扣除40萬元;母親尚在,扣除100萬元;喪葬費用為100萬元。
遺產凈額=14000-700-680=12620萬元
根據遺產稅級距稅率表,查得對應的稅率為50%,速算扣除數為1450.7萬元。
應納遺產稅=12620x50%-1450.7=4859.3萬元
如王先生身故,其繼承人目前應納遺產稅為4859.3萬元。保險公司支付給受益人的人壽保險賠償金是不用交納遺產稅的。受益人還可以將人壽保險賠償金用于清理債務、交納遺產稅等方面。
壽險節稅后:3086萬元
為了避稅,王先生對資產做了如下規劃。為自己買一份定期人壽保險,每年交費250萬元,交15年,累計交3750萬元,保險金額為4098萬元??紤]到如果妻子為第一受益人,妻子若再將人壽保險賠償金轉贈給孩子時,可能還要繳納贈與稅,所以這份保險的第一受益人應為王先生的孩子,其次是王先生的妻子。
假設王先生去世時遺產凈額仍為12620萬元,則他購買人壽保險后,遺產凈額降為12620-3750=8870萬元,適用的稅率為41%,速算扣除數為550.7萬元,應該繳納遺產稅8870x41%-550.7=3086萬元,比購買人壽保險前節約遺產稅4859.3-3086=1773.3萬元,相當于實際繳納保費 3750-1773.3=1976.7萬元。即1976.7萬元的保費帶來了 4098萬元的免稅資產,用這部分資產繳納遺產稅也綽綽有余了。王先生的家人因此不必擔心由于交不起巨額遺產稅,導致不動產被拍賣來抵繳的事情發生。

從上表可以看出,購買人壽保險進行節稅的作用過程為,3750萬元由資產轉為負債,降低了遺產凈額,從而也降低了稅率和遺產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