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基金作為大眾投資工具之一,在近幾年發展得如火如茶,廣受投資者關注。為了幫助投資者建立正確的理念基礎,指導穩妥的投資方法,本刊特推出系列文章,陸續介紹與基金相關的投資內容,希望能夠對讀者有所裨益。在此,特別感謝湘財荷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內容方面提供的支持。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百姓手中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財富,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開始身體力行,從簡單地進行銀行定存、購買固定收益的債券、親身參與股票投資,到購買專家管理的基金,投資理財已經成為一種必然需求。
沒有暴利,只有合理的報酬
“一夜暴富”雖然是很多人的夢想,但絕對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往往只有靠彩票和賭博才有可能碰上這種萬分之一的機會。也就是說,這種一夜暴富要憑借超好的運氣才能獲得,但這種突發暴富是根本不適用于金融投資的。
以擅長金融市場操作而赫赫有名的巴菲特、彼得·林奇來說,他們的投資年平均回報率大約是23%和35%,可能比市場平均獲利高出許多,相當可觀且令人羨慕。但這并非因暴利所致,只是長時間累積起來的財富效果。
一般而言,證券市場的周期性特點是很明顯的,漲跌司空見慣。投資朋友應當謹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投資理財雖然暴利不可期,但是處處充滿了賺取合理報酬的機會。如果能夠運用智慧,長期投資于穩定回報的產品,必定能夠成為一個投資理財的高手。
小錢投資,魚與熊掌可以兼得
有些人覺得理財是有錢人的專利,自己只是領固定薪水的人,有什么財好理?或者擔心一旦跨入理財領域,將影響到原先的生活品質,因而一直沒有踏出第一步。不過,中國人的一句老話“小富由儉”卻是有發人深省之處的。
有些理財專家建議按收入1:10的比例,也就是每個月拿出薪水當中的1/10進行理財,這是一種很不錯的理財方式。以目前的消費水平而言,只要少吃兩餐精致美食或者少買兩件新衣服就可以輕松辦到。放眼現階段的理財工具,這些小錢可以投資開辦定期定額的開放式基金,更保守的投資人也可以參與銀行的零存整取活動,這樣,既不至于影響到日常的生活,還具備了提升未來生活品質的潛力。
所以,小錢絕對有機會累積成大錢,只看你有沒有理財的正確觀念和意愿。
最重要的是時間,而不是時機
很多人在進行投資理財規劃時,都特別重視時機因素而忽略了時間因素,也就是說,一般人在理財的時候往往沒有耐心,在設定目標時總是追求高報酬的理財工具,而不愿意用時間換取長期的報酬空間。大部分的人在投資上都是困惑于進出時間,即便在投資基金時也頻繁進出,其情緒在短時間內隨損益起伏,不但提高了交易成本,也使得投資的成本隨之增加。
其實,只要有計劃、有耐心,通過復利的效果,長時間、系統地進行投資,長期下來投資收益也將非常豐厚。還是以巴菲特為例,他堪稱美國共同基金的“教父”,他的投資之所以能夠大獲成功,并不是他比你更看得準投資時機,而只是比你更加熬得住市場的起起伏伏,即使遭遇市場的不穩定也堅持持有自己選定的投資目標,最終終于贏得“長勝”的名聲。因此,對一開始資產數量較少、專業不足的上班族來講,在投資時切記的一句話就是:投資理財最重要的是把握“時間”,而不是“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