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金受益人有規定
[案例]
王某系我市某小學學生,隨父親在非游泳水域游泳時溺水身亡,王某的父親也因家人指責喝農藥自盡。王某的母親李女士迫于生計,在辦理完父子倆的喪事后改嫁他人。由于王某投保了學生平安保險,按照保險合同約定,保險公司應賠付6000元。但李女士與王某的祖父就誰能領取這筆保險金產生了糾紛。李女士認為自己應該全額領取保險金,王某的祖父認為李女士已經改嫁,喪失了領取保險金的權利,這筆保險金應該由其全額領取。最后,保險公司按照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向李女土支付保險金4500元,向王某的祖父支付保險金1500元。
點 評
消費者在購買人身保險的時候,可以指定保險合同的受益人,這個受益人通常是指被保險人身故時保險金的領取人??墒且灿泻芏嘞M者沒有指定保險金的受益人,那么一旦出險,受益人應該如何確定?本案中保險公司分別向二人支付了金額不等的保險金,其根據為我國《保險法》和《繼承法》的相關規定。由于王某在投保學生平安保險時沒有指定受益人,依照《保險法》的規定:被保險人死亡之后,沒有指定受益人的,保險金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保險人向被保險人的繼承人履行給付保險金的義務。按照《繼承法》的規定,父母、子女、配偶是第一順序繼承人,此案中王某的父母是唯一的第一順序繼承人。盡管李女士已經改嫁,但并不影響她的受益權,王某的父親在王某死亡后身故,也同樣不影響對保險金的繼承,因此王某的父母每人各應受益保險金3000元。王某的父親身故后,他應受益的3000元保險金作為他的遺產,同樣要按照第一順序在李女土與王某的祖父間進行二次分配,每人各分得1500元。因此,本案例中保險金6000元,保險公司向李女士支付了4500元,向王某的祖父支付了1500兀。
夫妻代簽不可行
[案例]
2003年12月,李先生給妻子王女士投保了一個兩全保險,并讓出差在外的王女士當晚返回簽署投保單,代理人第二天來取。但王女士因故沒能及時返回,為了第二天代理人能夠及時為其辦理保險,且李先生認為自己本來就是投保人,就代替妻子王女士簽署了投保單。一周后,拿到保險合同的王女士覺得一個壽險產品保障不夠全面,希望再增加一個綜合個人意外險。代理人為其辦理合同變更時,保險公司通知其《合同變更申請》上的簽名與留存于公司的簽名樣本不相符。代理人與李先生聯系后才得知被保險人王女士本人沒有親筆簽名。代理人立刻請王女士親筆簽署了一份專用聲明書并辦理了簽名變更,追認保險合同的各項告知后,保險合同才繼續有效。
點 評
此案例中幸運的是公司很快就發現并解決了代簽名問題,否則客戶將可能完全無法得到保險合同項下的保障?!侗kU法》第十條規定,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第五十六條規定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未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并認可保險金額的,合同無效。因此,在訂立人身保險合同時,不僅需要考慮投保人與保險人意思表示要一致,還需要取得被保險人的書面同意及其對保險金額的認可,而被保險人在投保單上的親筆簽名是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并認可保險金額之最直接有效的證據。否則,保險事故發生后,極容易因被保險人的簽名問題引起糾紛,使今后的保險利益無法實現。同時,未經被保險人認可的保險合同,也很容易引發道德風險。
投保保險時,為了使合同合法有效力,一定注意需要本人在投保單上親筆簽名。即使夫妻間也不能夠代為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