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感覺“科學”是兩個深奧枯燥的字眼兒,其實不然,孩子們可以在游戲中感受科學,的魅力!
北京篇——申國科學技術館C館
周末到了,兒子皓皓纏著我要出去玩,他大聲叫著:“我們去科技館吧,上次幼兒園老師帶我們去了,很好玩喔。”我心中將信將疑,科技館能適合這么小的孩子嗎?可又拗不過他,還是去看看吧。
購票時,才發現科技館分不同的場館,其中就有專門向幼兒開放的c館。走進館門,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模型人臉,臉上最夸張的就是一張大大的嘴巴,嘴巴就是一個通道,一只手,指向其中.兒子迫不及待地脫下鞋子鉆了進去,興奮地對我說:”媽媽,我要開始人體旅行了,你到前面等我。”
開始人體旅行
轉過這面墻,進入了人體器官的世界。這里有充滿粉藍肺泡的肺,被紅藍血管附著的心臟:表面布滿皺襞像千大口袋似的胃………,皓皓從胃的小門中走出來,問道:“媽媽,這是什么?”我說:”這就是胃,我們吃進的食物,經過口腔,食道,就進入胃,在這里進行消化。”皓皓又指著旁邊地上迂曲盤繞的小管道問到:“這是什么?”“小腸,食物離開胃以后,就經由十二指腸來到這里,食物中的營養主要是在這里消化吸收的,此后就到大腸,食物殘渣由肛門排出體外。”聽完我的講解,皓皓開始在各個器官中奔跑穿梭,其中還有不少海洋球,皓皓和別的小朋友一起搬運,投擲,玩得不亦樂乎。
從直腸的滑梯滑下,結束了快樂的人體旅行,眼前是一扇由植物和花卉組成的色彩斑斕的王國之門。
走進森林王國
皓皓歡跳著走近大門,站在門楣上的大鸚鵡開口了:“小朋友好,小朋友好,歡迎來到森林王國。”皓皓好奇地看著鸚鵡,退出去,再前進,鸚鵡再致歡迎辭,這樣來來回回跑了奸幾趟。
走過小橋,左邊臥著一匹小斑馬,皓皓騎上去,假裝策馬揚鞭.再前行就進入熱帶雨林了,有吸花蜜的蜂鳥,大榕樹上藏著紅眼雨蛙和變色龍,小溪上還浮著大大的蓮葉,皓皓跳上去,學著青蛙的樣子在上面蹦跳。
一回身,皓皓看見了一只袋鼠媽媽,它張開大大的育兒袋正等著小朋友呢,皓皓便鉆進去扮演袋鼠寶寶的角色。
消防演習終告敗
“媽媽,我要滋水。”話音未落,人已跑到滅火游戲前,皓皓手執水槍準備就緒了。我們面前有一個大大的屏幕,熒屏上的小朋友說:“著火了,快用水滅火。”畫面中的蠟燭倒了,火著了起來.皓皓雙手控制水槍的方向,兩個大拇指按住出水鈕,水柱對著熒幕上的火焰噴射而出。水槍太重,一會兒皓皓就端不住了,水柱越射越高,火也越著越大,“這火是滅不了啦,快跑吧!”無奈,水槍滅火演習,以失敗告終。
上到三樓,還有很多吸引人的游戲,足球射門,攀巖、手工小制作等,最吸引皓皓的還是泡泡世界。時鐘已經指向了中年12點,但皓皓還沒有玩夠,我們約好下周再來。
上海篇——互動兒童探索館
幾乎每個周末,我們都會帶女兒出去玩。前些日子,聽朋友繪聲繪色地說起帶孩子去探索館的經歷,讓我不由地心動,決定在這個周末,帶女兒也去互動兒童探索館“探索”一回。
迷你小世界
女兒平時在家里最喜歡“過家家”的游戲,看到探索館里的小超市。小醫院,小郵局,廚房間,她就開心極了。小醫院有人體模型.骨骼模型,聽診器等模擬醫療器具;小郵局里有信箱、郵戳、寫信的柜臺,還有供孩子們參考的信封樣板……這里完全就是一個虛擬的小世界。
女兒一會兒換上了醫生的自大褂,給其他小朋友看病,嘴里還念叨:“你哪里不舒服啊,我來幫你聽聽看。”說著,還有模有樣地拿出聽診器在“病人”身上移來移去;一會兒她又沖進家庭廚房做起小食客,并且,對還在灶臺上忙碌的“大廚”指手畫腳起來。
科學的樂趣
不到1個小時,女兒開始對這些“扮演”稍有厭倦了,超市收銀員也做過了,小郵差也當了,她開始關注起那些看起來不怎么起眼的科學。自然區,那里的小朋友稍少一些,但都玩得很認真。
女兒最先感興趣的就是影子洞——在一塊黑色的幔布后面,有一個可以留影的小屋.開始的時候,女兒縮在旁邊,隱約看到里面黑平平的,不敢進去,后來聽到里面小朋友的聲音才壯起膽來拉我一起進去。在這個暗暗的洞室里,有一面弧形墻.它的表面似乎貼有特殊的光感材料,女兒靠墻站好,擺好姿勢,我就在旁邊按一下燈光開關,咔噠,燈亮了一下就熄了,墻壁上卻清晰地留下了女兒的“倩影”。女兒這時才來了勁頭,歡喜得不得了。
“神奇泡泡”、“運動的球”、“瓶中龍卷風”……看似一個個不起眼的科學區,沒想到竟能給孩子帶來那么多樂趣。
表演與想象
影子洞的旁邊,就是探索館的“電視臺與廣播站”。孩子們可以化裝成新疆姑娘,或者披上他們喜歡的斗篷,拿起麥克風,唱他們喜歡的兒歌,或者干脆過把癮,做一回電視節目主持人。女兒平時在幼兒園里最膽小,一上臺就扭扭捏捏,反而在這里倒“肆無忌憚”得很,吵著要穿道具柜里的小公主裙,還非要在頭上披上紗巾,煞有其事似地在臺前“喂!喂!喂!”了一會兒呢。
臨近午飯時間,小朋友慢慢少了,女兒卻還依依不舍。我問她:“我們下次再來好嗎?”女兒猛點頭,“要叫楨楨哥哥,雯雯姐姐一道來!”原來女兒早就盤算好了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