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醫學專家總是提醒人們注意防護紫外線,因為它是導致皮膚癌變的罪魁禍首。但事實上,適量的照射卻能對人體產生積極作用。
太陽放出光、熱和能量,給我們的身體加油,改善我們的精神狀態,而且日光還能治愈某些疾病。雖然陽光對我們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積極作用,但正如健康專家所說的,凡事都有限度,過量的日光照射會帶來消極有害的副作用。沒有防護措施的日光浴可能導致皮膚癌或皮膚老化。
一年四季,每周至少保證半小時的日光照射,讓臉部和手部肌膚裸露在陽光下,這樣就能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那么陽光對人體究竟有哪些積極作用呢?
陽光能增強性欲
缺乏性欲?日光浴能幫助你!紫外線的照射能增強性激素、雄性激素和雌激素的分泌,促使人們對性產生欲望。男性荷爾蒙含量通過日光作用,其增高的幅度最高可達120%。
這是美國分子生物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詹姆斯·瓦特森研究得出的結論。
而對女性來說,這種通過日光照射在皮膚內形成的類似雌激素的物質還能幫助減輕更年期的不良癥狀。
陽光能促進思考
面對辦公室里成堆的工作,你的精神疲憊不堪,無法集中思想。這種情況下,就應該采取必要措施,利用午間休息,外出散步或是透過敞開的玻璃窗向遠處眺望,讓陽光接觸眼睛的視網膜。這樣做,思考速度就可能因此加快五倍。請注意,從關閉的玻璃眺望遠方對促進思考沒有任何作用,因為玻璃會過濾光線,阻礙部分光波進入室內。此外,呼吸新鮮空氣也有助思考。
陽光有助深度睡眠
睡眠質量差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就是缺乏光照。如果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封閉的房間里,那么接受的光照就可能不足。500勒克司的室內光線強度只能保證正常閱讀,不能活化荷爾蒙或信息傳導素,只有當光度達到2500至10000勒克司的范圍,而且每天保證一小時半到兩小時這樣的照射,人體才能正常睡眠。缺乏光照導致的后果是,大腦把白天當成夜間,即使在白天,大腦也像是在晚上那樣工作著。
人體的生物節奏也因此被打亂。白天,我們感到疲倦,晚上精神卻好起來。第二天,天亮起來,我們錯過了正常的睡眠期,用助眠的老辦法,在心里默默數數也不管用了。
睡眠研究專家指出:人們通過眼睛吸收的光線對大腦有直接作用,能分解降黑素,使人體不再感到疲勞。
陽光能增強骨質
臉部和手部肌膚裸露在陽光下,每周保證大約兩小時這樣的光照,就能維持骨骼健康。因為陽光能促進維生素D3在體內的合成。而維生素D3能把一種重要的礦物質,即鈣,通過腸壁輸送入血液,最后到達骨骼。如果缺乏光照,鈣的攝取量就不足。孩子可能患上佝僂病、軟骨癥或骨骼變形;成年人可能得骨質疏松癥或軟骨病。魚肝油能起到與陽光同樣的作用。這種從鱈魚肝中提取的油是維生素D3最豐富的來源。如果你不喜歡魚肝油的味道,那么吃一些脂肪含量較高的海魚也能起預防作用,比如鯖魚。
陽光能調整情緒
冬季,人們連續幾個月曬不到充足的陽光。一旦春季來臨,陽光普照大地,人人臉上都洋溢著歡笑,生活也似乎因此變得更加輕松愉快了。沒什么好驚訝的,這種現象是有科學依據的。陽光促進血清素的合成,在體內產生一種能控制情緒的荷爾蒙,使人們充滿幸福感。此外,陽光還能制止降黑素的繼續形成。這種來自血清素的激素,雖然能保證冬季高效的睡眠質量,但也是人們情緒低落的主要原因。在德國,約有十分之一的人時常感到沮喪和失落。醫學專家們模仿太陽,研制出一種能放射出類似陽光的燈。研究表明,這種療法的治愈率高達70%。
陽光能治愈皮膚病
春季是神經性皮膚炎發病的高峰期,因為與夏季相比,此時太陽的光照強度低,光照量也不足。到海邊曬個日光浴,比涂抹潤膚膏或藥膏更能有助于減輕皮膚的病癥。醫藥學家也認為,陽光對皮膚病的治療有積極作用,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