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3日上午,正在建設中的“寧(南京)淮(淮安)高速”安徽省天長市施工段又有驚人漢代考古發現。由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天長市文物管理所,天長市博物館的有關專業人員搶救性清理發掘了八座漢墓后,出土了一大批珍貴的漢代文物,其中有陶壺、陶罐、陶盒、弩機、劍格、鼻塞、耳塞、口蟬、銅鏡、服飾等。
安徽天長地區再次成為國內考古界關注的焦點。近年考古發現有新石器時代的馬家墩遺址和建于商周時期的石梁古城遺址,戰國、漢代古墓葬更是密集,其中安樂北崗漢墓群、湖濱耿家尖漢墓群、三角圩漢墓群、安樂蘇橋戰國墓葬群先后出土了大批珍貴文物。特別是三角圩西漢墓群出土的90多件精美玉器,其中有壁、璜、環、帶勾、七竅玉飾、玉印章等,品類繁多,構思巧妙,琢磨精細,珍品迭現。
這件西漢銜尾玉龍環,白玉透雕,首尾相連,卷曲如環,徑5.3cm,厚0.4cm。小巧玲瓏,潔白光潤。素身,僅于體中部刻兩道象征性云紋。重于整體造型和首部的處理,用線刻和透雕等技法把龍體琢成一個大圓和若干小圓的多圓圖案組合,顯得分外活潑挺勁。龍首張口露齒,上唇前翹,下頜翻卷,脊鬃后揚,威武有神。這件白玉龍形佩構思奇妙,龍首昂居頂端,龍眼僅鉆一孔,陽線刻出眼角,畫龍點睛,炯炯有神。這樣就從布局、色彩、雕刻等方面突出了龍的頭部,十分搶眼。龍身邊沿露出兩個飛翼和一只角,腹部上收,尾部內藏,底部又形成一個小鈍角三角形空白,使整體更富有變化,更富有立體感。如屈原所說,“駕八龍之婉婉兮,載云旗之逶蛇”,體現著自然靈蘊與人文精神的完美結合。
其他出土的大量龍形白玉佩、龍形白玉環、龍形魚紋璜、白玉蟬、白玉帶勾、玉獸面蒲紋壁構圖精奇,靈性活現。
漢代是中國玉文化發展的輝煌時期,舊的傳統逐漸讓位于新的意識,人們崇尚、喜愛美玉之風更盛,實用性、裝飾性玉器大量出現,道家幻化觀念廣泛浸入藝術創作之中,玉器的材質、品種、紋飾以及雕琢技藝等方面均超過了以往時期,這和漢帝國經濟繁榮、政治穩定、文化昌盛、交通順暢密切相關。漢代玉器的輝煌成就為其后歷代琢玉工藝的發展打下了厚實的基礎。無疑,天長漢墓出土玉器同樣具有這方面的寶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