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是一種營養豐富、兼具有防癌抗癌、降血脂、排毒利尿、提高人體免疫力等多種醫療保健功效于一身的高檔蔬菜,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多年以來在國際市場上一直暢銷不衰。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蘆筍種植基地,總面積約6.6萬公頃,面積和產量約占全世界的40%以上,95%以上產品出口西方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極少一部分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銷售。
蘆筍是一次種植多年收獲的經濟作物,采收年限達15年之久。一般每667平方米(1畝)產量1000多公斤,收入4000元左右。我國的蘆筍產區主要集中在黃淮流域的魯、豫、冀、晉、蘇等省份,2003~2004年夏季黃淮流域多年未見的連續陰雨,造成蘆筍大面積受災死亡,據中國蘆筍研究中心調查,面積減少約40%左右,導致去年大部分蘆筍加工出口企業沒有完成生產出口計劃。
我國蘆筍的減產,直接影響了國際市場蘆筍價格的上漲,目前據多家蘆筍加工企業介紹,綠蘆筍去年夏季出口定單價格6000多元/噸,至年底已漲至8000多元/噸,而春節前后已達到10000多元/噸,上漲了接近一倍。因為對今年原料緊張狀況已有了解,所以很多蘆筍企業目前尚不敢貿然接受定單,需要等一下再做定奪。
面積減少、產量下降,必然導致市場價格的上漲,因此未來幾年內,蘆筍行情會持續看好,筍農收入也將有很大的提高。(中國蘆筍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書華 劉保真 郵編:26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