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清脆脆的駝鈴聲悠然遠去。深深淺淺的馬蹄印還留在青石板上。歷史在這里遺留下了泛黃的紙張,精彩的一頁,早已被時光涮洗得無影無蹤。是灰飛煙滅了嗎?它的蹤跡,卻分明還可以在雪山中、草甸間、花叢里、山崗上尋覓得到。
歷史不會死亡。即便它已陳舊。即便它已遠去。
它就靜靜地躺在典籍里,期待著后人的翻動,期待著后人的閱讀,期待著后人的了解。那是一種喧囂與繁盛 。
或許,你難以理解。一條現在已經被萋萋荒草湮沒的古道,會有如此巨大的歷史負重,在人類文明的進步史上曾起過如此重要的促進作用。 古道西風瘦馬。每次說起古道,都會想起這句古詩。而今,古道的喧囂以及繁盛,已離我們遠去。沒有了趕馬人高聲的吆喝,沒有了成群結隊的馬幫,沒有了悠揚的趕馬調子,也沒有了遠遠而來又遠遠而去的馬蹄聲。茶馬古道寧靜了下來,靜得出奇,靜得荒涼。
但當你用心去尋覓時,你會吃驚地發現,茶馬古道依然活著,即便它已成為了歷史,即便它留下的只是一些殘痕。它只是沉沉入睡了,進入了一個甜美的夢鄉。你只需在它耳際輕輕一喚,它便會蘇醒過來 ,向你講述它昔日的輝煌。它那豐厚的歷史內涵沒有任何事物能覆蓋,那些動人的歌謠以及關于它的傳奇也必將一代一代地傳下去。何況,依稀可辨的古道,還橫亙在這塊神奇絢麗的土地上。
成群結隊的馬幫從太陽升起的地方跋涉而來,又向日落之鄉跋涉而去。那是一段很長很長的時光,從遙遠的漢朝,走到明清,走到民國,走進二戰的烽火硝煙。那是一段很長很長的旅途,從普洱,到大理,到中甸,到拉薩,再到緬甸、尼泊爾、印度。從春天,到夏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難以想象,這是一段如何艱難的旅程。
路不斷地向前延伸著,走了一段又一段,似乎永遠也走不完,永遠也走不到盡頭。一代又一代趕馬人,一隊又一隊馬幫,用他們平凡的腳步,一步一步去走,一步一步丈量,從遠古走到現代。那是一種怎樣的艱難,怎樣的毅力?
沒有人能夠想象。除非你走過那段時光那段歲月。一群群一隊隊的馬幫連綿數十里,首尾相銜,絡繹不絕。古道上塵土飛揚,蹄聲陣陣。趕馬人的吆喝,馬的嘶叫,零落的馬蹄聲,清脆的駝鈴聲,不絕于耳,打破了山野的寂靜,映襯在雪山峽谷間。趕馬人悠揚流暢的調子,時而歡快,時而憂傷,日子也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地悄然流逝。
我一直覺得不可思議,一條纖弱的茶馬古道,會串起了上千年的時光,數萬里的地域,沉積起了沉甸甸的歷史。隨便一段,都讓人激動,讓人感嘆。或許你根本沒想到,茶馬古道在滇藏貿易里,對漫長歲月的持續交往所起到的作用。那不只是簡單的經濟交往,更是一種各民族文化藝術的沖撞、交流與融合。悠悠歲月中沉淀下來的文化藝術,至今仍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