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的時候,賀龍率領一支隊伍由湘西向貴州進發。當時,后面有國民黨的軍隊追趕,天上有敵機轟炸。
烈日炎炎,紅軍戰士戴著草帽行軍。這天敵機來了,發現戴草帽的隊伍就炸。紅軍戰士只得跑進樹林里隱蔽起來。敵機沒有了目標,在空中盤旋了幾圈就飛走了。
望著飛遠的敵機,賀龍想出一個好計策。當隊伍翻過大山,來到一片平地時,賀龍下令,把草帽全丟在地上。結果,遍地全是紅軍戰士們丟下的草帽。賀龍看后笑了笑,領著隊伍繼續前進。
紅軍隊伍走后不久,白軍趕來了。早已被烈日暴曬得汗流滿面的白軍,看到遍地是草帽,他們便爭先恐后地搶著往頭上戴。
不久,飛機趕來了,白軍知道這飛機是來配合他們追趕紅軍的,便大搖大擺地走著。飛機上的飛行員發現下面有隊伍,降低高度一看,一個個都戴著草帽,以為是紅軍。幾架飛機俯沖下來,炸彈一個接一個往下扔。“轟、轟、轟!”白軍被炸得死的死、傷的傷。沒有挨炸的士兵,邊逃邊罵。
無獨有偶。在抗戰時期,滇軍也用了一回“帽子計”。
那是在1938年的臺兒莊戰役中,當時滇軍184師受到兵力幾倍于己的日寇圍追,空中還有日本飛機不斷地轟炸。
有一天,天空突然雷聲大作,烏云密布,眼看一場大雨就要來臨,士兵們急忙將備用的雨帽戴起來。這些土生土長的云南人,戴一種以竹篾編織,并用桐油染過的黃色雨帽遮陽擋雨,已成習慣。從云南開赴抗日前線時,他們也沒忘了帶上這一“裝備”。
讓士兵們大感意外的是,師長張沖下了一道命令:將雨帽統統扔掉,輕裝急行軍。對于張師長的命令,開始有人埋怨,雨水把人淋病了怎么辦?
張師長不動聲色,和士兵們一道淋著雨在泥水中趕路。
后面追趕的日軍受不了雨淋,沿路便把滇軍扔掉的帽子撿起來戴在頭上,還以為是滇軍倉惶逃竄時扔下的。
此時,日寇的轟炸機趕來助戰。在以往的偵察中,飛行員早已把黃色雨帽當做滇軍的標志,這時,他們便對準地面上一條在雨中蠕動的黃色長龍,一股勁兒地扔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