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愛才。趙云在長坂坡,千軍萬馬之中,如入無人之境,皆賴曹操囑咐部下,不要傷了他的性命,趙云這才沖了出去。關云長過五關斬六將,曹操的態(tài)度好像也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蜀魏兩國實力一對比,蜀國若沒了諸葛亮,沒了關張趙馬黃,也就等于沒了智囊、沒了大將,曹操那里卻是兵山將海、謀士如云。
人才多了是好事,不料,這里卻有一個蔣干。赤壁之戰(zhàn),曹操大敗,率二十七騎歸回南郡,他大哭:“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
曹操的大失,在于他用了蔣干。
曹操乃亂世之奸雄。《三國演義》中這一句話,蓋棺論定,中國的國粹京劇也給曹操畫了一張大白臉。既然是亂世奸雄,應該絕頂聰明。可是,當蔣干從帳下走出來,說:“某自幼與周郎同窗交契,愿憑三寸不爛之舌,往江東說此人來降。”曹操大喜,相信了,真讓他去了,致使諸葛亮說出那句“今蔡、張兩人既死,江東無患矣……吾聞曹操換毛■、于禁為水軍都督,則這兩個手里,好歹送了水軍性命”,這就等于把曹操進攻東吳的最大要件判了死刑。要件既被判了死刑,已經盜過人家書信的蔣干,仍不忘自己是周瑜的老同學,再次要往東吳打探消息,曹操大喜,又讓他去了,不幸引回一個龐統(tǒng),中了個連環(huán)計,竟把已經被判死刑的最大要件又給綁上,仿佛置身戒備森嚴的法場,想沖出都不能。
曹操殺了蔡瑁、張允,還能明白,吃了赤壁大虧,還知道反省。倒是那個蔣干,既幫周瑜讓曹操殺了蔡瑁、張允,又帶來龐統(tǒng),讓曹操將戰(zhàn)船連在一起。秉著一顆對曹操的赤膽忠心,蔣干得意洋洋,自以為是在幫曹操的忙,卻處處要曹操的命,把曹操一輩子的心血弄沒了大半,也讓劉備和孫權大笑一場。
《三國演義》第九十六回《孔明揮淚斬馬謖,周魴斷發(fā)賺曹休》,參軍蔣琬勸諸葛亮,“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謀之臣,豈不可惜乎”,他還是把馬謖給斬了。
曹操的胸懷卻比諸葛亮大。赤壁大敗,一路之上,曹操大笑三回,走進南郡,大哭一場,回到許昌,他并沒有責罰蔣干,蔣干似乎也知道自己的份量,再不好意思弄出什么大動靜了。
(李大明摘自《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