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官員也應多答記者問
(江蘇)奚旭初
“我們這個國家太大,問題太多、太復雜,這就要求我們這個民族不畏艱險、百折不撓、堅定信心、永遠奮斗?!?月14日在人民大會堂,一段飽含深情的開場白,拉開了溫家寶總理中外記者招待會的序幕。
近年來,民眾對記者怎么問、總理怎么答,越來越關心。這個答問已不是簡單的具體信息公開,而是方向性信息、環境信息的公開。由此我們自然又想到,地方各級政府官員,同樣也應該多多走進記者招待會。
盡管今天不少地方都設立?新聞發言人制度,但由主要官員通過記者招待會的形式與公眾溝通,卻依然是鳳毛麟角。一個地方的公眾,對本地的主要官員并不陌生,因為在電視的地方新聞中經常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但是這往往是有形無聲,給公眾感覺似乎是遙不可及。其實,主要官員現場答記者問,其作用和意義非比尋常。政府發揮影響力最重要的手段不是控制信息、減少信息,而是提供更多的信息。你做了什么,想做什么。通過發布會的方式告訴公眾,遠遠比只做不說,只做少說有更好的效果。
人大代表因何辭職
(福建)林平順
浙江寧波寧??h2003年7月開始試行人大代表辭職制,規定了縣人大代表辭職的幾種情形,其中一條是,因工作需要由組織推薦并當選為縣人大代表的鎮鄉、街道和縣級機關部門領導干部,工作崗位或工作職務變動的。寧波市其他幾個區縣隨后也嘗試推行了人大代表的辭職制度。目前,寧波市已有100多名區縣人大代表先后辭職。
人大代表如果無法很好地履職,主動請辭,把位置讓給別人,應該是件好事。但筆者還是感到些憂慮。
寧波市的這100多名區縣人大代表先后辭職,絕大多數不是因有違法行為而被“勸辭”的,而是因崗位或職務變動而被組織要求辭職。那為什么變動這么頻繁呢?原來,下一級行政單位的領導幾乎是當然的上一級的人大代表,但往往是新一屆的人大代表剛選舉出來,隨之而來的便是政府組成人員重新任命,一些人大代表擔任的行政職務隨之變動。如果這些人不辭去人大代表,繼任官員的人大代表身份就無法落實。
“一府兩院”本是人大監督的對象,這么多的政府官員同時身為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辭職制度再怎么好也是自己監督自己。
建設領域的“非法分包”
(湖北)蔡紅東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最近說,《招標投標法》實施五周年以來,絕大部分政府投資項目和重大建設項目執行?招投標制度。的確,自2000年1月1日實施《招標投標法》以來,招投標行為不斷規范,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軌道。然而,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以筆者在財政部門負責經濟建設管理工作多年的親身經歷,感覺現在的問題除了招投標中的作弊外,還有中標后的非法分包。
筆者曾多次參加有關方面舉行的招標開標現場會,從中了解到一些具有實力的建筑企業,大都長年在全國各地參與投標,順利中標后,油水大的工程自己做,油水小的便迅速轉讓給別人,從別人手里按工程總造價一定的比例拿好處。殊不知,二手承包工程的建筑企業,大都是不具備相應資質的“提包公司”,他們接手工程后,也如法炮制,將工程又轉包給了個體戶,自己從中漁利。
這樣建造出來的工程,不是“胡子工程”,“豆腐渣工程”,就是工程決算金額遠遠超過預算的“腐敗工程”。
學生也分流
(江蘇)晏 丘
蘇中某縣級市的徐先生剛剛經歷了事業單位改革,被分流到一家企業,正郁悶。沒想到正在市中讀高三的兒子也遭遇“分流”,原因是兒子參加了一次“四縣聯考”(類似于已被廢除的高三會考),成績不理想,被學校從上報教育局的名單中除名了。
和徐先生兒子有同樣遭遇的學生在這所市中(省重點)中共160名。另兩所排名二,三的重點學校,分別從900多名學生中抽掉了200多名和300名學生。校方的理由是,這些學生都是“差生”,會連累學校在聯考中的排名和將要進行的高考的升學率。更甚的是,由于上報名單中沒有名字,學生就不能算該校的,也就不能拿該校的文憑。學校為了“安撫”這些繳了同樣學費的“差生”,就把他們從縣級市重點中學,“賣”到地級市的普通中學,拿普通中學的文憑。美其名曰“分流”。被“分流”的學生,甚至有參加不了高考的可能。
徐先生向筆者報怨:事業單位分流,那是改革的需要。但學校為了區區排名,甚或是校長的個人業績而剝奪法律賦予學生的受教育權利和公平參加高考的機會,這實在有違教育的本質。
專家太專
(湖北)湯禮春
妻子年前常上腹部疼痛,被診斷為胃炎,后來訪得廣州最負盛名的一家醫院有治胃病???。專家閱歷上介紹,有個章教授系該院胃病研究所副所長,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在研治胃病上成績斐然,便欣然掛了他的門診號。
章專家診斷說:慢性胃炎,吃上一個星期藥便會好。我和妻都欣喜,心想這回總算找對了醫生。誰知一個星期的藥吃完后,妻的疼痛又開始發作了。章教授解釋說,慢性胃炎較頑固,要再吃一個星期的藥。但妻子的胃部是越疼越厲害了,妻開始懷疑是不是有其他的毛病,可章教授很有把握,把妻的病痛歸于人與人的承受和感受疼痛的不同。雖然我們有疑惑,但還是相信了這位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的專家。
在看7兩個來月,病情卻反而加劇的情況下,我們只好放棄,回到了湖北老家。在回去的第二天半夜里,妻子又劇烈疼起來,我趕緊送她到武漢同濟醫院去看。急診醫生因年輕不敢輕易下判斷,而立即安排去做B超,B超結果出來了:妻子的疼痛病因是膽結石和膽囊炎。
“1:1:1”是倡導還是誤導
(山東)青山
事后常想,章專家為什么那么有把握,也許是因為專家太專了,既然他是胃病專家,他就只管胃,管其他就是不專了。但是他可能沒想到這樣做的后果,由于時間延誤,妻子的膽囊炎已經影響到了肝臟,不得不住院治療,做了膽囊切除手術。這成了我們一生中都難忘的痛苦和教訓。
“1:1:1”,這是金龍魚牌食用調和油在廣告中經常使用的詞句。上海的項先生狀告其生產商嘉里糧油工業有限公司,理由是這種調和油的三種脂肪酸并非這個比例。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嘉里公司已經明白表示是在“倡導”這個比例,并不存在誤導消費者。
筆者原來一直以為金龍魚牌食用調和油就是“1:1:1”,如今才明白,原來電視等媒體整天吆喝的,只是廠家的一個借導,他們的實際數據是“0.27:1:1”。“愚笨”的當然不只有項先生,北京市工商局去年9月就因被“誤導”,要求暫停播出這個廣告;而深圳市工商局南山分局也曾明確表示,金龍魚的廣告容易讓消費者錯誤理解。
如此看來,只有法官最聰明。盡管“金龍魚”以非常大且鮮艷的字體強調“1:1:1”,但法官還是明察秋毫,發現了其外包裝上非常小且不容易辨認的“0.27:1:1”字樣,并證據確鑿地認為廠家是倡導不是誤導。真不知道是應該為“法不容情,法最公正”鼓掌,還是為其他說不出的感覺而嘆息。
E—mail:lx@lwd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