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機構能不能真正發揮作用,最終取決于決策層對民意的認識是否真正到位
3月4日上午8時30分,9名網民被邀請進西安市委常委會會議室,在這個高規格的會議室,他們聽取了“西安發展十大教訓”(詳見本刊2005年第8期《西安網民參政試驗》一文)所涉及問題的整改,匯報。
前來匯報工作的是西安市7名市級領導和20個區部局的官員。匯報會由西安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陳寶根主持。
在此前召開的西安市人代會上,“西安發展十大教訓”被寫入西安市市長孫清云向大會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該報告的起草者、西安市政府副秘書長梁錦奎告訴《瞭望東方周刊》,西安市委書記和市長就“西安發展十大教訓”評選一事已做了多次批示,并將下一步的監督整改工作交給了西安市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辦公室,“各個部門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是保持先進性的具體體現,這次市領導下決心一定要把這些網民關心的老大難問題解決好。”
“這件事情之所以沒有被認為是在作秀,最關鍵的原因是政府始終把重點放在于對網民所反映問題的整改和解決上,而且手段非常強硬。”“西安發展十大教訓”評選的發起人、網民“秦透社”說,“這反映出政府對民意的高度重視。”
在同時召開的西安市政協會上,西安市政協委員蔡榮君向大會遞交提案,建議由政府投資建立一個民意調查中心,“政府和市民的溝通非常重要,而目前缺少一個好的平臺。”
據《瞭望東方周刊》了解,由政府主尋的民意調查機構在全國各地紛紛成立。
官辦民調機構
2004年12月16日,湖南省統計局民意調查中心成立。在成立儀式上,讓大家感到意外的是,被邀請前來揭牌的是一位來自民間的人士——民意調查研究專家,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柯惠新。另一個讓大家感到新鮮的是,該中心雖然身處省政府人院,但其出入是通過在政府大院一側新開的一扇小門,中心向社會開放。
“我們的定位不同。”該中心副主任梁乃文說。
據了解,該中心目前有5名專職工作人員,均系湖南省統計局正式職工。另外,該中心和長沙市的5所高校簽訂了協議,聘請了數百名的兼職調查員。
1月下旬,在湖南省召開“兩會”期間,該調查中心針對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基礎教育、農民增收、城市就業率、居民安全感、老百姓對“兩會”關注度等5項調查。
“我們調查的結果很受政府重視。”梁乃文說,“在開會期間,我們的調查數據隨時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不時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前來索取資料。”
這次由一個小小的民意調查中心組織的幾項調查,竟然極大地調動了老百姓評價政府工作的積極性,最終讓“兩會”增彩不少。
最讓梁乃文感到受用的是,在人代會最終確定的2005年湖南省政府為民辦的“八件實事”中,絕大部分是民意調查中心調查得來的老百姓反映最強烈的問題。
“民意調查中心把湖南省的‘兩會’變成了全省人民的‘兩會’。”湖南省人大代表陳建教評價說。
和其他一些調查中心不同的是,湖南省統計局民意調查中心不介入商業調查,對一些政府部門委托的調查,只象征性地收取一些成本費用,該中心到目前已投入資金近百萬元。“經費不是問題,政府有資金支持,只要你干的是實事。一個廉潔的政府絕對不是廉價的政府。”湖南省統計局局長馬勇對此解稈說。
百姓訴求與政府需求
在湖南省“兩會”期間的民意調查問卷中,有一道設計獨特的問題,“如果你遇到省長,你最想給他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650份問卷,說什么的都有,但是沒有攻擊政府的。”梁乃文說。讓梁乃文感慨的是,這些錄音被刻成光盤轉交給湖南省省長周伯華后,周伯華從頭到尾把這些老百姓對他說的話聽完,隨后要工作人員打電話到統計局,“感謝民調中心給我提供了原汁原味的老百姓的聲音。”
“政府對民意的需求是非常強烈的。”湖南省統計局局長馬勇說,“前不久,民政部門的人還跟我說,建了那么多敬老院,真的想知道老百姓怎么說這件事,準備今年委托我們進行一次這樣的調查。”
對此,廣州城市居民調查辦公室副主任姚平華有同感,“市領導每年都要給我們出題,讓我們做相關調查。市委土管紀委的副書記連續三年要求我們做‘市民對反腐倡廉形勢與工作評價’的調查。”
廣州城市居民調查辦公室成立于1998年,“成立初期主要是做一些經濟方面的調查,現在有關城市建設等熱點問題的調查越來越多。”
最有切膚體會的是西安市政府副秘書長梁錦牽,“以前寫政府工作報告時,對存在的問題不好把握。今年有了網民評選的‘十大教訓’,了作報告就非常好寫了。”
而讓梁乃文感慨的事情還有好多,“我們進行的當前干部群眾關心的重大理論問題的調查中,對這樣一個理論方面的問題拒訪率竟然只有4.2%,沒想到老百姓參政的意識這么強。有人還專門打電話到我們中心,說他們有好多話要給政府說。”
北京市統計局主管社情民意調查工作的副局長王紅也說道,“我們把電話調查的時間控制在15分鐘之內,但好多被訪戶拿起電話就說個不停。”
民調結果的實質影響
北京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于2004年9月掛牌,在此前的幾年里,其所屬的北京市統計局已做過多項重大的民意調查,其中最有影響的當屬“北京市區縣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績效評價”,這項由北京市委組織部委托的調查主要是關于各區縣領導的“政績”。
據了解,這項原本于2003年為配合北京市各區縣領導換屆而進行的一次調查,已被組織部門作為今后每年的日常工作,而且其調查結果成了任免官員的一個參考。北京市的18個區縣,已有13個區縣的負責人專門到北京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現場聽取老百姓對自己工作的評價。
廣州市統計局人口和社會科技處鄭紀軍處長稱,2004年底他們做過一次外商投資企業對廣州市投資環境的評價,市領導專門對該結果進行批示,要求相關部門就提出的問題一一整改,“現在對一個政府部門的考核不完全是上級說了算。”
“在湘西有一些地區,投資幾千萬搞錳礦,GDP上去了,財政收入也有了,但因為環境污染,政府又要投入巨資進行治理,最后是所剩無幾,老百姓的生活環境也受到影響,所以并不是GDP高了就是好事情,考核政績不能光看GDP了。”湖南省統計局局長馬勇說,“現在一些部門進行一些重大的決策就是黨組開個會,這種模式還不足以讓老百姓滿意,應該讓公眾參與。在利益多元化的今天,少數人是不能代表所有人的利益的。”
馬勇認為,在一個更加開放的社會,強調民意是大勢所趨。
調查方式的改變
針對西安市政協委員建立民意調查中心的提案,西安市統計局辦公室主任田禾稱,其實西安市統計局已有一個民意調查辦公室,也做過一些社情民意調查,下一步將考慮成立民意調查中心。
“全國目前已有三分之二的省份已成立或正在籌備成立民意調查中心。”國家統計局信息統計服務中心副主任吳士輝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說。
吳士輝稱,從2003年起,國家統計局就在多次會議上提議各地成立民意調查中心,其大的社會背景是,在目前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的情況下,社會矛盾日益激烈,“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基礎工作。”
據介紹,目前中國各地的民意調查機構普遍采用的是白前國際上較為先進的計算機輔助電話調查系統,它的通常工作形式是訪問員坐在計算機前,面對屏幕上的問卷,向電話對方的被訪者讀出問題,并將結果記錄到計算機中,而督導在另一臺計算機前對整個訪問工作進行現場監控。
“現代化調查方式的運用,讓調查費用更低了、速度更快了、干擾更少了。”湖南省統計局局長馬勇總結說,“以前做人戶調查。把各種成本分攤下來,做一份調查大概需要500元,而現在僅需20—30元左右。”
馬勇還表示,這種隨機性的調查受政府部門的干擾少,老百姓在電話里也敢說,真實性增強了。

由官方組織的民意調查機構的一個優勢是,他們擁有豐富的個人信息,如電話號碼及家庭概況等。
決策者對民意調查的重視也日益加強。
湖南省省長周伯華曾明確對該省的民調中心講,“你們工作中存在什么困難,提出來以后,我們來幫助解決。”
最根本的在于能不能做到貨真價實
成立于2004年12月14日的福建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至今已進行了福州市政府為民辦實事跟蹤調查、福建省婦女健康狀況調查等4項調查,目前已經投入資金30多萬元,但收入只有“萬把塊”,該中心負責人孫建新對此略有些尷尬。
據了解,目前除湖南省統計局民意調查中心經費來源主要依靠政府支持且不參與商業調查外,其他省份的民意調查中心大多是政府只給一個事業單位的名分,經費來源主要靠調查收入。
除經費問題外,國家統計局信息服務中心副主任吳士輝還認為,各地民意調查機構應該盡快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套較為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依靠官方機構的權威性,盡快樹立起品牌效應。
福建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負責人孫建新同時建議,國家或地方政府在民意調查方面建立一個操作機制,政府應充分發揮各個民意反映渠道的職能,如信訪辦、市長熱線、政務網站等,把民眾反映的問題及時回復,不斷激發市民參政議政的熱情,形成良性互動。
湖南省統計局局長馬勇說,成立民意中心彰顯政府對民情的關注,但這只是形式上的一個機構,能不能真正做到重視民意,最根本的在于我們觀念的轉變,納稅人的錢,購買的是我們的公共服務,我們能不能做到貨真價實。
民意不可違
“民意調查,是傾聽群眾呼聲、創建和諧社會的一部分。”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丁淦林表示。
丁淦林說,新中國成立以后,黨傾聽民意的形式主要表現在——群眾向黨組織反映情況、干部下基層調查研究、記者內參、報社群眾來信,以及信訪辦的工作,這些都是“民意調查”。
“以前,中國搜集民意的方法盡管大多數是自上而下的,但民意渠道還是暢通的,也取得了很多收獲。”丁淦林說,改革開放以后,社會的運行情況更加復雜,人們在政治上的訴求更加多樣和普遍,自然也需要越來越暢通的民意反映渠道。
從這個意義上說,民調機構的興起無疑令人鼓舞。
有人因為民調機構的官方性質而質疑其中立性,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認為,政府成立民調機構,本身就說明為政者愿意傾聽民意,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此外,政府的民調機構組織的政府績效策評,更多不是為了表功或公共宣傳,而是用于政府的內部決策和評價,是為了促進政府的工作。這樣的民意調查,即使由官方機構組織的,也應該是可信的。
不過,中國的民意調查方式尚需改進。2005年社科院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農村居民幸福感強于城鎮居民。這個結論曾引起相當大的爭議。其調查方法也因此引起質疑。
復旦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曹沛霖認為,隨機性規則是民意調查的基礎,這個調查規則應該受到充分尊重。
一家民意調查機構的專家倪波說,民調機構的權威還表現在其人員構成的權威性。問卷設計者,咨詢師,分析師都是一些資深的專家,他們的專業涉及心理學、社會學、統計學等各個領域。
對于中國正在崛起的民調機構,倪波表示,希望同行們在具體操作方面,比如在調查問卷的分析方法和樣本的抽取上,盡可能做到科學。
目前國內的民調機構成立的時間普遍不長,但曹沛霖教授表示對其未來有信心,“任何事情都有個逐漸摸索的過程,國內的民調機構會在實踐中逐漸完善其調查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