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模式”的第一步
舒泰峰
3月14日,中國、菲律賓和越南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正式簽署了《在南中國海協議區三方聯合海洋地震工作協議》。三方將通過這項合作,實踐各自國家政府做出的使南海地區變為“和平、穩定、合作與發展地區”的承諾。
根據這項協議,分別代表中越菲三方的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越南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和菲律賓國家石油公司將在未來三年內,在面積為14.3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內,聯合進行海上地質研究和考察。其主要目標是使用地震和地球物理方法來查明該海域的地質結構和油氣儲量,并確定是否具有商業開采價值。這是三方第一次就合作共同開發南海資源達成共識,被認為是朝著“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邁出的歷史性、實質性的一步。
這一步可謂來之不易,它離鄧小平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已足足有20多年。多年來中國一直奉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和“睦鄰、安鄰、富鄰”的政策,協議的簽署是中國這一周邊外交政策的又一大成果,也是對這一政策的鼓勵。
協議的達成也充分展示了中國外交藝術的進步,由企業出面談判的形式巧妙地避開了對于主權的界定問題。中國駐菲律賓大使吳紅波說:“雖然我們等待的時間長了一點,但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這次合作只是一個開始,但卻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我們希望這個成功的經驗能為其他類似的合作和爭議的解決創造條件和提供借鑒。”
與南海爭端類似并與中國利益密切相關的爭端還有中日東海油氣田之爭。同樣在3月14日,溫家寶總理在答中外記者問時提出加強和改善中日關系的三點原則,其中的一點便是“加強合作、共同發展”。東海油氣田之爭只涉及中日兩國,其復雜程度遠遠不如牽涉5國6方的南海問題。南海可以由“爭議之海”變為“合作之海”,或許東海可資借鑒。
當然,南海合作也僅僅開了個頭,它能否進一步演化為一種成功解決爭議的“南海模式”,還需要各方努力。
央行出手干預炒房
陳 靜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從2005年3月17日起,將現行的住房貸款優惠利率回歸到同期貸款利率水平,實行下限管理。此外,對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城市或地區,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將由現在的20%提高到30%。
央行給出的理由是,本次政策調整將有利于需求方對未來價格形成較合理的預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尹中立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宏觀調控措施,“自2003年以來的宏觀調控,這次算是抓到關鍵點子。以往都是從供給著手,而壓縮供給的結果就是使供求關系進一步緊張。而現在從需求方面做文章,提高住房貸款利率,這對遏制房價上漲將有積極作用。”
“現在提高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給了買房者一個信號,就是要警惕風險,不要盲目去炒房,以免一輩子給銀行和房地產商打工。”易憲容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此前高法關于住房抵押處置的規定以及近年來房價的持續上揚,使得房地產業的風險上升。而此時通過提高利率,銀行可以補償部分風險;提高首付款比例則是以準入門檻的提高來化解銀行風險。”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央行已經對房地產過熱的狀況再次警覺,現在還只是采取了比較溫和的動作,如果調控沒有起色,不排除再次“重拳”出擊的可能。
河北青年被冤殺十年
津 濤
10年前,河北省高級法院將年僅21歲的聶樹斌定為石家莊郊區的一起強奸殺人案的案犯判處死刑并將之槍決;10年后,在河南落網的河北籍嫌犯王書金卻招認這起兇案系其所為。
一案兩兇。顯而易見,這是一起錯案。
但這起離奇案件顯然也從未疏漏任何一道司法程序。從媒體的相關報道中人們可以看到,聶樹斌在被抓到被審判直至執行死刑的過程中,曾有律師為他辯護,也曾在公審前安排他與母親見面,只不過——聶樹斌的律師“現在已不想再談起這個案子”。
口吃的聶在見到母親的剎那淚如雨下,只來得及喊一聲“媽!”便被法警帶走,并沒有給聶一分鐘告白冤情的時間。
這起強奸殺人案件,更先后經過了區公安局、市檢察院、市中級法院和省高級法院的層層審查。
聶家直至聶樹斌已被執行了死刑,卻還被蒙在鼓中,聶的父親去看守所給聶樹斌送東西,才知曉兒子已被槍決,聶家甚至連聶樹斌的死刑判決書也未見到。
10年后,這起驚天大案重新被揭露,聶案一經媒體披露,立即引起強烈反響。而當年偵破案件的公安機關、公訴機關、審判機關卻集體失語。
據媒體報道,此案目前仍在河北廣平警方和石家莊方面僵持著,廣平縣公安局副局長鄭成月表示:“我聽從上級組織的安排。”但對這樣一起人命關天的大案,人們的期望顯然是:聽從法律的安排。
據悉,聶家現在已申請國家賠償,而河北省有關部門已經組織專案組,重新審查此案。聶樹斌的家人和被害者家屬則在等待著。
“蘇丹紅”連環拷問食品大亨
楊文宇
從英倫三島蔓延至中國的“蘇丹紅”致癌事件,再次把一家全球明星公司拖下水。
曾信誓旦旦保證其產品不含“蘇丹紅”的百勝餐飲集團,3月16日發出聲明:由于肯德基新奧爾良烤翅和新奧爾良烤雞腿堡調料中發現了“蘇丹紅(1號)”成分,全國1200家旨德基店立即回收所有的相關產品,并銷毀所有剩余調料。
在全球擁有上萬家連鎖店的肯德基,變臉的速度與亨氏一樣快,令對黑作坊痛心疾首的消費者愕然:連國際金字招牌都不可信,我們還能相信誰?新浪網“食品安全調查”3月17日顯示,知名品牌食品安全信任度僅有21.83%。
不僅如此,在肯德基危機公關的措辭里,消費者看到的盡是“遺憾”,是供應商的錯:“我們雖然多次要求百勝的相關供應商確保其產品不含蘇丹紅(1號)成分,并獲得了他們的書面保證,但是非常遺憾,昨天在肯德基新奧爾良烤翅和新奧爾良烤雞腿堡調料中還是發現了蘇丹紅(1號)成分。”
好像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受害者。那到底該由誰來為我們的健康負責?
截至3月17日,中國百勝餐飲集團川渝黔市場公共事務部經理陳娟是惟一就賠償做出表態的相關人士,她表示:一旦“蘇丹紅一號”對人體有害得到科學論證和法律確認,集團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開對消費者進行賠償。
但事情并非如此簡單,與美國老太太因咖啡燙嘴而獲麥當勞84萬美元賠款相比,中國消費者的索賠之路很渺茫。眾所周知,洋快餐一般不會主動向消費者提供點餐小票;一旦癌細胞生成,也難證明就是新奧爾良烤翅惹的禍。舉證成為最大的難題。另外,除企業本身,外界根本無法統計肯德基到底生產了多少新奧爾良烤翅,無法推測蘇丹紅的波及面。如果把其推上法庭,誰來作為原告?是消費者協會嗎?至今,中國還沒有哪個人代表全體消費者和商家來打官司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