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鐵腕“清理門戶”之后安撫渠道。
——繼宣布撤銷全國九個行銷大區、削去約300家渠道商之后,方正科技又提出一個新的渠道政策:將投資 2.5億元完成渠道開拓的“一縱”、“一橫” 工作,即進軍地市級市場,并加強店面覆蓋的廣度。據稱,借此計劃,其渠道終端店面要增加到2300多家,投入超過8000萬元。方正還將針對不同產品采用不同的渠道策略,做到靈活銷售。
東芝筆記本高層變動緣自渠道失敗?
——據《財經時報》,東芝電腦上海辦事處處長顧政已經離職,北京辦事處處長伊騰和正也被調離,兩大市場負責人的職務成了空缺。這與其業績不佳有直接聯系:一年前,東芝將中國總代由神州數碼獨家改為三家,而由于其他代理商的銷量一直沒能上去,東芝又被迫將某些產品交給了神碼,最終挑起了總代間的價格戰。
長虹空調渠道獨立受質疑。
——長虹上海空調銷售公司近日由長虹與上海錦輝供銷公司合資成立,注冊資金500萬元,長虹占股51%。據稱,新公司將負責長虹空調的銷售、物流配送及售后服務。但有分析認為,錦輝公司一直是美的與海爾空調在上海最大的經銷商,經營長虹空調,無疑會左右手互搏。而長虹空調獨立于長虹彩電渠道之外,也使它失去了已有的部分資源。
家得寶將以2億多美元價格收購東方家園49%股權。
——據京華時報報道,世界頭號家居建材零售商家得寶(Home Depot)收購東方家園一案將在一個月后正式簽約,另一個爭購對手百安居則宣告出局。據報道,出售股權后,東方家園現有管理團隊不會有大的變動,但家得寶將向東方家園派駐主要管理人員,并對后者開放全球采購體系和平臺,家得寶自有產品也將進入東方家園銷售。
“我們不準備挽救中國普瑪。”
——近日,中國普爾斯瑪特總店的關門,宣告了這個有40多家超市的零售巨頭徹底死亡。“通常,美國普瑪在合資公司中通常是大股東,當地商人為小股東,但普瑪會為經營商提供商業專利技術,包括管理和培訓等,并允許其進入普瑪的電腦和流通渠道。而中國普瑪與美國普瑪之間只有特許協議。”美國普瑪副總裁約翰·赫夫納近日稱。
“2005年屈臣氏在中國內地將新開近百家店。”
——香港屈臣氏集團董事總經理韋以安近日稱,今年全球將新增800家店面,其中在中國大陸的總店數將達210家。據稱,為了進一步差異化,屈臣氏將在現有基礎上擴大產品種類,提供更多化妝品、醫藥商品和個人護理品;還將加強藥劑、保健品、化妝品等產品的現場銷售服務,來直接刺激銷售;同時還要加強物品陳列的秩序和管理。
“IT產品進入家電賣場足一個趨勢。”
——大中電器經貿部經理李宇松稱,在未來的兩個月內,將完成對北京大中20家家電賣場“增加大型體驗式汀賣場”的改造。大中計劃到今年7月份IT產品實現兩億元銷售額,成為北京市最大的連鎖IT賣場。據稱,大中向汀賣場戰略轉變的一個重要促成因素是:目前IT賣場普遍存在內部環境差、陳列重復、甚至假貨橫行等通病。
家樂福中國增設4大區意欲“深耕”。
——近日,原家樂福中國區總經理施榮樂升任中國區總裁,原職位則由原日本家樂福總經理擔任。家樂福中國區的組織結構也將作大幅調整:在原先的7個區的基礎之上再設立北、東、南、中4個大區總部。人事調整后,家樂福中國區的市場開發與營運管理職能將分開,分別由總裁和總經理負責。本次調整表示家樂福將進一步加重中國市場的發展。
傳化、花王合資貌合神離?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傳化、花王的合資已經危機四伏。兩年多來,日本花王未能實現其在營銷、品牌推廣、研發技術等方面的合同項目。傳化公司表示,當初選擇與花王合作的目的,就是在維持低價的基礎上提高產品質量,以開拓和鞏固農村市場。而如今花王只是選擇物流平臺合作,不是全面的品牌融人,因此合資的意義不大。
匯源集團將卜海控制權交給大經銷商。
——近日,上海煙糖控股整合匯源上海銷售公司的合約已經簽訂,匯源已經開始了對上海渠道的重組。據悉,匯源在上海原有四家經銷商,分線運作餐飲、商超等渠道,但餐飲渠道較完善,而其他渠道較薄弱,匯源看重的正是上海煙糖所擁有的2000余個便利店、商超等零售網。有人質疑稱,匯源交出地區銷售控制權可能造成市場遲鈍、失靈。
“醫院總足老大。”
——國家藥監局日前通報,從2005年元月到年底,處方藥在藥店銷售將分批全憑處方。藥房老板預言,部分藥店銷售額至少下降三成,利潤空間將進一步變窄,因此不得不考慮調整自身的經營范圍,或將重點瞄向中藥材和中成藥,或加大保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銷售的比重。而藥廠則可能加大對醫院渠道的營銷投入。
供應商對昆明諾瑪特展開自救經營。
——昆明諾瑪特海埂店于近日重新開業,在全國首開了由供應商經營賣場的先河。昆明諾瑪特下屬的5家店關門之后,在當地供應商協會牽頭下,金子電器公司通過面向所有供應商招募法人股和個人股的方式,增資改組為新的商業公司,負責經營超市。但有供貨商對金子商貿身兼供應商、債權人和股東的身份,以及其對超市的管理能力表示擔憂。
麥穗龍增資中國盤啹長三角。
——我國零售業對外資放開了股權限制之后,德國麥德龍集團近日決定對中國公司增資1.5億歐元,于3~5年內在中國新開40家商場。據稱,2005年將新開10家以上連鎖店,每家商場的投資約1億元人民幣,年銷售額約2億元人民幣,其中多數新開店將分布在長三角的二線城市,并將購買土地使用權、自建商場,以擁有商場的全部產權。
東芝冰洗產品渠道大撤退。
——近日東芝冰箱、洗衣機開始大規模地從家電賣場撤柜,并停簽2005年合同。東芝解釋稱,此次全國性的撤柜行動計劃在兩個月內完成,目的是將渠道移交給TCL與東芝的營銷合資公司。據稱,營銷公司將在2005年4月成立,東芝產品有望在下半年重新上柜,意欲通過TCL的營銷網絡和經驗來改變東芝業務低迷的狀況。
“促銷員進駐之后給我們留卜了爛攤子。”
——4個月以來,波導遭到了東莞最大的手機經銷商“大地通訊連鎖”的整體性封殺。大地董事長梁沛棠稱,根本矛盾是波導派駐的促銷員直接損害了大地的形象和整體銷售利潤。因為促銷員主要吃提成,他們經常對客戶作出我們根本做不到的承諾,而他們對客戶通常是一次性服務,給我們留下了爛攤子。
上海嘉娜寶員工罷工。
——事件的導火線是上海全體員工多次致函日本總部,要求對上海公司總經理李一群被解職一事進行解釋,卻沒有得到任何反饋。據分析,李一群下野的原因與他“不聽話”有直接關系。此前日本總公司宣布與三九集團合資進軍藥妝市場,此舉遭到上海公司的反對。后者曾私自表示,合資計劃已經流產,因為在藥店內銷售化妝品渠道太窄。
“康師傅”與中旺的合資公司被—劈為二。
——三太子集團剛出生一歲即宣告分解:“一宛香”的全部資產及業務分給“康師傅”,而另一主打品牌“三太子”資產及業務則分給了中旺。“三太子”是康師傅出資3億元(已用于生產投資)與河北中旺合資成立的,中旺利用所有方便面資產進行實物投資,雙方各占50%的股份。其實,半年前雙方在產品的高低端定位上產生了分歧并鬧離婚。
“現在的銷量是以往銷售高峰期的兩倍多!”
——在車市普遍遇冷之時,近日神龍汽車卻宣布,今年1月份東風雪鐵龍完成銷售11000輛,突破了在2003年市場高峰期的銷量紀錄。這一業績得益于買斷銷售,即經銷商從廠家批量采購并低于市場價在約定區域內銷售。大眾、奇瑞等多個廠家隨即加入到了買斷銷售的陣營。盡管通過經銷商的降價掩蓋了廠家降價的真相,但價格戰已經打響。海信買蘇寧土地殺進南京。
——海信集團近日宣布,首期投資1. 2億元人民幣在南京建冰箱生產基地,產能為100萬臺,產品預計于2005年5月下線。據稱,設點南京是想充分利用其地理優勢及當地配套資源。坊間傳言,此基地為海信和蘇寧合資興建。蘇寧對此斷然否認,據稱,海信南京生產基地所用土地確為蘇寧所有。業內認為,此舉將加強海信對蘇寧渠道資源的利用。
“益生菌酸奶將足蒙牛新的戰略方向。”
——蒙牛稱,酸奶利潤高,增長速度遠高于其他品種,因此蒙牛近日與益生菌研究機構“丹麥科漢森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立益生菌實驗室,全線升級酸奶產品。但業內認為,蒙牛酸奶在渠道中還有一大截距離,因為其冷鏈通道還不完善,其全國連鎖加盟計劃也剛剛開始,而伊利和光明都已擁有獨立的“冷藏物流配送體系”。“如果產品足暴利”他們為何不跟我打價格戰?”
——廣州某平價眼鏡超市剛開業一周,就遭到了同行的集體封殺,廣州眼鏡商會還對全體眼鏡零售批發商發出公開信,要求進行聯合抵制井向供應商退貨,理由是“其同樣品牌的價格只相當于同行的一半,擾亂了正常的價格秩序”。據平價眼鏡店老板分析,由于傳統眼鏡街鋪銷售業態(店租高而銷量小),導致多數店面微利經營。
組成聯盟軍應對直銷法高門檻。
——中國保健協會正在著手組建一個注冊資金為1億元的大型產業集團,預計今年上半年問世。初衷是:保健業大多數是規模較小的直銷企業,直銷法出臺后,多數將因規模小而無法申領直銷執照。據稱,集團將采用“外部資本十加盟企業投資”的模式(每家企業的資金將不超過500萬元),將以產業集團的名義共同出資申領執照,但各自仍然獨立經營。
“一次性支付能羼大連鎖的苛捐雜費?”
近日,長虹一次性支付2000萬元 (不再額外付出進場費、店慶費等),換來了蘇寧完成長虹空調2005年2億元的銷售承諾。蘇寧表示,在家電零售利潤逐步降低、廠商與渠道商之間關系敏感時期,此類合作是一種雙贏的合作方式。但有分析對此有保留看法,因為商家的收費項目繁多,一次性支付很難根本消除廠商之間合同外收費的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