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建議:那些每年大量招聘臨促的廠家和經銷商,要以戰略性地把某些環節固定下來,以便于能夠不斷招收到適合自己需求的促銷員。
這里所謂的戰略性招聘策略包括:
1.要開辟多元化的招聘渠道
包括很多大品牌在內的銷售人員,遇到招聘導購員時,都很為招聘渠道犯愁。這個事情很奇怪,其實主流渠道就擺在那里,無非勞動市場的中介公司、大中學校、老導購員推薦、挖人這么幾個,但銷售經理們往往習慣選擇自己慣用的那個渠道。
要想使招聘渠道多元化,無非積累信息、接觸渠道、遴選確定核心渠道這么幾步就夠了,其關鍵點就是筆記本上多記幾種渠道的聯系方式和特點、各區域各渠道主要聯系人(熟人)聯系方式、多打電話多搞好人際關系。當然,最好的結果是總部/分公司的人力部門將這些信息收集為企業公共平臺上的資料為好。
招聘渠道多元化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人才充足(尤其可滿足緊急大量招聘需求)、招聘人員素質穩定(渠道幫助篩選)、防止一線業務員任人唯親等。
2.確定適合自己企業的核心招聘渠道
不是所有二、三線品牌都應該像一線品牌那樣經過一道道正規程序去招聘導購員。對于他們,快速上市、快速銷售、快速回款就是他們的戰略,因此挖人應該是最符合他們戰略的渠道。
而擺脫生存階段、有了騰挪空間的企業,則可以確定幾個院校、中介公司,不斷接觸,長期宣講自己對于導購管理的理念,最好在這些機構里培養出幾個對自己了解特別深、關系特別鐵的負責人或接頭對象,就可以提前幾個月開始儲備人才了。
中高檔品或進特殊終端的產品則應尋找更獨特的招聘渠道,如學校舞蹈隊、歌唱隊等。
3.與核心招聘渠道建立戰略性合作關系
例如,現在越來越多企業喜愛招收學習能力強的大中專學生做導購,那么對于院校渠道就可以采取長期聯絡、長期培養的方式進行合作。其步驟為:
*指派專人收集、熟悉院校團委或者勤工儉學中心負責人,通過他們尋找第一批人才;
*本公司設立針對院校渠道的導師(熟悉培訓及終端業務),定期進行培訓、指導和檢查;
*建立學生內部的組織架構,任命或通過競選形式產生站長、隊長、組長的人員,使他們能夠完成有效的內部組織和管理,并持續與企業保持聯系,按照企業規劃發展;
*建立人員檔案,對大家的加入時間、實踐情況、個人的心得等進行備檔管理,使組織發展能夠得以持續;
*建立自發的選拔淘汰機制,在每年的五一、十一等重大節日前,能有充足的人員配備,并對每個人員的特點都有所把握,取得最佳的崗位安排。
4.用流程表、招聘相關文檔(宣講、考試)把招聘執行過程固定下來,同時注意在招聘的各環節凸顯我公司品牌和文化。
請記住:無論來自哪個招聘渠道的導購,都會敬佩和接近專業執著、認真負責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