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可能是空心的
登陸月球的太空人要出發回到地球之前,會駕駛登陸小艇飛離月球表面,與返回地球的太空艙結合后,登月小艇便被拋棄到月球表面。設置在72公里外的地震儀測得月球表面的震動,這個震動持續超過15分鐘。就像用錘子用力敲擊大鐘一樣,一個實心物體遭受撞擊時可測出縱波和表面波兩種波,空心物體只能測到表面波,而放置在月球上的月震儀只記錄到表面波。這個現象讓科學家想到月球是否是空心的?
太空人用電鉆想在月球表面鉆個洞時,他們發現挺費勁的,鉆了很長時間還只是鉆進一點點。土壤樣品經分析后發現,其中含有大量地球上稀有的金屬鈦,還有硬金屬,如鋯、銥、鈹的含量也很豐富,難怪這么堅硬。
月球上的隕石坑數量非常多,但這些坑非常的淺。科學家推算,一顆直徑16公里的小行星以每小時5萬公里的速度撞在地球上將會造成一個至少1200公里深的大坑,而月球表面最深的一個加格林隕石坑的直徑也只有300公里,深度只有64公里,唯一的解釋就是月球的外殼非常堅硬,以上發現的月表金屬成分就可以解釋。
月球的結構可能是一個空心的金屬球。
不銹鐵之謎
月面巖石樣中還含有純鐵顆粒,科學家認為,它們不是隕星。蘇聯和美國的科學家還發現了一個更加奇怪的現象:這些純鐵顆粒在地球上放了7年還不生銹。在科學世界里,不生銹的純鐵是聞所未聞的。
我們還注意到月球的大小看起來和太陽一樣大,日全的時候我們看到的黑色天體就是月球,月球的大小剛可以將太陽擋住,也就是在地球上看,月球和太陽一樣大小。據發現,太陽離地球的距離則好是月球離地球的395倍,而太陽的直徑也剛好是月球的395倍,地球的直徑是12756公里,月球直徑是3476公里,是地球直徑的27%,這些數據上的巧合讓我們思考月球是天然形成的嗎?
大膽地假設:月球是人造的
有兩位前蘇聯科學家提出大膽的假說,認為月球是外表經過改裝后中空的宇宙飛船。如此才能解釋月球留給我們的各種奇異現象。月球就像精密的機械一樣,天天以同一面面對地球,外面是一層高硬度的合金殼,可以承受長時間高密度的隕石轟擊,仍然完好如初。如果是一個天然的星體,是不該具有這么多人造特征的。
月球總是以光滑的一面面對地球,而以粗糙的一面背對地球。如果將時光倒回遠古月球剛成型時,光滑的月表沒被隕石撞擊的坑坑凹凹,中秋節夜晚的月光一定比現在更皎潔。
任何事物都是發展的,當我們放開狹隘的思想框架,用理智去分析,會發現很多難以解釋的現象其實是非常簡單的,做到既出世又入世,那時我們的科學研究將有一個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