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勢雄固,自古以來既為華北天然堡壘,又是拱衛陜甘西北之屏障。1937年10-11月,八路軍與國民黨友軍摒棄前嫌在忻口、娘子關及太原地區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大會戰——太原會戰。
激戰忻口21晝夜
忻口,東托五臺山,西倚云中山,中間滹沱河穿越山谷,同蒲鐵路縱貫南北,是晉北通向太原的門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1937年10月初,日軍統帥部命令板垣征四郎率日軍第5師團進逼忻口,意圖一舉拿下忻口,并向太原發展進攻。
中國方面極為重視忻口方向防御,第2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集結重兵阻擊日軍,在忻口及其外圍要地與日軍進行了為期近1個月的激烈作戰。日軍在完成外圍作戰后,于13日晨正式打響忻口戰役。在坦克、戰車、大炮、飛機的配合下,首先向忻口的門戶南懷化陣地發動一輪又一輪的猛烈進攻,意圖實施中央突破,但中國守軍據險扼守,頑強奮戰,寸土不讓。戰斗中中國守軍用太原兵工廠自制的8萬多發炮彈猛烈回擊日軍,手榴彈、手雷也發揮了巨大作用,炸得日軍抱頭鼠竄,尸橫遍野。當地成百上千的老百姓自發地組織起來支援前線,抬傷員、挖戰壕,與戰士們一起穿梭在火線上。當守軍的手榴彈、手雷打光時,各村百姓紛紛將自己家藏的刀、矛、鋼叉等武器送給戰士們,和敵人展開肉搏戰。由于中國軍隊頑強的抵抗,給日軍以很大殺傷,日華北方面軍不得不于22日、27日和29日先后3次增調部隊馳援,但始終攻不下南懷化。
在艱苦的攻守激戰中,中國軍隊廣大官兵英勇奮戰、前仆后繼。其中,中路兵團指揮官第九軍中將軍長郝夢齡等一批國民黨將領先后壯烈犧牲,以身殉國。
為配合國民黨軍隊正面抗戰,八路軍向日軍兩翼及后方廣泛展開了游擊戰。八路軍第115師經20余天的作戰,先后收復縣城10座,一度切斷敵之后方交通線,使敵不得不借飛機輸送給養,有力地配合了前線作戰。第129師769團還于10月9日夜,成功夜襲陽明堡日軍機場,毀日機24架,殲敵百余,使日軍在忻口戰場上一度失去了空中力量。
日軍在忻口受阻后,為使第5師團擺脫困境,從平漢路作戰的日軍中抽調一部西進,從東面配合忻口日軍的攻勢,進至太原東面戰略要地娘子關。然而,由于中方戰略判斷的失誤,對娘子關的防守未充分重視,倉促迎戰,導致娘子關失守,太原東面暴露在日軍面前。此路日軍對忻口中國守軍側翼構成重大威脅。為此,忻口守軍于11月1日主動后撤,忻口隨即被日軍占領。
反復爭奪娘子關
娘子關位于平定縣以東,井徑縣以西的正太線上,為晉東之重要門戶。在會戰開始前,毛澤東就指出了娘子關的重要性,建議國民政府派重兵扼守此地。然而這一重要建議沒有引起國民政府足夠重視,直到日軍逼近后,國民政府才加強了對娘子關方向的防務。10月11日,中國守軍尚未完全進入陣地,日軍即在步、炮、空聯合火力的掩護下開始發起了猛烈的攻擊,陣地接連丟失,戰至13日,日軍攻陷舊關,娘子關地區防務命懸一線。
為了保住山西,15日,閻錫山限令娘子關方向中國守軍總指揮孫連仲務必消滅舊關日軍,奪回陣地。這樣,中國軍隊分別于15日、16日和19日三次向舊關日軍發起反擊,但由于相互間協同不夠,使得反擊行動功虧一簣。自21日起,日軍增援部隊逐次到達娘子關一帶,以猛烈炮火向守軍陣地展開新一輪全線攻擊,守軍將士雖頑強抗擊,但因連日血戰,部隊減員過多,致使防線多處被日軍突破。
在此緊急情況下,八路軍總部急令第129師火速向娘子關增援。師長劉伯承親率部隊于10月18日進抵平定以東后,隨即向娘子關東南日軍之側后挺進,先后于22日、24日在長生口、馬山村、東石門等地區伏擊日軍,于10月26日、28日兩次在七亙村重疊設伏,共殲敵400余名并繳獲大量軍用物資,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由于國民黨軍隊倉促應戰,戰略上處處防守,兵力分散,缺乏呼應。10月25日,日軍乘中國守軍換防之際,全線發起進攻,守軍猝不及防,連失陣地。26日娘子關失陷,晉東戰局急轉直下。
為阻止和遲滯日軍迅速西進,穩定晉東戰局,八路軍總部也于10月28日率第115師師部及第343旅趕赴平定西南地區,統一指揮第129師及第115師主力。11月4日第115師在師長林彪的指揮下,在昔陽以西沾尚鎮地區殲滅日軍近千人,迫使日軍不敢貿然西進。八路軍的這些作戰行動給日軍以沉重打擊,掩護了國民黨軍隊的撤退。
打響太原保衛戰
娘子關失守,太原告急!閻錫山為了集中兵力固守太原,遂命令忻口守軍全線后撤。同時,計劃以忻口和娘子關后撤的兩部分軍隊防守太原東、北兩個方向。然而兩線撤退的部隊立足未穩,日軍即跟蹤而至,部隊秩序混亂。11月6日,晉北、晉東之敵均迫近太原城下,日軍從三面猛攻太原城垣,敵機輪番轟炸,太原城內一片火海,守軍傷亡慘重。7日,日軍東、北兩路在太原會師,對太原形成四面包圍。8日,日軍在飛機、大炮支援下,繼續攻城,突破城垣東北角及西北角。守城官兵誓死不退,一面拼殺入城之敵,一面封鎖城墻各口,敵我皆為爭取最后勝利,雙方死傷異常慘重。黃昏后,日軍向城內空降大批兵力,并四處襲擊,中國守軍雖奮力血戰,但終因傷亡過重,無力再戰,只好突圍出城。9日,太原城陷于日軍之手。
太原會戰,歷經1個多月,斃傷日軍2萬余人,雖然太原最終失守,但它仍不失為抗戰初期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斗最激烈、持續時間最長、戰績最顯著的會戰之一,也是國共兩黨在軍事上密切配合的一次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