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清華大學創建世界一流綜合性大學目標的確立,曾有著輝煌歷史的清華文科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與學校的發展目標相一致,清華大學出版社在鞏固和發展已有的計算機和理工科圖書優勢的同時,緊緊圍繞市場需要,適時調整圖書結構和力量配置,加強了經管和人文社科圖書的出版力度和規模,并于2004年成立了經管與人文社科分社(含經濟與管理、法律、文化和藝術等學科)。 目前,全分社在銷書品種約1000個,發貨碼洋超過1億。
在未來的二三年內,清華經管與人文分社將以經濟與管理類圖書作為發展重點,努力擴大市場占有份額, 打造“清華經管”品牌, 服務教育與社會。
所謂“清華經管”品牌,是指清華大學出版社的經管圖書品牌。但說到"清華經管",我們不能不提到清華大學。清華大學的歷史與經濟和管理學科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早在1928年,老一代經濟學家陳岱孫先生開始擔任清華大學經濟系主任。1984年,清華在經濟管理工程系的基礎上擴建為經管學院,校長劉達同志誠邀時任國家經委副主任的朱镕基教授擔任首任經管學院院長,一任就是17年。現在的清華經管學院已經成為全國乃至世界著名的經濟管理教育重鎮。它的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技術經濟與管理學科,數量經濟學三個學科是全國重點學科,重點學科的數目居全國經管學院之首。它在全國首次MBA教學評估中排名第一。如此雄厚的專業實力,為我們出版社展示了豐富的出版資源和視野。如同牛津、劍橋大學出版社依傍著牛津大學、劍橋大學一樣,清華社之經管圖書的成長可以說也伴隨著這樣一所高水準經濟管理學院的發展而壯大。
中國人口之眾多,提升全民素質、教育問題之重要前所未有,具體到經管領域,據統計2000年我國全部經濟管理類專業在校生總數為180萬人,預計2005年將達到240萬人。巨大的教材市場容量,被各出版社視為必須要去爭搶的“香餑餑”。我們認為,這一領域的進入門檻是較高的,它對作者、對編輯、對出版社的實力和資金投入以及運作能力都是一種挑戰。現階段的教材競爭已不是品種數量的競爭,而是編寫開發質量和后續直接面向客戶的服務質量的競爭。作為一家大學出版社,我們在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時間,都會將目光關注于出版各層面的優秀的學歷教育教材。
另外,我們將面向廣大專業人士,組織出版與清華品牌相適應的專業書籍,體現出清華的管理與技術結合、管理與IT結合的特色,注重內容的原創性和思想的前沿性,使清華社的圖書成為先進管理思想的發源地和傳播地。
人類已邁進21世紀,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的步伐明顯加快,凸現出時代的新特點。加入WTO后,中國的各類企業都面臨著全新的機遇和挑戰。有志于從事管理工作的業界精英們也面臨著不斷學習,豐富、提高自己,以適應時代要求的嚴峻現實。這種客觀形勢不僅要求我們的教育管理機構,而且也要求我們的出版物為現在和未來的管理人員提供高質量、多樣化的教育服務。管理學科作為科學與藝術的結合體,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來源于企業提高效率、增加利潤、擔負社會責任、提高核心競爭力的豐富實踐,同時又為企業管理人員改善管理工作,實現企業目標提供有益的幫助和指導。管理學科的發展與建設,必須與企業管理的實踐緊密結合,因此,各種培訓便成為傳遞管理知識的橋梁。不言而喻,伴隨著各種培訓的應運而生,我們的圖書市場也在相應擴大。在這方面我們已做了相應部署。我們將面向市場,根據讀者需求,組織出版有較大使用量和市場潛力的培訓書籍和大眾讀物,讓購書者喜歡,讓銷書者高興。
我們理解,“清華經管”品牌意味著品位、專業,但決不是單純追求高深、偏狹;意味著將與中國的實際緊密結合,但不面面俱到。
經過幾年的努力和整合,在教材方面,我們已形成了《管理信息系統》、《運籌學》及《運籌學教程》、“21世紀清華MBA系列教材”、“清華經管英文版影印書(8個系列)”、“工商管理優秀教材譯叢”、“現代管理系列教材”、“清華經濟學系列教材”等量大面廣的品牌書。
在面向專業人士方面,我們有《前沿實用經濟與管理叢書》、《管理咨詢與審計系列叢書》、《高級商務溝通指南》、《實用商務寫作譯叢》、《軟件與系統思想家溫伯格精粹譯叢》、《軟件管理與軟件工程譯叢》、《中國并購評論》、《新世紀物流管理系列》、《現代財經簡明系列》、《MBA聯考應試教程》、《注冊稅務師考試指導》等等。
在與企業的實踐結合方面,我們準備了《企業診斷叢書》、《企業文化精品叢書》、《后物流時代科普叢書》、《你的燈亮著嗎?》、《企業文化與CI設計》、《中國本土管理案例》、等等。
2005年我們預計出版經管新書300種,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產品實現并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不斷擴大自己的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
為了加快經管圖書的發展步伐,分社和發行部門都做了相應的調整。首先分社內部配備了專門的營銷人員,根據學科自身需要把工作做實做細。同時,社發行部在分社營銷人員工作的基礎上,對一些公共事務統籌協調,充分調配資源和節省資源。大家可能已經開始感覺到,清華經管圖書的營銷宣傳工作都比以前有了更多的聲音和更強的力度。在發行部門,實行了教材市場代表和零售市場代表體系,對不同產品有針對性地分類運作,并且設立了文科專業發行小組,由專人研究和從事文科類圖書的營銷和發行工作,真正保證后續各環節的服務質量。2005年我們的工作重點之一就是仍要進一步加大營銷和發行工作的力度,不斷調整步伐,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
在人文社科領域,我們將著力于組織出版與清華品牌相適應的法律、文化、藝術、傳播類圖書,重內在質量和學術水平,重原創性和創新性,重市場需求和文化藝術品位,體現人文底蘊和傳播、積累價值,提升清華文科圖書在市場的占有率和品牌影響。
清華出版社文科圖書的歷史還十分短暫,面對著在該領域已確立了一定品牌的出版社,我們感到了自己肩上的壓力,但同時也有開拓進取的沖動和虛心學習的胸懷。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因為我們有年輕向上、敬業的隊伍,有始終支持信任我們的發行經銷的客戶朋友們、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國外出版公司的朋友們,以及廣大的讀者朋友們。我們有信心用自己的心血精心耕耘,源源不斷地把深受讀者喜愛的圖書投向市場,為繁榮我國的文化事業貢獻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