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政策性貸款支持中國節能事業發展
國家開發銀行與中國節能投資公司9月9日簽署協議,未來5年,開行將向中國節能投資公司提供額度為100億元的政策性貸款。 此次雙方合作,將投資開發一批節能、環保、新能源重大項目示范,如節約型經濟示范區綜合開發、風力發電與生物質能發電產業化、城市垃圾資源化開發、重要水域環境治理、建筑節能材料產業化示范、燃氣清潔汽車市場化推廣等。
中國正在修訂《公司法》鼓勵風險投資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在第八屆中關村電腦節2005高新技術產業與金融發展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說,中國正在修訂的《公司法》已經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二次審議,修改后的《公司法》將降低風險投資公司注冊資金的門檻,以鼓勵風險投資的發展。修改后的《公司法》允許資金可以分步到位,非貨幣的注冊資金比重最高可以占到70%。另外,新的《公司法》還將允許成立一人公司,取消了公司對外投資不能超過注冊資金50%的規定。目前,中國有風險投資公司約200多家,資金總量估計在 500-600億元人民幣。
保險外匯資金允許投資境外股票
中國保監會近日頒布了《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允許保險公司外匯資金投資中國企業在境外發行的股票。《細則》明確規定,保險外匯資金投資境外股票,只限于中國企業在紐約、倫敦、法蘭克福、東京、新加坡和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投資這類股票可采用一級市場申購和二級市場交易方式。在投資比例上,保險公司外匯資金投資中國企業在境外發行股票的總額,按照成本價格計算最高可達到國家外匯管理局核準投資付匯額度的10%,投資單一股票最高可達該股票發行總額的5%。《細則》還規定,結構性存款的比例最高可達投資付匯額度的5%,住房抵押貸款債券的比例最高可達投資付匯額度的20%,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的可投資總額不得超過該保險公司上年末外匯資金余額的80%。
中國將成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未來10年中國奢侈品消費可能會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二。報告預測,2005年至2008年,中國奢侈品銷售額年增長率將達20%;2009年到2015年年增長率為10%左右;2015年,中國奢侈品銷售額將突破115億美元,占全球消費總量的29%。報告還說,赴海外的中國游客影響力也正日益增加,對海外的奢侈品銷售是一大拉動。與成熟市場相比,新興的中國奢侈品市場最顯著的不同在于奢侈品的消費形態。在中國,奢侈品消費仍然以產品為主,消費者追求最新、最流行的產品,屬于“商品驅動型消費”;而成熟市場的消費者通常偏愛體驗消費,例如豪華的旅行、高附加值的服務,屬于“體驗驅動型消費”。
外資在中國樓市占比15%
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管理部門有關負責人披露,外資在中國房地產市場中的比例約為15%。這一數字大大超出業內預期。外資進入房地產市場的主要渠道,包括外商直接投資、借用外債、境外機構和個人以自購和包銷方式買入商品房。據央行8月頒布的《2004中國房地產金融報告》指出,今年前兩月,境外資金購買上海單價11000元/平方米以上新建商品住房的面積和金額同比分別增長47.6%和73%,購買單價11000元/平方米以上二手住房面積、金額同比分別增長2.8倍和3.1倍。央行認為,房價快速上漲和人民幣升值預期,是外資大舉進入上海、北京等房地產市場的主要原因。
8月CPI漲幅創兩年來新低
今年8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僅上漲1.3%,創下2003年10月以來月度最低漲幅。專家認為,盡管年內CPI的運行態勢還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也不排除個別月度漲幅重上2%的可能,但中期再度大幅走高的概率很小。當前影響我國物價走勢的最主要不確定性因素是國際原油價格。與年初首個交易日的42美元相比,國際原油價格已經上漲了66%;與1999年的國際油價低谷相比,每桶原油價格則已上漲近700%。而2004年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已上升至40%,今年原油對外依存度將上升至43%左右。
2005前8個月我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近2500億美元
今年1-8月,我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249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1%。前8個月,我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呈現四大特點:一是8月份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全面實現新突破,進出口額達到365.5億美元,增長31.7%。二是累計進出口增幅全面領先全國外貿增幅。前8個月進出口增幅高于全國外貿增幅2.6個百分點。三是前8個月貿易順差額超過90億美元。從2004年10月至今,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已經連續11個月實現月度貿易順差。四是前8個月重要產品出口繼續量增價漲。我國集成電路、手機及其零件、計算機及其部件等高新技術產品前8個月出口717.9億美元,占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的55.4%。
郵政改革實施計劃公布 郵儲銀行可發放小額貸款
國家郵政局在全國郵政局長座談會上首次公布國務院《郵政體制改革方案》的實施計劃,郵政儲蓄銀行將定位為特殊商業銀行,從發放小額貸款業務做起。國家郵政局局長劉安東認為郵政改革的核心是“一分開、兩改革、四措施”。其中,“一分開”是政企分開;“兩改革”是改革郵政主業,改革郵政儲蓄,成立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控股;“四措施”是指建立普遍服務機制、完善特殊服務機制、強化安全保障機制、改革價格形成機制。郵政儲蓄銀行的具體改革方案雖未最后敲定,但其業務定位將是特殊商業銀行,從發放小額貸款業務做起。
2004年度中國納稅500強排行榜發布
由國家稅務總局計劃統計司和中國稅務雜志社聯合發布的2004年度中國納稅500強排行榜顯示,在500強企業納稅總額中,有超過一半的納稅額來自煙草和石油、天然氣開采及石油加工業。2004年度中國納稅500強企業共納稅4977.65億元。排行榜顯示,2004年度中國私營企業納稅百強共納稅51.21億元,戶均納稅突破5000萬元,比2003年增長35.48%。
中國最富十強縣排定新座次
在2005中國最發達縣域經濟論壇上,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透露,根據2004年統計數據,中國經濟最發達十強縣(市)已排定座次,分別是:江蘇省昆山市、廣東順德區、江蘇江陰市、江蘇張家港市、江蘇常熟市、廣東南海區、浙江蕭山區、江蘇武進區、浙江紹興縣、江蘇太倉市。與去年相比有兩大變化:江蘇昆山市取代連續四年穩居榜首的廣東順德區,摘得冠軍;江蘇太倉市取代江蘇吳江市,進入十強。數據顯示,2004年十強縣以全國0.1%的國土面積和0.7%的人口,創造出全國3.6%的GDP,平均GDP超過全國大部分地級市,共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000億元、財政收入606億元、上交稅收349億元。
過早推進存款保險制度會帶來巨大風險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指出,如果過急過早地推進存款保險制度,會帶來巨大的“道德風險”。推出存款保險制度,從法律概念上講,是為了更好保護存款人的利益,同時防止由于銀行不當運用權力所帶來的“道德風險”。但是,他認為,推進存款保險制度必須遵循大數法則。存款保險機制的建設前提必須是這個國家銀行大多數甚至全部的銀行金融機構都已經解除清償性風險;當很多銀行金融機構本身都還存在破產清償可能性的時候,推出存款保險制度為時尚早。
中國將合理調減中小企業稅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歐新黔表示,要加大公共財政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合理調減中小企業稅賦,引導直接投資,拓寬融資渠道,促進民間投資增長。中國將推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解決中小企業對發展資金的需求。資金方面,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創新支持方式和管理方式;在稅收政策上,充分運用稅收手段讓所有中小企業獲得最公平、最透明的激勵,中國將對金融企業呆壞帳準備金稅前扣除比例進行適當調整,以鼓勵投資機構、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所需的金融服務;在政府采購方面,考慮在政府采購中確定一定比例,以招標方式,保證中小企業獲得政府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