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在我書桌上的是中國電影出版社推出的短篇小說集《稻香時節》。窗外月朗星稀,小蟲子唧唧歡唱寫意衣的清涼。我獨坐燈下,細細地品味著這來自鄉村的溫馨與芬芳。
在這些散發著泥土芳香的作品背后,從序《給文友的一封信》和后記《那一年,我跳龍門》的字里行間里,讓我們看到了真實的作者。美樺出生在大涼山南部一個彝漢雜居的偏僻村落,他種過地,采過礦,做過教師,如今是縣級機關一名普通的公務員。在他的人生路上,每邁出一步,都和他的辛勤努力分不開。生活的坎坷磨煉人的意志,面對當今社會的各種誘惑,他心靜如水,在自己鐘愛的文學園地里默默耕耘,用勤奮和執著不斷超越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要創作出真正屬于時代和人民,有血有肉的優秀文學作品,作者必須體驗和感受時代潮流中激起的每一朵浪花。美樺從小生長在農村,同生他養他的那個彝漢雜居村落有著割舍不斷的情感。正因為他熟識農村的一切,社會的發展變革給農村帶來的變化和困擾,以及在農村這一個大背景下的土地開發、子女教育、致富門路、婚育思想、道德觀念、社會治安等等,都在這本集子中從不同側面得到了真實的反映。美樺飽含著濃郁的鄉情,圍繞那個彝漢雜居名叫烏地吉木的村落,真實地凸現出轉型期農村變革的圖景,讓劉長索、楊拉日、蠻牛、祁四老爹、木勺等鮮活的人物在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故事中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以人為本,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一段光輝的奮斗歷程。在這場偉大革命中,廣大農民是直接參與者和受益者,他們是推動歷史進程的見證人,他們的命運直接體現了最普通民眾的命運,他們的生存方式是當今社會不可缺少的一大景觀,他們的人生際遇如何關系著歷史發展的走向,關系著社會的穩定。關注他們的命運,實際上是對為數眾多的社會群體的關注。美樺的出身和他的經歷,情感與理智上同農民息息相通,他在小說中尤其寄寓了自己對這群人物命運的深切關注。美樺用他簡潔質樸的語言,從容練達的敘述方式,幽默的戲劇性場景,勾勒出了鄉村民眾的生命意識、情感體驗和道德觀念。農村變革的巨瀾微波,農民生存方式以及他們心理性格的每個側面,都在他對這群人物的理解、同情中得到了真實的體現。細細研讀這部作品,從美樺塑造出來的一系列人物身上,從這群人物喜怒哀樂的性格以及他們悲歡離合的命運中,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這幅鄉村生活畫卷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一、善良:山里人的本色
生活因社會不斷發展而豐富多彩,因社會變革中存在各種矛盾而嚴峻,也因為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活瑣事而枯燥。在農村這個大背景下,廣大農民以及天天和農民打交道的鄉村干部、鄉村教師、個體戶,就是在這一個個嚴峻枯燥的日子里,做著普普通通的事,過著平淡而安詳的生活。他們始終處在發展變革的社會中,處在美善與丑陋、良知與愚妄相交織、相沖突的世界里。盡管他們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壯舉,他們的生活并非一帆風順,在他們的生活旅途中充滿了矛盾,甚至在他們的人生路上每一步都舉步維艱,然而可貴之處就在于他們沒有喪失正直和善良的天性,他們的思想根基與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傳統倫理價值觀一脈相承。作品中的羅跛子、老耿、太婆、啞巴、狗屎等都是這樣一批立得起、站得正的人物。
《羅跛子》全文三千余字,前后時間跨度卻長達幾十年,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刻畫出了一個身殘心美的人物形象。我們來看一看這一段描述:
“羅跛子一個人吃飽全家人不饑,得了空閑就顛著個身子去跟孩子們逮螞蚱、斗蟋蟀、捉迷藏,或一顛一跛晃到村頭老槐樹下,給圈在他周圍支著腦袋立著耳朵的孩子們講諸葛亮講岳飛講楊子榮,直聽得孩子們忘了吃飯,沒了瞌睡。……羅跛子那一身的孩子氣,常常使村中老年人搖著白了的頭,咂著干癟的嘴直嘆氣:唉,造孽啊……”
寥寥數語,羅跛子的善良,村民的善良,都形象地躍然紙上。
《永福和狗屎》中描寫了狗屎給舅子永福打工的前后變化,狗屎的善良與永福的驕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恰恰是農村經濟轉型期思想觀念的碰撞,是價值觀念在農民傳統意識中的覺醒,是新時期農民生存方式的成功探索。在美樺的筆下,這些普通的小人物,他們的坎坷人生令人同情,但是他們的人格魅力卻令人敬佩。
二、機智:山里人的幽默
農村題材小說的審美形式、藝術手法,需要通過作家們有意識的實踐來解決?,F在農村題材小說沒有多少農村讀者,這是不爭的事實。農村題材小說沒有農村讀者群,問題的根源不在讀者,而在農村題材小說本身,無論是藝術格調、情節安排,還是人物塑造、語言表達等等,都與農村讀者的欣賞習慣、審美需求距離甚遠。美樺在他的小說中,以清新的語言,從一個個簡潔明快的故事場景中,戲劇性地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通過他們的幽默和機智,折射出一個生活層面,揭示出農村生活的真實。
《村官楊拉日》中的楊拉日就是這樣的典型。楊拉日有文化,見過世面,對改變烏地吉木的教育現狀充滿了信心。我們來看楊拉日當村官辦教育的幾個“鬼”點子:他把孩子們當課堂的破廟畫上“縫”拍照,以要把這些照片寄給省報參賽為由,讓縣、鄉領導拔出??钚迣W校;他請了兩個潑婦當助手,解決了集資修學校難的問題;學校沒有桌凳,他一張收條改變了中心校桌凳的歸屬;以一砣毛驢肉,向包工頭老板換來了粉刷學校的石灰、水泥以及籃球架;以在旅游報上的照片和幾個電話,使縣上開始了烏地吉木的旅游開發,改變了環境,吸引來了公辦教師……
在美樺的筆下,孫猴子一樣精精瘦瘦,口齒伶俐,腦袋聰明的楊拉日滿腦子都是智慧。盡管楊拉日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群眾的利益,他對上對下連哄帶騙的做法也不值得提倡,但在他身上表現出來的機智和幽默讓讀者感到輕松,產生閱讀上的快感。更可貴的是在這種苦澀的幽默背后,還揭示了社會上客現存在的一些怪圈,讓讀者在掩卷之余,留下了回味和咀嚼的空間。
三、正義:鄉下人的品格
變革時期農村的主要矛盾和敏感問題,如城鄉之間的沖突與交融,鄉鎮干部與村民的沖突,村民與村民之間的矛盾,社會變革帶來的沖擊,農民所面臨的新的困惑等等,都在這部作品中得到了真實而深入的反映。在這些生動的描寫中,美樺采用現實主義表現手法,在故事情節的鋪設中,著力刻畫人物,特別注意環境的描寫和細節的真實,把人物鮮明的個性特征表現得淋漓盡致?!抖救铡分械泥l長劉長索、《水才的家事》中的鄉干部水才、《黑老板懲惡》中個體戶赫勇等都是這部作品中可圈可點的人物,他們都是正氣、骨氣的化身,更是錚錚鐵骨的寫照。
《毒日》中的鄉長劉長索本來要去協調處理水庫放水的事,但是遇到縣上來人搞所謂的“檢查”,為了早點把這些人打發走,他不得不硬著頭皮舍命陪君子。我們從下面這幾句對白中就可以看出劉鄉長的豪氣:
吊好輸液瓶,醫生說:“鄉長……你這酒,要一直這樣喝下去……只怕早晚要出問題哩!”“出啥問題?你以為……我想喝那幾杯酒?狗屁!”劉鄉長乜斜著紅紅的眼睛:“這是……工作需要!日他媽!不拼這場酒,幾個狗日的這時候還搖頭晃腦……賴在這兒不肯走呢!”劉鄉長憤憤道:“老子……拿了命來喝,看他幾個狗日的檢查個卵!哼……來嘛,老子喝死你!”
《老木捅天窗》中的鄉干部林民生,為轉一筆款,前前后后跑農水局跑了一個多星期,但是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一氣之下拔通了縣長熱線,那一腔憤慨之情讓我們看到了小人物身上的凜然正氣:
“我今年五十八歲,孫子都已經上高中了,這個事如果縣上不聞不問,也是今天推明天,或者也是要給錢才為群眾辦事,出個縣長熱線日哄老百姓,我就是拼了這把老骨頭,爬也要爬到中央,問問黨的干部是不是要給錢才為群眾辦事?!……”
《黑老板懲惡》中的個體戶赫勇本來是個殘疾人,但是他不畏強暴,憑他的智慧和勇敢戰勝了黑惡勢力,那一身正氣讓人肅然起敬:
黑老板單腿直立,哈哈笑道:“不要命的過來!我是只有半條命的殘疾人,你們的命都比我的金貴,你們都不怕死,我還有什么可怕的?實話告訴你們,癩頭王八已經被我送進牢里去了,你們想進去陪王八蹲大牢就快動手!”
在大力弘揚以人為本、推進社會全面發展的今天,一個真正有責任感、使命感的作者,就應該勇敢地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使命:讓作品鼓舞人、影響人。就是這些普通人物身上的正氣、骨氣,能引起讀者共鳴,在紛繁復雜的社會變革中,這些活生生的人物讓人感到可親、可信、可敬。也正是這些積極因素,使小人物在困難面前能同舟共濟,共度難關;正是這些正氣,推動著歷史向前發展的車輪,書寫了人類進步的文明史。
四、虛佞:難以徹底根除的劣性
社會生活日益豐富,讀者的審美趣味也日益多樣,呼喚著文學的多元格局。無論文學如何發展、變化,其質的規定性沒有變,那就是文學反映社會生活的廣度在拓展,表現人類生存際遇、展示人類內心世界的濃度在拓展,文學的內涵與外延比過去更豐富、寬廣,文學依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依然是時代和人民大眾不可缺少的一種需求。美樺在小說中就活生生地塑造了這樣一些人物:《英雄老錢》中的老錢,《地主還鄉》中的茍大滿、《黑老板懲惡》中的癩頭王八等等反面角色。他們是美樺在這部作品中著力刻畫的另一類人物形象,他們在特殊的環境、特定的故事中顯得真實而生動,如果沒有他們的出現,整個社會就會成為一種模式而缺乏生氣。
《謀殺》中的周副鄉長是刻畫得最為成功的人物之一。民工出事,人命關天,周副鄉長叫人來做現場筆錄,拍照,把傷員抬到鄉醫院包扎,在路上一再要求車開慢一點,對傷員關懷備至,到最后才一語道破天機:
事情全部擱平,周副鄉長鉆進老相好的被窩。一陣溫存過后,相好的說:“你那民工,送快些興許不會死!”“你懂個屁!”周副鄉長捏了相好的屁股一把,道:“他斷了兩條腿要撿了條命我就得給他當一輩子孝子,家屬隔三岔五哭哭啼啼來鬧一次,這以后還想不想過清靜的日子?!”
周副鄉長對民工的關懷背后原來暗藏殺機,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故意拖延時間,有意草菅人命將受傷民工置之于死地,其用心之惡毒,手段之卑劣,讓人觸目驚心。社會多極化發展,各種各樣的社會矛盾紛繁復雜,各種矛盾會破土而出,形形色色的丑惡現象也會伺機滋生,每個人的靈魂深處也必然掀起層層波瀾,這就為作家全方位的展示農村生活場景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舞臺。美樺塑造的這一類型人物,真實地推出了一幅幅真實而沉重的鄉村生活畫卷,吹進一股清新的鄉村之風,因此深受讀者的好評。
細細品味這部近30萬字的小說集,濃郁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作家以自己的生活積累,刻畫出一個個生活在底層,各具個性的人物形象。這些來自生活、來自底層的作品風趣幽默,簡潔流暢,情感真摯,場面動人,人物鮮活,無矯情、無粉飾。讀這本集于,讓我們留連于作者描繪的山川、河流、人物、景觀、社會生活之中。當然,任何一部作品都有他的缺憾。這部小說集就有兩點值得商榷:一是從整體上看顯得有些參差不齊,雖然集子中厚重的作品、耐人尋味的作品占大多數,但一些篇什還有單薄之嫌;二是在人物塑造上,真實客觀,現實感很強,但也存在藝術提煉不夠,高于生活不夠的缺陷。就美樺目前的創作來看,勢頭很好,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他一路寫下去,他一定能超越自己、超越前人,造就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