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身體各器官會發生很多相應的變化,眼睛也不例外。由于眼睛比其他器官更敏感,歲月給眼睛帶來的變化也就更明顯。科學地愛護眼睛,將會使雙眼健康、明亮。一般來說,人到中年對眼睛的保護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避免強光 人到中年,晶狀體開始老化,過多紫外線照射是加重晶體老化的殺手。因此,如在盛夏陽光強烈的時間段外出,一定要戴防護用具,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遮陽鏡等。在選戴遮陽鏡時,不要只注意美觀,一定要選擇確實具有防紫外線功能的眼鏡,顏色以淡灰色為好。由于人的瞳孔受光線照射會發生對光反應——瞳孔縮小,以減少光線對晶體及視網膜的傷害。如果配戴不能阻擋紫外線和光線的劣質遮陽鏡,使晶體及視網膜更多地接觸紫外線,就會加速白內障的進程。
慎用藥物 人到中年百病始生,身體可能發生這樣或那樣的病變,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要注意藥物對眼睛的損傷。如胃病腹痛時常用的阿托品、654-2、顛茄、胃舒平等解痙藥,可導致瞳孔散大、眼睛視近物模糊不清,青光眼患者服用這類藥物時會因散大的瞳孔阻塞房角,導致青光眼的加重,甚至發作。心臟病患者常用的擴血管藥物,如硝酸甘油、消心痛、亞硝酸異戊酯等有時也會加重青光眼。在治療其他疾病需大量長期應用類固醇激素時,如出現視力下降、眼痛、頭痛時應到眼科測量一下眼壓,看看是否患了激素性青光眼。如應用激素過程中發生眼前暗影、視物變小,應請眼科醫生檢查眼底,防止發生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炎。還有些藥物長期應用可導致晶體渾濁,發生白內障,如治療心臟病的乙胺碘呋酮等,臨床應用時也要注意眼睛的變化。
定期檢查 許多中老年人易患的全身性疾病,往往與眼病有著密切的聯系。如高血壓與球結膜出血、眼底出血,腦血栓與視網膜血管栓塞,糖尿病與眼球運動障礙及白內障,腎病與視網膜滲出,血液病與結膜下出血,類風濕性關節炎與鞏膜炎,強直性脊柱炎與反復發作的虹膜睫狀體炎,重癥肌無力與上瞼下垂,甲亢與眼球突出,副鼻竇炎與視神經炎,帶狀皰疹與角膜炎,顱內腫瘤與視神經水腫、視神經萎縮等。它們常互為因果,互相影響。因此應定期檢查,診斷和治療并進。
適時配鏡 人到45歲左右時,由于眼的調節功能減退,視近物時易發生疲勞、視物模糊。原有高度近視者視近物時需要重新配鏡,原來沒有近視、遠視的人視近物時需配戴老花鏡。配老花鏡時應通過正規的醫學驗光,并且每隔1~2年都要到醫院重新驗光。
防止網脫 視網膜脫離是發生在中年高度近視人群中的常見病。由于高度近視眼視網膜很薄,加上中年人的視網膜存在不同程度的變性,當受到外力作用時極易發生脫離。因此,患有高度近視的中年人應盡量避免用力搬運重物,做仰臥起坐、舉重、投擲等運動。不要用力揉眼。一旦出現眼前閃光感、視野缺損、視物模糊時應盡早就醫。
食療護眼 中醫認為,肝開竅于目,肝得血而能視,一些具有養肝作用的食物如豬肝、魚頭、豬血、雞蛋、枸杞、海參、墨魚、胡桃等都有護肝明目作用,不妨常食。一些具有養肝益腎、明目益睛作用的中成藥,如明目地黃丸、杞菊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等也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