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鼻子。別看個頭不大,本領卻不小。
從我的結構來看,左右有二腔,腔有前后二孔,生有密密實實的纖毛、豐富的末梢神經和毛細血管,與腔壁的黏膜和腺體,形成了職責分明的分工。在鼻骨、軟骨、肌肉和皮膚的掩蓋下,進行繁重的工作。黏膜經常分泌一些黏糊糊的黏液,與不斷擺動著的纖毛結成一層厚厚的“黏液毯”,在前孔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并默默地完成兩項任務:一是將吸入的空氣進行加溫,通過氣管送人肺部;二是將空氣中的灰塵與細菌阻留和過濾,使其與分泌的黏液一起形成鼻涕而排出體外。有時一些大粒的灰塵偶爾吸進來,這時神經末梢受到觸動,我會感到發癢,于是全身精神一緊,便打一個噴嚏,把灰塵排出去。據專家證實,我在一晝夜間可吸入空氣約500立方米,其中混入細菌有1000多萬個,但順利通過“黏液毯”這道“關卡”的卻為數不多。
我的另一套本領是嗅味,據估算,在我的腔內至少有1億多個嗅細胞,可以形成嗅覺50多種,就是說我能聞出50多種氣味。但美中不足的是,嗅細胞容易疲勞,時間稍長就會因疲憊而香臭不分,故有“人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之說。
我還是個開放器官,接觸有害物質的機會多,因此容易感染炎癥。如大家所熟知的傷風感冒,是我最先報警的。當機體受涼時,我腔隙中的黏膜首先擴張,繼而出現缺氧,并能向大腦發出警告信號,迫使大腦出來干預。如果大腦對警告不敏感,不及時采取措施,那感冒就要加重了。
我幾乎能夠控制人體的所有要害系統。如讓患者自己把我堵住,只用口呼吸,血液中的氧氣含量就會迅速減少,二氧化碳就會增加。我要是不通氣,還會改變胃液的酸度,減少膽汁分泌,使肝、腎功能惡化。我要是通氣不暢,甚至牙齒也會壞得快些。我同心臟的關系也很密切,如果我受到突然致命的打擊,心臟會突然停止跳動。延髓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然而防止它損壞,也有我的功勞。當人們在心理和肉體上遭受到強烈刺激時,腦子會采取自我保護措施,那就是失去知覺,昏倒在地。然而,昏倒的代價太大了,人們在完全失去理智時,很容易跌倒而受傷。但是,大自然又發現了一個防止昏倒的辦法,那就是流眼淚。淚水流經我這個鼻孔,刺激腔內的感受體,會有一連串的脈沖送人延髓的最高部位,這樣便形成了一個興奮灶,同危險作斗爭。在大街上,不清潔的空氣,如不經過我那狹窄彎曲的腔隙內加濕,不經過我腔中的黏膜所分泌的物質殺菌,直接進入咽喉、氣管、支氣管,那就很容易患咽喉炎、氣管炎等疾病了。
有人指責我為他人幫腔,說什么“一個鼻孔出氣”。不過,這個貶義詞安在我頭上,不太在理。因為,人在呼吸時確實是“一個鼻孔出氣”的。也就是說左右兩個鼻孔輪流呼吸,這在醫學上叫作“鼻循環”。這種現象的存在,有它的規律,其周期一般為2.5~4小時輪換一次,且年齡愈大,周期愈長。有的人輪換呼吸一次達8小時。人的兩鼻孔輪流進行呼吸,對人體影響是不同的。用我的右鼻孔呼吸時,大腦容易興奮,神經處于緊張狀態,因而人們要進行緊張工作,往往用我的右鼻孔進行呼吸;在人們輕松、安寧的時候,常用我的左鼻孔進行呼吸。目前,科學家正在探索如何將呼吸的不同作用使用于醫療上。
春天到了,面對冷熱交替的空氣,又是我首當其沖了,在預熱空氣時必然耗去自身的熱量,使鼻溫下降。所以,在春天保健防病時,千萬可別冷落了我這個鼻子。盡可能多給我一些溫暖,如外出戴口罩、適時按摩等。還要避免過度緊張。緊張會使鼻腔體溫度下降,這是醫學界公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