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時期,不止一次騎在父親的脖子上,看露天戲臺上演出的古裝戲。當戲臺上出現貪官或惡霸恃強凌弱、胡作非為的情節時,坐在戲臺下的老太婆老大嬸總會怒形于色,恨恨連聲。而當戲臺上出現微服私訪的欽差在查清貪官惡霸的劣跡,請出上方寶劍,把貪官惡霸處以極刑時,老百姓們總會拍手稱快,揚眉吐氣。時隔多年,父親早已作古,我也兩鬢蒼華。然而小時候的事,仍然歷歷在目。老百姓唾罵貪官贊譽為民除害的清官的情景,在我的腦海里宛如烙印,難以忘卻。
中央電視臺及各省電視臺已多次播放一些古裝連續劇,如《康熙微服私訪記》、《鐵齒銅牙紀曉嵐》,雖然明知那都是編劇憑空編出來的,沒有任何歷史依據,因為從史冊上根本找不到康熙微服私訪的記載,劇中所出現的康熙趕馬車睡馬棚、測字燒飯的情節,紀曉嵐與權奸的正邪之斗,全是子虛烏有。但我同許許多多老百姓一樣,癡迷在這兩部電視連續劇中,隨著劇情的發展,有時義憤填膺,有時眉舒目展,有時愁絲萬斛,有時拍案稱快。被兒子笑我“為古人擔憂”。據媒體報導,這兩部電視連續劇,收視率甚高,說明廣大老百姓喜聞樂見。
為什么老百姓喜歡看這種劇目,原因很簡單,就是百姓十分痛恨貪官。歷朝歷代,貪官均為危害社稷、欺壓百姓、魚肉黎民的邪惡勢力的代表,他們憑借手中的權力,造孽一方。給國家造成了嚴重的禍害。老百姓把包青天視若圣明,十分擁戴,非常盼望包大人能讓王朝馬漢把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全部搬出來,把那些曾經殘害百姓吸盡民脂民膏的達官顯宦鍘掉狗頭。現在的劇作者,把康熙、紀曉嵐也寫成體恤民情、能懲奸除惡、解黎民于水火的大好人,難怪百姓也像喜愛包青天一樣喜愛這兩位爺們。他們哪管康熙實際上曾大興文字獄,讓不少人頭顱落地。康熙一旦龍顏震怒,群臣心膽俱寒,并非戲文中那位康熙,和靄可親,平易近人。似乎一心一意為老百姓,專跟貪官污吏過不去。老百姓思想并不復雜,誰為老百姓切身利益著想,誰能替老百姓除掉禍害,老百姓自然就心中痛快,就擁戴誰,道理就這么簡單。
建國初期,當張青山、劉子善貪污巨款的罪行敗露時,盡管他們曾在槍林彈雨中沖鋒陷陣,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毛澤東主席卻拍案而起,大發雷霆之怒,下令殺掉這兩個敗類。這極大震懾了那些也想仿而效之的人,讓他們心膽俱寒,打消賊念。相當長一段時間,貪贓枉法之事,銷聲匿跡,這是不可否認之往事。
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魚龍混雜,我們看到,有一部分政治蝥賊,投機鉆營,削尖腦袋,或靠金錢鋪路、或靠裙帶提攜、或靠虛報功績、或靠拍馬有術、獲得上司青睞,扶搖直上。他們對共和國的建立沒有尺寸之功,既沒有淵博的學識,也沒有治國安邦的本事,但卻精通于權錢交易,精通于玩弄權術,他們為巴結上司為買官付出的錢,想方設法要十倍、百倍、千倍地撈回來。于是,他們或與黑社會勢力勾結,充當其保護傘,或為走私販毒大開綠燈,或為嫖娼賣淫大開方便之門,或與黑包工頭暗中勾結,耗用國家巨款來修筑豆腐渣工程。他們的胃口比張子善、劉青山大得很。老百姓雖然文化不高,但并不是蜀國阿斗,吳下阿蒙,眼睛是雪亮的。那些出身赤貧的官員,在任職之前還是東挪西借,方可勉強度日,一旦烏紗罩頂,短短時間內就可蓋起一幢幢價值數十萬的豪華洋樓別墅,他們一擲千金,腰纏萬貫,既未受雇于美國中央情報局,也未得到本·拉登的津貼,錢從何來?不言而喻,那是刮來的民脂民膏,那是坐地分贓得來的不義之財。這些貪得無厭的狗官,欲壑難填,從報紙上看到的已經曝光的案例,他們貪污的數額令人咋舌,幾十萬、幾百萬、乃至幾千萬,情婦姘頭一大堆,遠不止三妻四妾。他們用貪污來的巨款,揮霍無度,嫖娼可用公款報銷,到澳門豪賭,一輸千萬。明明肚子里只有一團草包,連普通話都講不標準,外語一竅不通,卻到外國裝模作樣地考察,實際上是用公款花天酒地。他們與老百姓的關系,絕不是魚水關系,也不是油水關系,而是水火關系。老百姓對這些禍國殃民的瘟官,恨得咬牙切齒。這些混跡于官場之中的敗類,損害黨在群眾中的威信,是共和國大廈的蛀蟲。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一些原先的社會主義國家,江山變色,紅旗落地,究其原因,正是由于內部腐敗,是蛀蟲把巍峨大廈毀于一旦。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決不可掉以輕心。不能讓該死的蛀蟲毀掉無數革命先烈浴血奮戰奪來的紅色江山。
近年來,黨中央對懲治腐敗官員確實動了真格,不少顯赫一時的高官紛紛落馬,有的鐐銬加身,有的喋血黃沙。老百姓看在眼里,暗中稱快。但人們也看到,貪官似乎前仆后繼,前任貪官剛剛鋃鐺入獄,后任的貪官也很快步其后塵,當他們成為階下囚之前,也振振有辭地告誡屬下必須廉潔自律,也義憤填膺地譴責貪官誤國。可是,一旦原形畢露,老百姓大吃一驚:“原來這個官比那個官更貪!”
老百姓誰不盼望國運昌隆,盼望海清河晏,盼望共和國的一梁一柱沒有蛀蟲的侵害。老百姓打從心里盼望能多一些帶有上方寶劍微服私訪的欽差大臣,把那些危害國家社稷的禍害清除。有人或許說,老百姓覺悟太低,你可以舉報嘛,不是有紀檢部門,有反貪局嘛。但是,事情并不是那么簡單,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員,往往有天線地線,盤根錯節,上有保護傘,下有誓死效忠的心腹。最近上映的有關反貪電視連續劇,不是經常看到一些職位不低的公檢法干部,由于對貪官窮追不舍,結果橫遭迫害,有的甚至以身殉職,他們頭頂國徽,鋼槍在手,尚遭不測,那無權無勢的小小百姓,怎敢螳臂擋車?生怕打虎不成反命喪虎口。因為貪官們在未敗露之前,大權在握,跺跺腳地動山搖。他們往往頭上還套著耀眼生花的光圈,什么書記、委員、代表,甚至還可能是什么“勞模”“十佳”之類的,媒體上曾報導過有一個原是緝毒英雄周鯤,周鯤曾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優秀青年衛士”、“全國優秀人民警察”,貴州省“五四”青年獎章和“五一”勞動獎章,還獲省優秀共產黨員光榮稱號,當選省九屆黨代表,榮立個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像這樣響當當的緝毒英雄,竟成了毒梟。試想,如果有人向他舉報有關毒販的重要情報,豈不是惹禍上身?在紀檢部門中,在反貪局中,在執法隊伍中,都存在一些敗類,他們有奶便是娘,置黨紀國法于不顧,明里是替共產黨辦事,暗里為邪惡勢力效犬馬之勞。老百姓舉報貪官污吏的信件,有時就被他們轉到被舉報者的手里,后果可想而知。掃黃打非打假捉賭抓毒,有時是兵馬未動,卻已有人通風報信。這種情況,并非影視片中才有的鏡頭。這怎能不使老百姓心膽生寒,望而卻步。只好寄希望于能有一些鐵面無私的欽差清官之類。據傳聞,一位平民在過年時貼了一副對聯:“此地無銀三百兩,樓上阿二盡管偷”因為樓上住了一位貪官。結果之后真有梁上君子光顧,偷走無數珠寶巨款,而那位貪官啞巴吃黃連,不敢報案,倒是此賊災星照命,很快落入法網,捎帶抖露出驚天貪污受賄案。那位貪官自然鋃鐺入獄。這種傳聞,不知真假,但老百姓津津樂道。不少身居高位的要人,曾被阿二光顧過,卻嚴誡家人不得張揚,何也?一旦警方介入,可能東窗事發,定然禍從天降,權衡利弊,還是忍氣吞聲為妙。破財保平安。反正只要保住頭上烏紗,還怕沒有刮地皮的機會?
2003年,單獨或伙同其子收受賄賂1810萬余元的云南省原省長李嘉廷被判死緩,17天之內有叢福奎、李嘉廷、潘廣田三位“省部級”大貪官被判重刑,確實振奮人心。實際上,很多貪官,不用調查即可知其為巨貪。從他們的豪華住宅,從他們家庭的令人咋舌的擺設,從他們夫婦子女的奢侈生活,即可定其財產不明罪。因為從他們全家的正常收入,上百年不吃不喝也無法聚斂如此巨資。而許多貪官,早就一兔三窟,做好一旦敗露溜之大吉的準備,如官拜副廳長的巨貪楊秀珠傾家出逃,即是一例。老百姓憤怒地看到,那些罪大惡極的貪官,侵吞了國家人民的巨額財產,有的至今仍逍遙法外,有的攜卷巨款,逃亡國外。老百姓非常盼望真有戲文中那樣的清官,神不知鬼不覺地行走于民間,傾聽百姓的呼聲,查探貪官污吏的劣跡。若能這樣,一些貪官就無法運用其天線地線來瞞天過海,他們的暴露也將快捷得多,根本不可能有銷毀罪證、轉移贓款、訂立攻守同盟及從容逃遁的機會。國家人民也少蒙受很多損失。老百姓愛看欽差大臣微服私訪懲奸除惡的古裝戲,正是寄托了這么一種強烈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