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蒙又名黎作梁,祖居廣西興業縣石南鎮黎村。父親黎建辰,號春三,20世紀20年代是興業縣禁煙局局長,為人慷慨好施,屬地方有名望的富紳。黎蒙是第三子,大哥叫作材、二哥叫作棟。
黎蒙和李宗仁扯上關系,緣于父親黎春三與李宗仁的相交,那時候他才七八歲。那是1921年,當時李宗仁與粵軍作戰,兵敗于廣東高州,一夜潰退數十里。他回到廣西興業境內就脫離了上司黃業興,鉆進六萬大山屯兵易幟。當時李宗仁軍隊人困馬饑,1千多人馬、幾百條槍,不說行軍打仗、駐寨扎營,就是吃也成問題。這個時候,興業地方上的很多士紳,如曾和李宗仁在廣東有過交往的黎仲丹、梁權等人,以及退伍在家、也曾是李宗仁上司林虎將軍麾下領兵的李石愚,都對李宗仁伸手相援。黎仲丹、梁權等為李宗仁籌款籌糧出謀劃策,李石愚則出山相佐,出任李宗仁屯定六萬山軍隊的總指揮。與此同時,黎仲丹和李石愚都一致薦舉了黎春三與李宗仁認識,希望黎春三幫助李宗仁度過難關。
在1920年李宗仁第一次駐扎興業時,黎春三就對李宗仁的為人與政治抱負有所欽佩,這時在黎仲丹等親友的引見下,更與李宗仁一見如故,對李宗仁的相求欣然答允。由于黎春三是縣禁煙局長,算是興業數一數二的富戶,加上他又在街上開有一間生意十分興隆的賭館“誠安號”,經濟十分寬綽。所以當下他答應相助李宗仁,一開口就是每天捐助數十擔谷的軍餉。他讓人每天將谷磨了,然后一擔一擔地挑到離縣城數十里遠的六萬大山的李宗仁駐兵兵營。不久,黎春三又得知有一個叫蘇趙的本地人氏,在桂軍蔣琦部當排長,近日帶著一伙人幾十條槍逃離部隊回老家,他遂親自找到蘇趙說:“李宗仁在此屯兵發展,他是條漢子,可以投靠,你何必在深山里像土匪一樣躲藏呢?”在黎春三的相勸下,蘇趙連人帶槍投了李宗仁。
通過數次相助,李宗仁對黎春三感激不盡,“誠安號”因而就成了李宗仁到縣城的落腳點。由于李宗仁來得密,慚慚就認識了從小聰明伶俐的黎蒙。每次李宗仁來家,黎蒙都熱情地叫他“李叔”。黎春三設宴招待李宗仁,就讓他在旁邊陪伴。李宗仁常常扯著黎蒙的小臉蛋,叫他“小娃崽”。
有一次,李宗仁帶著俞作柏、何武等人到“誠安號”拜會黎春三。眾人寒暄之際,俞作柏所背的駁殼槍不小心碰了一下墻角,彈匣里的幾顆子彈“咣當”彈了出來,掉到旁邊的暗溝去了,李宗仁和俞作柏無暇去撿,進房去了。站在一旁的黎蒙伏向地面,小心地將子彈從暗溝里撿起來,然后一陣小跑進到前廳,將子彈恭恭敬敬地交回給俞作柏。李宗仁很驚訝,問:“小娃崽,你何以如此所為?”
黎蒙笑著答:“統領現在正是缺糧又缺彈,別看這幾顆小小子彈,可打起仗來也是你的救命彈呀!”
幾句話逗得眾人大笑起來,一齊稱贊黎蒙是個年少懂事的孩子。黎春三見李宗仁一手摸著黎蒙的頭,很賞識地看著自己的兒子,就說:“統領既如此見愛犬子,何不讓他拜你為螟蛉?”
當下正中李宗仁下懷。他正想借此獲取黎春三更大支持,并以此得到本地更多的民心,就連連答應說:“我正有此意,看此子如此聰明懂事,討人喜歡,將來長大必是國家棟梁?!?/p>
黎蒙當時就接上話頭:“我的名字叫作梁,我二哥叫作棟?!闭f得李宗仁更是開懷大笑,當即就從懷里取出銀圓,讓人到首飾店打了一副“如意吉祥”的銀牌。第二天,按本地風俗,擺了幾臺酒,讓黎蒙叩頭認他做干爹。
李宗仁認了黎蒙做干兒子,和黎春三的關系自然就非同一般。屯兵六萬山幾個月,黎春三極盡所能,不但在糧草槍支上大力支持,在其他軍務及對本地土匪招安上也出力不小,例如推薦了“誠安號”親信、人稱“神行太?!钡暮紊侍胬钭谌仕托拧鬟f訊息;讓常到“誠安號”聚賭的綠林匪幫陳紹華、葉鳴芳等接受收編,做了李宗仁的地方民團團長。駐在玉林的粵軍頭目陳炯光派人來興業活動,意圖策反李宗仁之部,也讓黎春三出面頂回去了。就這樣,李宗仁在黎春三等人的支持幫助下,平安地度過難關,發展壯大了隊伍,為以后統一廣西打下了基礎。
李宗仁在興業認黎蒙做了義子,和當地極有勢力的黎春三攀扯上親誼,幾個月后,他接受陳炯明的收編。離開六萬大山時他首先去拜辭黎春三,黎春三擺酒餞行。當大軍開過興業縣城,黎春三帶著兒子黎蒙站在黎村邊幾株木棉樹下為李宗仁送行。李宗仁摸著黎蒙的頭叫他好好讀書,并承諾待將來青云得志之日,一定給“契子”提攜栽培。
1929年,李宗仁打敗舊桂系陸榮廷,統一了廣西。接著他又參加了北伐,七八月間,他被委任為第四集團軍總司令,坐鎮武漢。
這時,黎蒙已長成一個身材高大、文質彬彬、極富朝氣的青年人。他志向遠大,要赴法國巴黎求學。按當時的規定,出國留學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公費,一種是個人出資。以黎春三當時的條件,送黎蒙出國留學可以說不算什么大問題。但黎蒙認定要公費留學才夠氣派、才有作為。要取得公費留學,一要有相當的衙門后臺,二要有勢力之人薦舉。當時黎春三要遂黎蒙之愿,就想起了他的“契爺”、現在武漢統率千軍萬馬的李宗仁。黎春三沒有在官場作官,他找到已作了官的黎仲丹,讓他替黎蒙向李宗仁寫信一封,信上說:“……蒙兒已長成,今欲赴西洋求學,望德公憐惜他學業有成,給以栽培提攜。此子將來為犬為鶩,視其志也……”
黎蒙持信很快到武漢,見到李宗仁。李宗仁想著昔日在興業落難時受黎家的恩典,想著當年自己對黎蒙的關愛及承諾,沒想到如今黎蒙已長成一個雙目炯炯有神的有志青年。黎蒙左一聲“干爹”,右一聲“干爹’,叫得他心花怒放??赐晷?,李宗仁滿口應承,吩咐副官立即替黎蒙處理一切赴法留學手續。臨行時,李宗仁又資助了一筆不菲的路費,并叮嚀他努力學好本領,回來替國家效勞。
1929年9月,黎蒙到了法國巴黎,就讀于巴黎大學哲學系。離鄉萬里,在異國之都巴黎,黎蒙認識了后來也成為李宗仁得力助手的本省賓陽人氏程思遠。同是廣西同鄉,二人相交甚厚,周末課余常在一起。
幾年很快過去,黎蒙學業有成,被授以哲學人類學博士,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回國。
黎蒙回國后先去叩見干爹李宗仁。李宗仁見干兒子考取了博士學位回國,自然十分高興,就將黎蒙留在身邊,讓他結識一些桂系大員。后來又給黎蒙引見,拜會了國民黨要人于右任。于右任是個十分愛才的人,一見黎蒙就十分賞識。二人暢談各種為人處世之道,黎蒙對答如流,且有獨特見地。
有一次,黎蒙對于右任說及他和李宗仁的認識,是緣起于老家的賭館“誠安號”。黎蒙說:“父親一世為人講誠信,誠則服眾,眾服則人安,所以連賭館這種博財的地方,他也以‘誠安’而號之。”于右任聽后很感興趣,即席以“誠”字寫了一幅字畫贈送黎蒙。字畫上的幾行小字寫著:“誠者非自成而已也。所以,誠物也,誠已仁也,誠物知也?!边@幅字畫一直為黎蒙所珍藏。
他對于右任十分尊敬,常常去拜會他。后來,于右任更加賞識黎蒙,將自己愛女于珍許配給黎蒙為妻。由于有了以上種種關系,黎蒙婚后不多久,李宗仁就聘他為自己的高級顧問,并委任他為廣西日報社社長。
1936年,抗日戰爭爆發前夕,李宗仁找黎蒙夜談。黎蒙建議說:“以目前形勢所估,日本極有可能大舉侵略我國。為了更鞏固廣西這個后方,早日備戰,我們應爭取更多華僑人士支持,宜在香港創辦屬于我們體系的宣傳媒介,盡早占領文化宣傳陣地?!?/p>
李宗仁聽了認為極是,遂接受了他的建議,暗中讓黎蒙到香港,先后創辦了《珠江日報》和《新生晚報》兩家報紙。這兩份報紙以大量的篇幅宣傳了廣西,宣傳新桂系。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黎蒙利用新聞媒介替李宗仁做宣傳、鼓動、聯絡工作,特別是在抗戰期間,報紙為廣西爭取華僑支持、鼓舞群眾抗戰起了很大作用。黎蒙后來又籌款創辦了一間名為“慎記印刷行”的印刷廠。印刷廠除印刷自己的報紙、文件、資料圖書外,還對外營業。
黎蒙在香港辦報、辦廠,接觸了一些進步人士,特別是接觸了一些共產黨地下黨員,故思想比較開明。他較知心的朋友大多數是比較進步的知識分子和知名藝人。如在桂林負責《廣西日報》時就重用的主編莫乃群,在香港極為走紅、深受普通市民歡迎的粵劇大師馬師曾、薛覺先等,這些人經常是黎蒙的座上客。昔日法國留學時相交、如今也回國服務于新桂系的知己朋友程思遠,也經常和他保持聯系。
由于黎蒙思想進步、傾向革命,香港共產黨地下黨就利用他的印刷廠印了很多革命資料和傳單。同時,黎蒙也有意讓《新生晚報》及《珠江日報》兩家報社做掩護,收留和保護了不少進步人士和地下黨員。香港比較進步的其他報紙,如《大公報》、《文匯報》等等,都大量在“慎記印刷行”印刷。
也許是這個緣故,在很多年以后,終于惹惱了國民黨反動當局,他們派人暗中下毒手。某一天,突然“轟隆隆”幾聲巨響,爆炸聲響徹“慎記印刷行”。濃煙彌漫,報社和印刷廠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這些都是后話。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李宗仁急著要加強戰時《廣西日報》的工作,急電召黎蒙從香港趕回桂林,再次接任廣西日報社社長,全盤負責抗戰期間桂系的宣傳“喉舌”。黎蒙再擔重任,他打起精神和報社同仁一起負起既光榮又艱巨的任務。抗戰期間,報社多次遭遇空襲,也數度搬遷,但黎蒙和廣大同仁都努力堅持保留這塊宣傳陣地。
1938年,李宗仁指揮徐州大會戰。臺兒莊一役,全殲日坂垣、磯谷兩兵團約2萬之敵。臺兒莊大捷是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一次大捷。捷報傳來,舉國歡騰。這時候,黎蒙作為《廣西日報》的總負責,令手下全方位地報道了這次大長自己威風、滅敵寇志氣的戰役。由于《廣西日報》在海外,特別是在港澳華僑之間傳播,廣大華僑深受感動,香港的一些華僑富翁,出于對李宗仁的崇敬,紛紛捐資,通過黎蒙之手送給李宗仁一筆巨款,并表示是作為個人獎勵。
誰知對這筆巨款,李宗仁拒絕接受,他說:“臺兒莊的勝利,是廣大指戰員用鮮血換來的,這錢要獎給那些戰士們?!边@筆錢又回到了香港華僑手上。華僑代表見贈款退回,又不好收回,就偷偷留在黎蒙的賬戶里。
若干年后,黎蒙發現了這筆款,就和大家商議,瞞住李宗仁,在香港九龍界限街,以李宗仁的名義買了一套房子,以便日后備用。這套房子一直閑著,直到全國解放前夕,才讓李宗仁知道。當時李宗仁赴港就醫,舉目無親,這套房子正好派上用場,他被黎蒙迎接住進了這套屬于自己,但自己卻一直不知道的房子。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結束。在全國歡騰鼓舞、熱烈慶祝勝利之時,黎蒙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剛打算離開《廣西日報》,回到香港繼續在港的工作。這時一封噩訊傳來:父親黎春三去世了。
黎蒙立即趕回興業奔喪。在故鄉,他見到了父親的遺言:“……能看到抗戰勝利,吾死而何憾矣,汝等不必悲傷,多為國家康復出力……”看到遺言,黎蒙淚如雨下。他想起了自已與李宗仁的際遇,如果沒有父親,又怎么有他的今天呢……節哀之下,黎蒙盡力為父親治喪。
李宗仁這時雖遠在北平任行轅主任,但聽說昔日幫助自己的老朋友去世了,遂不辭千里之遙,派人送來了挽聯。李宗仁的挽聯寫著“公助革命”。從李宗仁的角度來說,這挽聯十分恰切地總結了他和黎春三及延至黎蒙的關系情誼。程思遠也送來了挽聯,挽聯很特別,寫著:“與令郎肝膽相交”,非常明白地點明他與黎蒙的關系。這些挽聯后來黎家都請人鑿成石碑,作為永久的紀念。
黎蒙辦完喪事就馬不停蹄趕回香港,他惦掛著香港報社的工作和印刷廠的命運。因為這時他已多多少少聽到一些反動分子對他進行恐嚇的風聲。再有一點就是他看到了國民黨反動派在抗戰勝利后有可能制造內戰的舉動。作為李宗仁的顧問和新聞媒體“喉舌”,他想向李宗仁進一些“忠言”,所以必須盡快回到香港,應付復雜的時局變化。
果然,黎蒙赴香港不久,內戰迅速爆發。1946年后,由于種種原因,他沒有回到李宗仁身邊。作為李宗仁“義子”兼顧問(這時期他還擔任過廣東省政府顧問),他多么想向李宗仁進一些“忠言”呀??上藭r無法也無機會向李宗仁獻策了。由于他轉向進步,加上他以前對共產黨地下黨的庇護,這些有“赤化”嫌疑的事都變成國民黨反動派找他麻煩的借口。這時期他在香港是在極端壓力下度過的,反動派不斷找他麻煩,他又不斷和這些人對立,最后終于發生了前面提到的報社和印刷廠被炸事件,從此造成了黎蒙逐漸走向破產的命運。
1949年末,解放大軍風卷殘云,國民黨在大陸政府已全部垮臺、崩潰。被蔣介石推為“傀儡”的代總統李宗仁無法支撐敗局,他在思考自己今后的道路該何去何從。就在這時候碰巧胃潰瘍病急性發作,李宗仁決定先赴香港找黎蒙,一則治病,二則聽聽黎蒙的“忠告”。
11月20日,李宗仁乘機到了香港。黎蒙到機場迎接,隨后將他安置住進前文提到的那套房子里。這套房子離黎蒙在香港的住宅九龍界限街113號沒多遠,彼此可以照顧。當天黎蒙對李宗仁說:“國家元首是不能隨便到外國的,香港現租給英國,按規定是英屬,你既來此,就是治病也要辦個相關手續?!?/p>
李宗仁說:“那你明天就替我向港督疏通,辦妥有關手續吧?!?/p>
黎蒙說:“報上還要發個來港治病的新聞。香港只能作短期逗留,不管治病還是長住,你還是赴美為好?!币驗槔杳上肫鹚灰恍﹦e有用心的人恫嚇,想著李宗仁與蔣介石的矛盾,就極力建議李宗仁赴美。李宗仁再三審視了他的處境和當時國內外局勢,最后同意了黎蒙的建議。
當日談罷,黎蒙就將李宗仁先送進香港養和醫院就醫,次日即在《新生晚報》頭版用顯著的字體刊出“李宗仁來港就醫”的新聞。隨后黎蒙通過香港當局,很快辦好李宗仁赴美的出國護照。
一切辦理妥當,黎蒙又和有關人士盡力安排李宗仁在醫院接見美國第七艦隊司令貝克中將及美國參議院共和黨領袖諾蘭的探視會見,盡力為李宗仁今后在美國長住鋪平道路。
1949年12月8日,一個晴朗的日子。黎蒙將李宗仁及隨從一行人送上飛機,干兒子和干爹從此握手告別。李宗仁由這天起離開香港,飛越重洋,開始了10多年漫長的紐約寓居生活。
李宗仁和黎蒙香港一別,再沒有見面,但兩人關系依然沒有斷。不久,李宗仁的發妻李秀文到港定居,黎蒙就以每月伍千銀的開支照料她,讓李秀文住進李宗仁那套房子,讓自己的管家李欽替她處理日常事務。平日休假無事時,他就經常過府去探望她,這種照顧一直延續到1955年以后。1955年后的某一天,周恩來總理讓夫人鄧穎超托人將李秀文接回大陸定居,黎蒙才終止了照料。
1978年,黎蒙病逝于香港。去世前他心存兩大遺憾:一是李宗仁20世紀60年代回歸祖國大陸,他因條件所限,無法跟隨回去;二是他沒有親眼見到香港回歸祖國這一天。他在香港非常懷念祖國和家鄉,由于歷史的原因,自解放前離開家鄉,30多年來他沒回過家鄉一趟。家鄉的江邊木棉、嶷山古塔,一直是他朝思夢繞的地方,在他生病時與親人的談吐中,多次談及這種對祖國、對家鄉的眷念。
黎蒙故后,他原在紐約聯合國社會科學部工作、后又回香港大學任教授的女兒黎鳳慧,終于在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后回到北京,接受某大學的邀請,進行講學。黎蒙生前未能實現之遺愿,后輩終于替他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