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城祖籍之旅
1986年9月,我受領導指派,帶人在廣東珠海拱北核對一澳門商人到周口投資辦廠事宜時,突接電話讓我速回?;氐街芸?,被告知袁家騮要回河南項城老家探親,讓我全程陪同。
袁家騮是袁世凱次子袁克文的兒子。在袁克文的四個兒子中,他排行第三,我稱他“三伯”。他生于1912年4月5日,是世界著名高能物理學家、美籍華人。1973年,他和夫人吳健雄第一次回國探親時受到周恩來總理親切接見。那時周總理稱袁家出了三個“家”:祖父(袁世凱)是政治家,父親(袁克文)是文學家,你(袁家騮)是科學家?,F在,袁家后人中又有了共產黨員,你們袁家真是一代比一代進步了!
袁家騮和吳健雄都是世界級物理學大師,在學術界聲望很高,獲得很多國際大獎。特別是吳健雄,對核物理研究造詣很深,是全美物理學會會長。1976年,美國總統福特在白宮為吳健雄頒發了“國家科學勛章”。1990年5月,國際編號為2752號小行星被命名為“吳健雄星”。從此,吳健雄的名字也和這顆亮燦燦的天體一起,永恒地遨游于宇宙之中。她被譽為“中國的居里夫人”,是美國第一枚原子彈研發人員中惟一的女性。
為了迎接袁家騮第一次回祖籍項城探親,河南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視,特意派一負責同志到周口布置接待方案。當時的地委書記找我談話,叮囑我:“袁家騮、吳健雄夫婦曾是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客人,現在是鄧小平同志的客人,所以接待工作要做好、做細?!?/p>
1986年9月28日上午,我和周口地區外僑辦主任林漢淇一起到周口、許昌交界處迎候袁家騮。大約10時許,3輛汽車自西向東馳來,看到我們在路邊迎候,汽車緩緩停下。坐在中間車上的省政府僑辦領導和身材高大的三伯袁家騮先后下車,同我們握手,互致問候。當袁家騮得知我爺爺是在臺灣的袁叔武時,一下子睜大眼睛,緊緊握住我的手說:“你是叔武三叔的孫子啊?太好了,太好了!我到臺灣常去看你爺爺的?!焙髞砦业弥?,他和我爺爺曾是燕京大學的同窗。
當天下午,周口地委書記朱法勤、行署專員亢崇仁、副專員趙坤祥等會見并宴請了袁家騮。會見中,地委、行署領導向袁家騮贈送了書法家何養曦的作品《壽》。
袁家騮有晨練的習慣。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就叫醒我,讓我陪他一起外出走走,出門沿六一路往南。說是“走”,其實我要小跑才能跟得上,他完全不像是70多歲的老人。路上,他問我以前做啥工作,我說:“做過中學教師和完中校長?!彼B連說:“教師好,教師好。”
早飯后,按計劃安排,我陪家騮三伯回袁氏祖籍地項城。項城黨政領導全體出動,歡迎回鄉探親的袁家騮,袁氏親屬們也在縣政府院內迎候。聽完各自介紹后,三伯與親屬們一一握手合影留念,大家激動不已,久久不愿離去。
稍事休息,在項城縣委書記、縣長陪同下,他先后到南頓鎮參觀鄉鎮企業,到博物館參觀明清時期古董字畫,最后探訪故里。袁宅院里早已被鄉鄰們圍得水泄不通。三伯在工作人員引導下,來到袁世凱出生的一座舊樓前駐足良久,并讓隨行人員為其拍照留念。
袁家騮這次回鄉探親,在項城、淮陽都曾揮毫題詞。項城的題詞是:項城博物館,后被做成匾額懸掛于項城博物館大門口;淮陽的題詞是:中華文化發祥地,被刻成石碑立于淮陽縣博物館院內。
月是故鄉明。自1986年回項城探親到2003年辭世的17年中,家騮三伯和祖籍項城一直保持著密切聯系。離開項城后的1987年3月31日,他來信告誡我:“政府當局對于項城袁家子弟們的待遇很是優厚……大家更應努力為國家作些貢獻以報萬一?!?/p>
在這17年里,項城也由縣變市,雖歷經數屆領導,但大家和他的電話、書信一直保持不斷。凡得悉他回國探親、講學,都要派我去看望他老人家,還有三次是書記、市長親自前往的。三伯曾來信告訴我:“我在項城、周口雖然時間很短,但是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尤其是諸位鄉長、當地的領導們以及諸位親友對我熱情的款待、照顧等一切,使我非常的感激?!?/p>
得悉原周口地區成立了“海外聯誼會”,家騮三伯非常高興,立即給首任會長程繼先致信說:“程會長,聽說你榮任周口地區海外聯誼會會長,特向你表示祝賀!一旦決定何時回國,我一定提前讓曉林向你轉告。”
幫助籌劃科技館
1994年底,項城市的市長約我談話,我當時的職務是市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市長說,市委、政府經過認真分析研究,決定由市財政出資120萬元,在市中心露天體育場的位置上建一座高標準的“袁家騮、吳健雄科技館”(開始醞釀時曾說叫紀念館),目的是擴大項城在外的知名度,也是作為鼓勵青少年學科學、愛科學的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教育基地。他問我有什么想法。我聽后愣了一下,轉過神后,如實地說:“這事非同小可,你們要想好了,這可不是鬧著玩的,要是做得到,我就告訴家騮三伯;要是說出去了而做不成,那可是開國際玩笑啊!”市長笑著說:“這是市委書記開辦公會議認真研究定下的事,咋能是開玩笑啊?”他隨后又說:“要不,你去問問書記?!睅е嗤囊蓡?,我又問了市委一把手,書記的答復和市長一樣。
見市里黨政一把手都表態決心建館,而且已著手聯系平頂山、鄭州工學院兩家設計單位競標規劃,我就按市長要求寫信向家騮三伯講了此事,并明確告知:“建館費用120萬元人民幣由項城財政支付?!?/p>
項城市政府亦同時給袁家騮發了國際特快專遞公函。
家騮三伯不久就回信表示贊同和配合,所需資料、展品由他提供。他在給市長的回信中說:“收到您1994年6月16日的國際特快郵遞的信,承您代表河南省項城市人民政府表示對家騮和健雄的極高贊譽,和項城市政府擬撥款修建‘袁家騮、吳健雄事跡陳列館’或‘袁家騮、吳健雄紀念館’一事,盛情美意使我們非常地感動,謹在此向你們表示衷心地感謝!并請代向項城市百萬人民致意……從您函中的意旨認為:‘籌建此館以增強項城百萬人民群眾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這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其影響深遠、意義重大?!覀兟犃俗匀徊荒芡茀s,謹此遵命謙卑地接受這項殊榮。”
信的右下方簽名是:袁家騮、吳健雄。時間是1994年7月22日。
建館計劃還得到了原蓮花味精集團老總的支持。記得在一次會議上,這位老總發言說:“建袁家騮、吳健雄科技館這個思路是對的,眼光看得遠,今后會起到很好的作用?!?/p>
那段時間,我的主要任務就是保持與家騮三伯的聯絡與溝通。
得知三伯1995年10月要回江蘇太倉的消息,當時已任市委書記的這位市長,決定帶上“袁家騮、吳健雄科技館”設計(效果)圖前往拜會、征求意見。
1995年10月19日,書記親率主管科教文衛體的副市長、市委辦副主任和我,赴江蘇太倉瀏河鎮會見三伯。
三伯在瀏河鎮明德中學迎接我們。吳健雄的父親是當地著名的教育家吳仲裔先生,吳老先生字明德,一生傾力辦學,以其字“明德”所辦的“明德學?!?,在太倉很有名氣。三伯回太倉常住在該校一座名叫“紫薇樓”的別墅里。這座樓的一樓是明德學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品包括吳健雄的祖輩、父輩勤儉辦校的說明和史料及袁、吳二人科技成就獎品圖片和模擬實物;二樓是袁、吳的臥室、書房和客廳;客廳靠北墻的立柜上擺放著袁、吳半身銅像。整個建筑典雅、明快,因別墅建在一棵大紫薇樹旁,三伯母吳健雄的乳名又叫“薇薇”,所以該別墅取名“紫薇樓”。
書記、副市長緊挨三伯兩旁坐下,拿出設計圖紙向三伯詳細講述了建“袁家騮、吳健雄科技館”的目的意義和構想,并再三保證:1996年上半年竣工,年底前布展完畢開館,屆時請他回項城剪彩。三伯聽完書記講解、看完圖紙后連連點頭:“很好,很好,我贊成、支持你們的工作。我會提供你們所需的全部展品、資料?!辈⒁辉俦硎鞠蚣亦l領導致謝,說:“我明年一定回項城剪彩?!?/p>
時過不久,因為種種原因,“袁家騮、吳健雄科技館”工程出了些問題,科技館遲遲未峻工,怎樣向三伯解釋呢?每見到三伯,我就難掩尷尬之情。搪塞總是要露餡的,三伯心中自然明白發生了什么。1997年回河南時,老人家很體諒地對我說:“曉林啊,算了,建不成就建不成吧!”
此事雖遲遲未決,但并未影響三伯對家鄉的眷戀之情。1997年初,他多次表示,想再回項城老家看看。我將他老人家的愿望報告了省政府有關部門和項城市主要領導。省政府有關領導很快表示:“熱烈歡迎!”后來一位領導轉告我,因天氣炎熱,實在擔心他老人家會中暑,就由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到鄭州看望老人家吧。
1997年7月16日,家騮三伯在省政府領導陪同下回到河南,下榻中州賓館。第二天到安陽參觀“袁林”后,三伯把我叫到他臥室,拿出一張名片問我:“曉林,你見過我的名片嗎?”我說:“見過的。”他又問:“你知道名片上的字是誰寫的嗎?”我知道他的名片上只有“袁家騮”三個毛筆字,沒有通常見到的官銜、職稱、住址、電話一類的內容,至于這三個字是誰寫的,也沒往細里想,只好搖頭說:“不知道。”三伯很鄭重地告訴我:“這是爺爺寫的字。”家騮三伯說的“爺爺”到底是誰?是他的爺爺袁世凱,還是我該稱爺爺的袁克文?當時只推測他剛從安陽回來就提到“爺爺”,覺得似乎應該是他的爺爺袁世凱。直到后來比對了袁克文的手跡,又在著名學者駱寶善、劉路生二位教授處看了袁世凱親筆書寫的家信,才知道“袁家騮”這三個字不是袁世凱所寫,而是出自袁克文之手。
三伯性格寬厚、溫和,他和三伯母相濡以沫,恩恩愛愛,被世人傳為佳話。美國聯邦政府勞工部長趙小蘭評價三伯:“慈祥仁愛、文質儒雅”,真是恰如其分。三伯常用的是一把黑絲綢面折疊扇,扇面畫的是竹子,上面題字:高風亮節。用這四個字來形容三伯一生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科技參贊戈松雪先生。
三伯和我交談,很少談論政治,只鼓勵我好好做事,報效國家。他喜愛京劇,可即便是對文藝作品,也不多評論。記得有一次,我在北京和他一起到長安大劇院,等待觀看臺灣國光劇團京劇隊演出時,他扭過頭問我:“曉林,你看過電影《知音》嗎?”我回答:“看過?!比芷鹱彀汀皣K、嘖、嘖……”咂了幾下舌,卻啥都沒說,僅此而已。
三伯母吳健雄的離去,對三伯的打擊是非常大的。記得在太倉的悼念活動中,三伯輕撫三伯母的骨灰盒,淚流滿面,幾度泣不成聲。三伯母的辭世也是世界物理學界的重大損失。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發了唁電,當時的美國總統克林頓送了花籃。項城市四大班子也派我專程趕赴太倉參加悼念活動。后來,江蘇省政府又成立了以季省長為首的“吳健雄紀念館籌建組”,耗資1800萬元人民幣建成了一座氣勢恢宏的紀念館。館內展品全部從美國空運而來,而這些展品許多都是三伯曾許諾要送給項城建科技館時布展用的。
最后的日子
2001年8月,三伯在回國時突發心肌梗塞,當地主要負責人立即派人把三伯送往北京協和醫院搶救。這一住院就是18個月,直到老人家生命終結。
三伯住院期間,家鄉人民時刻惦念著他老人家的病情。每逢節日,項城市委、政府總要派我帶上慰問品、慰問信看望老人。其實,我是幾乎每個月都要去協和醫院的。還有許多素不相識的項城人自費赴京看望三伯,家鄉人民對三伯的關愛之情讓人感動。
在三伯床頭懸掛的慰問信中,《項城市人民政府慰問信》頗為醒目。三伯不止一次告訴我:“等病好了,我要回老家看看,要給家鄉辦點事?!?/p>
三伯病情不穩,好幾天、壞幾天,反反復復。病床上,老人除了看電視戲劇節目外,也不時下床散步。醫院特區病房的醫生、護士也都和三伯相處得很好。
三伯在醫院人緣好,醫生、護士愛和他逗笑。女特護張濤對老人悉心照料,最受三伯信任。我習慣稱張濤為“張老師”。張老師勤快、耐心,老人的衣食起居全由她料理。張老師告訴我,老人家常問:“健雄哪去了?健雄哪去了?”每到此時,張老師就傷感。張老師說,南京的“吳健雄紀念館”開館儀式,老人家因住院搶救未能趕上,是個遺憾。
回到項城,我把到南京攝錄“吳健雄紀念館”的全部內容刻成光盤送給三伯的想法報告了市主要領導,領導毫不猶豫地同意了。當天下午,我就帶上電視臺攝影記者匆匆趕赴南京。在當地某高校外事部門配合下,順利完成了攝錄、制盤任務,還特意購買了一臺VCD播放機,以最快速度送到協和醫院。
張老師說:“三伯看了你送來的光盤非常高興,幾天來,他一遍又一遍地播放,常常忘記吃飯。老人對著顯示屏上的吳健雄一遍遍地問:‘健雄,你還好嗎?’”
三伯有一獨子,叫偉承,也是搞核物理的,沒和父母同住紐約,而住在美國最邊遠的一個州。偉承1947年出生于美國,不會說中國話,和他交流要用翻譯,很困難。他曾接過我一次電話,那是三伯在紐約第一次“中風”期間。撥通后,我說我是袁曉林,那邊傳來笨拙的中國話,一個字一個字地蹦:“我—是—偉—承,我—不—會—說—中—國—話?!蔽译m心里焦急,但也無可奈何。
張老師說:“一年多來,偉承來北京看望父親共三次,有一次你正巧碰上。每次來京,父子倆用英語嘰哩哇啦交談,說話也快,聽不懂他們說什么。不過,看得出老人家很高興?!?/p>
2003年剛過完春節,突接到張老師急電:“曉林,快來吧,你三伯危險了!”我心里“咯噔”一下,急忙匆匆返回北京。此時,三伯已因心肌大面積梗死而送進重癥監護室(ICU)搶救。隨后趕到的項城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也急急到醫院詢問病情。
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三伯的病情十分關注。有關領導通過電話傳達了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嵐清的問候。國務院相關部門領導也多次到醫院探視。
據從美國傳回的消息稱,美國總統布什在和一位袁氏親屬通電話時也問起三伯病情,希望三伯回美國治療。布什在和美國政府勞工部長趙小蘭談話時,也表達了對三伯病情的關注。三位美籍華人科學家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博士和臺灣“同步幅射研究中心”的教授們不時來電詢問,關切之情,令人動容。
來電和傳真指定由我負責,按要求都做了記錄。因三伯是美籍華人,按規定我們向美國駐華使館作了通報。
死神還是悄悄降臨。2003年2月11日13時27分,我和袁克定的長孫袁萌臨、遠房祖父袁克普、三伯母的侄兒吳雅等被叫到重癥監護室,為剛剛辭世的三伯整理衣著。醫護人員悄悄撤掉了搶救器械。
已經從美國匆忙趕到的三伯的兒子偉承、兒媳露茜、孫女潔達(中文名:袁先潔)得悉消息淚流滿面。
第二天,新華社發了通稿。《人民日報》及北京各新聞媒體作了報道。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欄目專題介紹了三伯、三伯母的一生。
北京市發行量很大的《京華時報》頭版大字標題報道:《物理學泰斗袁家騮辭世》。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路甬祥聞訊來電:“袁家騮教授是中美科技交流的積極實踐者。幾十年來,他和吳健雄教授熱心關注中國科技事業發展,為促進中美之間的科技交流與合作,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們熱愛中國,獻身科學與教育事業的精神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國務委員、時任教育部長的陳至立來電說:“驚悉家騮先生不幸仙逝,深表沉痛哀悼。我僅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并以我個人的名義,對其家人表示深切的慰問。家騮先生畢生獻身高能物理學的研究事業,孜孜不倦、成果卓著。先生在‘中子來源’、‘質子加速器’和‘共振物理學’領域的發現,成就非凡,為世人稱道?!?/p>
國家科技部部長徐冠華來電說:“袁家騮先生是享譽世界的科學家。他畢生從事高能物理研究……他的逝世是對世界科學事業,特別是在高能物理研究方面的重大損失。袁家騮先生對世界和中國科學事業的卓越貢獻將永遠緬懷在我們心中?!?/p>
消息傳到家鄉,河南省省長李成玉、周口市四大班子、安陽市四大班子、項城市四大班子都送來了花圈、挽聯。周口、安陽各派一名副市長,項城四大班子各派一名副職領導趕赴北京八寶山送別家騮三伯。
整理遺物時,我們意外地發現了家騮三伯親筆書寫的“袁家騮生平簡介”??磥砝先思覍ψ约旱暮笫略缫延辛诵睦頊蕚?。
家騮三伯,一位享譽全球的著名科學家,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