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我們一直在利用拉登使用電話的機會對他進行追蹤,但這個秘密卻被媒體給泄露了出去,結果你們猜怎么著?薩達姆—拉登很快改變了他的行動方式,他開始變化通信的手段。”
——美國總統布什最近兩年總是被他的批評者嘲諷公開演講中口誤頻頻,2005年12月19日在其為竊聽事件進行辯護的演講中又將本·拉登說成了薩達姆!
“她想說什么……?我沒聽清問題,對不起。請你再說一遍。我沒聽到,真的。”“哦,我欣賞你的問題……‘薩達姆·侯賽因是一個威脅,是美國公敵。他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全世界都這么認為……除掉薩達姆使世界更太平,美國更安全。”
——美國總統布什2005年12月12日在費城發表演講。當有人質疑9.11恐怖襲擊與伊拉克戰爭的關系時,他首先裝聾作啞,繼而選擇撒謊——他所說的“薩達姆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至今沒有找到!
“我走出了那間位于地洞旁邊用以藏身的房屋,然后拉開了地洞的活板門,進入洞內,但隨后即失去了所有的知覺。我堅信我是被叛徒出賣了,遭到了壞人的暗算。美國士兵事先并沒有發現我藏在這里,肯定是有人向他們告了密。”
——薩達姆曾親口告訴辯護律師、前美國司法部長拉姆斯·克拉克,兩年前他之所以會被駐伊美軍從地洞內抓捕,是因為他被人麻醉并遭到了“叛徒”的出賣。
“(民主)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布什政府內部有些人做起事情來就像是晚上吃兩粒‘托馬斯·杰斐遜-阿司匹林片’,早上一覺醒來就是一個民主人士了。事情不是這樣運作的。美國人應該理解這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過程。”
——2005年12月15日,當伊拉克人滿懷希望地走向投票站時,布什政府卻逐漸把目光從在伊推行民主轉移到如何盡快扶植新政府、以便從伊撤軍的問題上。為此,美國媒體譏諷道。
“德國從未以國家名義,為那些在戰爭中給其他國家的人民帶去痛苦的人們修建追悼設施。”
——在首屆東亞峰會期間,韓國總統盧武鉉對屢次參拜靖國神社的小泉提出了間接批評。
“我們必須禁止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廣播機構播放猥褻的西方音樂。”
——兼任伊朗最高文化革命委員會主席的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下達命令。
“聽說這件事后我的反應是看來生活中我們被監視的事遠比想像的多。”
——不久前,美國一名大學生因在圖書館借了一本《毛澤東選集》而遭到聯邦特工的調查,對此,他的老師威廉姆斯說,原打算明年還為學生開設一門關于恐怖主義的課,但現在他不敢了。
“他的講話絕對與我的觀點和立場相矛盾。一個統一的耶路撒冷將永遠是以色列的首都。”
——美國《新聞周刊》稱,沙龍的資深選舉顧問卡爾曼·蓋爾表示,沙龍的目標是將耶路撒冷一分為二。對此,沙龍予以否認。
“中國現在的軍事力量基本上屬于防御性的,我們只要相信這點,也就不會把中國的軍事力量看作是威脅了。”
——自2005年12月8日在美國華盛頓發表演講開始,日本最大在野黨民主黨黨首前原誠司曾在多種場合宣揚“中國軍事威脅論”。對此,民主黨干事長鳩山由紀夫予以駁斥。
“地震看起來似乎是隨機的,但有證據顯示它們會成群出現。就像一件裂開的襯衫。當一顆鈕扣崩掉了,其他所有鈕扣受到的壓力都增大了。”
——巴黎地球物理學研究所的研究員保羅·塔波尼耶說,印度洋地震可能會在同一個地區再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