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貿易區域化突然加速
Bernard K.Gordon(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政治學終身教授)
《遠東經濟評論》
2005年11月刊
香港評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目前,亞洲國家正在討論建立“東亞經濟共同體”議題。亞洲貿易區域化突然加速,使持續半個世紀的多邊貿易趨勢面臨挑戰。亞洲貿易區域化加速的原因來自四個方面:首先,歐洲通過經濟一體化尋求地區安全的道路激發了亞洲國家的靈感;其次,美國建立和擴大北美自由貿易區被視為貿易觀念發生轉變的標志;第三,1997年金融危機使亞洲國家產生被忽視的感覺,因而渴望自己的區域重獲經濟安排;第四,美國前貿易代表佐利克濫用“競爭性自由化”策略,導致自由貿易區過度發展。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家指出,建立自由貿易區弊大于利,因為復雜冗亂的“原產地規則”給商業帶來困難,分散各國投入多邊貿易談判的寶貴資源和精力,而且產生貿易歧視。
王 力
太空武器化和意外核戰爭的風險
Thomas Graham,Jr.(美國總統前軍控、核不擴散和裁軍特別代表)
《今日軍控》
2005年12月刊
美國軍控協會出版
美國現時正致力于在太空部署武器以增強安全感,但太空武器化弊大于利。僅從軍事角度看,會對現存的太空軍事資產造成極大的沖擊。太空早期預警系統確保了冷戰時期美蘇兩國對對方態勢的把握,避免了信息不對稱下的誤發核戰爭。太空偵察和監視系統使得美國可以追蹤危險國家和地區的不法行為。太空武器天基反衛星系統就完全削弱了凡此種種的功能,使得各個國家包括核大國喪失了情報收集能力,意外沖突和意外核戰爭的風險陡增。太空軍事化但非武器化是目前最好的選擇,國際社會可以在1967年外層空間條約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更廣泛和可行的法律框架,訂立通行的行為準則。
張 建
IMF治理結構和發展中國家代表權
D. P. Rapkin(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副教授)與J. R. Strand(美國內華達大學教授)
《世界發展》
2005年12月刊
荷蘭ELSEVIER有限公司出版
IMF的特別提款權既反映出各成員國對基金組織的貢獻力,也決定著該成員國在IMF中的決策權。因此,特別提款權的分配機制需要同時照顧到各國經濟實力差異和主權平等。可是隨著特別提款權總量的增加,原本為保障平等而設置的固定配額被“沖淡”。如果繼續以傳統的匯率手段來衡量各國GDP指標,特別提款權將無法真實反映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妨礙其發揮相稱的組織決策權。調整發展中國家IMF代表權的可選方案包括改用購買力平價法衡量成員國GDP指標,以及提高固定配額。但更好的辦法是,為成員國在IMF中的代表權制定雙標準,分別針對其貢獻力和決策權。遺憾的是,美國等發達國家不會允許自己對關鍵國際組織的控制力下降,因而阻礙了IMF的改革。
王 力
布什主義的挽歌
Andrew J. Bacevich(美國波士頓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
《現代史:當代世界事務雜志》
2005年12月刊
美國費城現代史公司出版
布什主義的核心是2002年6月提出的“預防性戰爭”的概念。不過,布什政府錯誤地估計了自己的軍事實力。9.11以后,布什政府認為美國沒有必要擴充軍力。而實際上,美國軍力之劍既不鋒利也不堅固,根本無法滿足預防性戰爭的需要。因此,布什政府的雄心和軍隊實現這一雄心的能力是不對稱的。執行布什主義的高級將領們也缺乏把政治領導人的指示轉化成行動的能力,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監獄的“虐囚事件”更讓美軍陷入前所未有的道德危機之中。執行布什主義讓國家特別是軍隊耗資巨大卻沒有給美國人民帶來絲毫的安全感。白宮應該用一種體面的方式讓布什主義在無人哀悼中安靜地死去。
曲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