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
他在生前,大家畏其威、服其機智、感於他的優(yōu)禮,卻沒有人崇敬他的德性。
曹操在正史與野史之間,角色的定位差距很大,平劇舞臺上更給他扮上一個大白臉;一代奸雄的形象,就此難以抹掉了。
若論文治武功,在三國之中,曹魏還是最成功的。曹操更表現(xiàn)出他多重人格和多方面的天才。曹操的天才和他的成功之道,以在識拔人才、善任人才方面,最顯突出。
曹操用人沒有地域觀念,也不忌用降將,比較被后人詬病的,是他選拔人才,重才超過重德。
用人唯才,既往不究
他在幾次發(fā)表求才令中,一再透露他用有才無德,不用有德無才之人的意向,他說:“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耶?而陳平定漢業(yè),蘇秦濟弱燕?!薄拔粢翐?、傳說出于賤人,管仲,桓公賊也,皆用之以興。蕭何、曹參,縣吏也,韓信、陳平負污辱之名,有見笑之恥,卒能成就王業(yè),聲著千載。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
曹操很懂得鼓舞士氣、收攬人心,當他打敗袁紹、袁術(shù),平定河北,公開表示:“吾起義兵誅暴亂,于今十九年所征克,豈吾功哉?乃賢士大夫之力也,天下雖未悉定,吾當要與賢士大夫共定之。而專饗其勞,吾何以安焉?”
對吸收人才,曹操是有計劃安排的,開拓江山時,每征服一個地方,最急先的是發(fā)掘當?shù)厝瞬藕臀諗橙吮R。透過他的智囊團的推薦,擴大延攬人才。
運用籠絡手法,是曹操的專長。張繡在和曹操對敵時,殺了他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兵敗后,曹操仍坦誠接受張繡投降,張繡的部隊增加曹軍戰(zhàn)力,在后來對抗袁紹時有很大幫助,同時張繡的一個謀士賈詡也一起歸附曹操,成為他后來重要智囊之一。
袁紹的干才許攸前來投附,曹操聽說,高興得光著腳出迎。平定河北舉行慶功宴時,門下通報大學者邴原來拜訪,曹操來不及穿好鞋子,腳拖著鞋子迎接出去。不論是出自真情,還是作工,曹操這分重人才的表現(xiàn)給人印象非常深刻。
就任丞相之后,府下設東曹椽一職,是專門負責選拔官員的主管,派有名氣重德行的文臣擔任。曹操也賦予中央大員和州級長官推薦人才的權(quán)力與責任。他自己常向士大夫打聽各地世家大族子弟中有無人才,也一再用自己的名義,邀請地方的碩德大儒出來擔任公職。
曹操培養(yǎng)的部下對他的印象是:注重才干和對他的忠誠服務,并不計較過去的行為和仇恨。
不過,曹操是個慎思熟慮的精明人物,他的統(tǒng)御是恩威并用的。如果對他的尊嚴有重大挫損或者才氣過于被他忌憚,都難有好下場。最能猜破他心意的楊修,冒犯他尊嚴的孔融、許攸,和他主張觀點相左而又相當堅持的茍等人,都被他找借口殺了。
為博萬世名而矯揉造作
對文人,曹操給他們相當?shù)臋?quán)能,任其發(fā)揮,也另布置一套特務系統(tǒng),偵查文官對他的忠誠程度,相機操縱掌握。
軍隊方面,早期他采取優(yōu)容籠絡,權(quán)位穩(wěn)固之后,他的近衛(wèi)部隊和兵團統(tǒng)帥都由親族曹家和夏侯兩家子弟擔任。在軍隊中,有嚴密的監(jiān)軍制度,在軍中設參軍或護軍一職,名為軍事幕僚,實則這些參軍、護軍大都由曹操選派,暗中負有監(jiān)督將帥任務。
曹操非常了解士大夫的正統(tǒng)意識,他接納賈詡的“奉國家以正天下”建議,迎立漢獻帝,使他一切的作為,都可假皇帝的命令行使,如人所抨擊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但這手正統(tǒng)策略,確使許多重視名義的人易于被說服羅致;事實上,連和他對敵的劉備、孫權(quán),也得時常向他虛奉的皇帝上表請封。
曹操自己也極想博得一點萬世之名,潛意識中他以“周文王”自命,他雖然曾假客氣一番,說過:“今欲使吾坐行西伯(周文王為殷商諸侯時的爵號)之德,恐其非人也。”其實他很自以為得人心、得天下之心,有如西伯的“三分天下已有其二?!?/p>
或許他的一切做為,過于矯情造作,并非出自誠心。他在生前,大家畏其威、服其機智、感于他優(yōu)禮,卻沒有人崇敬他的德行。千秋青史,極少有人把他和周文王相提并論。甚至,連他的兒子曹丕追送他的謐號是“武”——魏武帝,那個曹操向往一生的“文”字,后來落到曹丕自己頭上——魏文帝。
(周勝利摘自《謀略家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