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無疑將被看作是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國防部長之一,他帶領美國打了兩場戰爭。他一生在不斷變換著角色:校摔跤員、海軍飛行員、白領文職助理、國會議員、總統顧問、大學教授、特使、外交家、政治家……直到五角大樓,他才真正找到了屬于自已的位置。
政治舞臺的摔跤手
摔跤這項古老而引人入勝的運動項目,在拉姆斯菲爾德眼里有著不同尋常的魅力。拉姆斯菲爾德的朋友曾經說,要了解拉姆斯菲爾德,就要了解他一生都非常鐘情的摔跤運動和他對這項運動無與倫比的熱情。
拉姆斯菲爾德曾經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摔跤冠軍,在進入海軍后,他又取得了全海軍摔跤冠軍。許多了解拉姆斯菲爾德的人,包括他的妻子都說,拉姆斯菲爾德本質上就是名摔跤手:極富對抗性,特別鐘情一對一的搏斗,極端相信自已贏得比賽的能力。他能很鎮定地看待危險,對處理這些危險又充滿樂觀態度。
在談到自已鐘情的摔跤運動時,拉姆斯菲爾德曾經說:“不知道什么原因,這個運動很適合我。打籃球我不夠高,我個子很小,盡管我也踢足球,踢得也還不錯,但是摔跤才是我最喜歡的運動。我喜歡這項運動的競爭和挑戰性,也喜歡它的嚴謹。”
一位當年拉姆斯菲爾德的摔跤同行后來成為海軍飛行員的布拉姆斯菲爾德·格拉斯曾回憶說,拉姆斯菲爾德每次出場時都極有信心,對于那些人高馬大的對手從不畏縮。
99.9%的自信
如今,當全世界都在把伊拉克與當年的越南相提并論時,人們似乎在現任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身上看到了越戰時期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的影子。作為肯尼迪和約翰遜時期的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當年打理得一絲不茍的光滑黑發以及鑲邊眼鏡已經成為那段對美國人刻骨銘心歷史的經典象征。30多年后的2003年,當拉姆斯菲爾德成為一位每天都要開戰況發布會的“午場劇明星”后,他那常常掛在臉上自信的微笑和那副閃閃發光的眼鏡,也成為了令美國人難忘的另一場戰爭——伊拉克戰爭的典型標志。他們兩人都曾投身于商界大企業,同樣自以為是,剛愎自用,同樣好戰心切,同樣有很強的自我信念和推行這種信念的決心,他們幾乎稱得上是美國50年來最強硬的兩位國防部長。
曾被政治對手譏諷為“一臺長著腿的IBM電腦”的麥克納馬拉對于自己的判斷總是充滿了信心,即使全世界99%的人都告訴他是錯誤的,他也仍然堅信自已的判斷。拉姆斯菲爾德也是如此。在近50年的政壇拼搏中,拉姆斯菲爾德極端自信的性格使他形成了富有強烈個人色彩的政治理念,他強調美國必須走在世界的前列,他相信只有美國帶頭,其他國家才會跟進。
然而這既能成為一個人的優點,也會成為致命的弱點。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如此自信,那么他最好99.9%都正確,不然后果可想而知,尤其是當他身肩國防部長重任之時。當越戰日益陷入泥潭之時,曾經信心百倍的麥克納馬拉也不得不黯然離職。
在歷史上同樣具有這種自信的是丘吉爾和羅斯福,這兩位20世紀的風云人物曾是拉姆斯菲爾德大學時代崇拜的榜樣,至今仍然在拉姆斯菲爾德身上留下深深烙印。
按照拉姆斯菲爾德的朋友,普林斯頓大學同窗詹姆斯·鄧尼的說法,拉姆斯菲爾德一生都在試圖模仿他崇拜的歷史人物,丘吉爾就是其中之一。“他非常喜歡歷史,我認為他一生都在試圖模仿他崇拜的歷史人物。如果你想了解他到底會走向何方或者他要成為誰,答案就是他試圖模仿的那些偉人中。丘吉爾就是其中之一。”
另一位就是羅斯福。“他尤其欣賞羅斯福,他欣賞他的斗爭精神和對信仰不懈的追求,即使這些信念不受當時很多共和黨人的歡迎。”
在拉姆斯菲爾德五角大樓辦公桌上常放著一塊銅匾,上面刻著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格言:“為正確之事奮力而戰,乃世界可負擔的最高尚運動。”
風格直率的CEO
在拉姆斯菲爾德看來,管理五角大樓和管理一家全球500強企業并沒有什么不同,他都是一名CEO。1977年在僅僅做了十幾個月國防部長后,拉姆斯菲爾德轉身離開政界,投入到了商界。在談到自已當年的決定時,拉姆斯菲爾德說:“我當時不想在政界繼續呆下去,成為那種‘在政府里唯一能做的就是讓一件事情不能通過的政客’。我想進入商界,我覺得我需要一些商界的經驗。”
1977年,拉姆斯菲爾德成為著名制藥公司舍爾勒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他一上任就對該公司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裁減員工差不多近一半,也因此有人稱他是“醫藥界的劊子手”。然而他的改革使這個停滯不前、面臨絕境的企業一躍而成為眾人矚目的明星企業。
躋身商界后的拉姆斯菲爾德從制藥公司到通信領域,從首席執行官到總裁,不斷在激烈的商業競爭環境中努力尋求對抗所有競爭對手的全新戰略,大膽推行“拉氏性格與韻味”的管理模式。隨后這些商界的管理經驗也成為了拉姆斯菲爾德在第二次執掌五角大樓后主要的改革思路。
無論在商界還是政界,直率都是這位CEO最顯著風格之一。與許多政治家和商界領袖不同,拉姆斯菲爾德從不力圖用模糊的字眼軟化犀利的語言。
美國知名外交政策專欄作家孟捷慕曾經形象地把他與副總統切尼相比,指出兩者迥異的風格:“切尼和拉姆斯菲爾德30多年來一直都保持著親密的關系,然而兩人風格迥異。假如拉姆斯菲爾德和你的意見相左,他會面對面地與你爭論,他會直接告訴你,你是錯的,他會干脆而直接地說‘NO’。切尼則完全不同,他總是很低調,假如切尼想讓你走人,他會說,看,這就是官僚政治或者說事情就是這樣,并非在于你個人。而拉姆斯菲爾德會直說‘你被解雇了’。”對于拉姆斯菲爾德的這種直率性格,曾與他共事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的評價是“拉姆斯菲爾德是華盛頓最狡猾的政客”。
拉姆斯菲爾德最愛引用的是丘吉爾在二戰期間講過的一句話,“勝利不是最后的結局,失敗也不是最后的宿命,重要的是勇氣。”直率也許是拉姆斯菲爾德對勇氣的另一種詮釋和解讀。
(李志強摘自《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