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多倫多的約克大學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歷史不算久遠。校園里的鋼筋水泥建筑,差不多都是四四方方的,沒有太多的審美情調。不過約克是加拿大最大的學校,她有來自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的五萬多名學生,所以她也以多種族和多元文化著稱,可以說是多倫多這座多元文化城市具體而微的縮影。
多倫多最好的季節是夏季。在DOWNTOWN活動很多,好戲連臺,同性戀大游行,爵士樂節,HIGHPARK的露天劇場上演的莎世比亞戲劇,大大小小的露天音樂會……有聲有色。相比之下,處在城市西北角的約克大學顯得冷冷清清。夏季學期(從五月初到八月底)大部分學生都去度假或者是打暑期工,教工也輪流休假,活動比平時少了很多……偌大的校園顯得有些冷清。難怪在約克讀書的中國朋友都說住在校園里太BORING。不過我倒不這樣看。單單是在校園里走一走,就有許多樂趣。
夏季的課雖然減少了,但仍有不少學生在校園里來來往往。閑暇的時候在校園里走一走,你就會看到世界各地的裝束和打扮:猶太人頭頂上扣著一個小帽子;印度女孩子穿著各色紗麗;穆斯林女孩子在炎炎夏日仍用黑紗遮面……不穿民族服裝的男女學生著裝都很休閑,隨意,不事講究。吊帶緊身衣,露臍裝,短裙和短褲是女孩子們常見的打扮。她們腳穿式樣簡單的涼拖,背著書包或者是大大小小的時裝包。男孩子們則是肥大的運動服,長及膝蓋的T恤衫,寬松肥大或者合身的牛仔褲……黑人頭上編著好多小辮子,他們的頭發貼著頭皮長,如果不梳辮子就會像一蓬亂草;有些白人女孩子把頭發染成五顏六色:還有的人不光戴著耳釘,鼻子和舌尖上也有釘;一個像是當地長大的華裔女孩把自己剃成光頭。所有的人都是那樣旁若無人地的走過,一副坦然自信的模樣。
約克大學是一所非常有活力和動感的學校,夏季也不例外,這跟它是著名的文科院校有關。走在主教學樓,有時會聽到音樂聲,那一定是舞蹈系的女孩子在排練舞蹈.同性戀游行一支隊伍出自約克,從主教學樓出發,如果對同性游行感到好奇,完全可以在這里滿足你的好奇心,而不一定要去人潮洶涌的DOWNTOWN。
初夏的一天,大約是凌晨一,兩點鐘,我在辦公室里讀完書,準備回家。校園很大,為了安全,我就到主教學樓門口去等專門護送學生回家的車,突然聽到一陣節奏強勁的音樂。循著聲音望去,我看到一輛車停在路邊,窗玻璃搖了下來,音樂是從那里傳出來的。恍惚的燈光中看到一個黑人學生在那里隨著音樂眺著街舞。我想,他也許在等人吧,就用這種方式來打發時間。在往遠一點的地方看,校園里的那個噴泉也開始噴水了——要知道,多倫多的冬季長達五個月,這個噴泉只在短暫的夏季里才有機會噴一下。一男一女,我想大概是戀人吧,脫了鞋站在噴泉的水池里,大喊大叫……在夜晚的燈光下,噴泉的水柱宛如不斷變換形狀的白玉。
夏季的畢業典禮是一件盛事。畢業典禮的隊伍是從主教學樓走出來的。典禮的兩周,校園里到處都是披著黑色學位袍,戴著紅色飄帶的畢業生。畢業典禮在西方是一件大事,因為它代表著一個人在學業方面的成就。一家有一個畢業生家庭的重要成員都來參加畢業典禮。這一天,所有參加典禮的人都一改慣常的休閑打扮,穿上正裝,不論男女都衣履鮮明。典禮結束,大學的很多學院都有簡單的招待宴,給教授,畢業生和他們的親友準備好三明治,飲料,甜點,之類的食品。很多中國朋友畢業以后要回國找工作,中國學生的網上就開始成堆成堆的MOVINGSALES的廣告,與此同時是一個接一個的告別宴。真的像古詞中所寫,“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在夏季這個送別的季節,經常想,在這所學校里,曾經演繹過多少悲歡離合,喜樂煩憂的故事呢?沒人知道。
約克這兩年大興土木,建了一座又一座新的教學樓,侵占了綠地,更使校園乏善可陳。但從主教學樓出來往右一直走,校園一角的湖邊是有風景可看的。湖不大,四周疏疏落落地點綴著些樹,細碎的鳥叫聲不時從樹葉中傳出來。湖邊是綿延一片的草地。這是一片會能讓人想起蘇軾詞句“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的草地。一些人坐在這里看書,或者扔飛盤,蹋足球;美術系的學生有時會在這里支起畫夾寫生。湖邊擺著幾張木制長凳,一些學生在湖邊架起烤肉架吃燒烤,或者是搬來一些樂器,安上麥克風開個小型籌款音樂會。
每逢春末夏初,加拿大獨有的一種鵝就會知寒知暖地飛回來。沒人知道他們冬天的時候去了哪里。這種鵝走路搖擺著慢吞吞的。到了四五月間,它們蹣踞的腳步會遍布整個校園。快下雨的時候回旋起轟轟的雷聲,可是它們看樣子一點都不驚慌,依舊從從容容地在草地上走來走去;或者在水面上靜靜地飄著,不理會世上的喧囂。約克的一位哲學教授曾經像開玩笑似的對我說,他曾經坐在湖邊大聲朗讀希臘哲學著作,過了沒多久,鵝們就聚攏到他身邊。他說,我在跟這些鵝開座談會。大學里的鵝比外面的野鵝要有學問。喜愛之情溢于言表。校園里的布告欄里貼著這樣的告示,大意是這樣的:夏季到了加拿大鵝生產繁殖的季節,為了保證你的安全,注意以下事項:
不要接近鵝的巢穴和它孵化的領地;
任何時候都不要用自己的食物喂鵝;
不要接近它們。
真是自然和人的和諧統一。
到五月間,湖邊不知名的花先后開放,空氣中滿是花香,一陣風過,粉紅的白的花瓣飄落一地……七八月的時候,你就能看到小小的的紅色野果,有人把它們摘回家,用來做餡餅。不過大多數的野果從來就沒有人采摘。我經常覺得這些果子浪費了很可惜,好在果子落到地上,變成肥料,明年樹會長得更繁茂。
五月的一天,我在湖邊漫步,看到一群人從黑色的轎車上下來:是一對新郎新娘,女的穿著白色的曳地長裙,男的穿著一身黑色西服。另外兩個拿著三角架和照相機的人肯定是攝影師。兩位新人在不同的方位照起婚紗照。我想起“五月新娘”的說法。
走到湖邊,看到對岸有一片明黃。走近一看,原來是很多被涂成明黃色的石頭,被擺成一個不規則的圖案。給人遐思,讓人冥想。這就是約克,讓人時時莫明驚奇。是誰把它們放在這里的呢?是不是藝術系學生的作品?因為他們常常在校園里擺出自己的設計。如果是,這些石頭有什么含義呢?如果不是,它們又是干什么用的呢?無從知道。
從湖邊漫步歸來可以到跟主教學樓通著的圖書館看電影錄像或光盤。約克大學的電影專業很出名。它的很多畢業生都在好萊塢發展;好萊塢的一些電影也到約克校園里取景。學校里有上萬的電影錄像帶光盤,以備學生們課下學習,上課時分析鑒賞。世界知名導演包括中國著名導演的電影這里都能找得到。秋季(九月初到十二月底)和冬季(一月初到四月底)學期讀書和工作都很忙,夏季比較輕松,正好可以看電影。借個電影看,既可以練英語又能增長電影方面的知識。不過看這里的電影并不輕松,因為大多是英文的,非英語的只能看字幕,不像用母語看電影那么舒服。再加上這里的電影都是電影史上的經典,藝術水平高,內涵深刻,發人深思,看得人很累。
看電影累了,就去喝杯咖啡。約克大學校園里有幾處加拿大連鎖店TIMHORTONS,每次走過都能聞到那股甜香甜香的味道。TIMHORTONS是加拿大一大特色,它的DOUBLEDOUBLE,意思是兩個糖,兩個牛奶已經載入英文字典。學生在課間休息時就買上一杯咖啡,買個甜點,找個地方坐下,聽著音樂臺的音樂看書或者看報紙。咖啡店里人聲、音樂聲混在一起。坐在那里往外看去,是一片露天地帶,愛吸煙的人可以在這里聊天看書。那里有幾棵枝繁葉茂的大樹,設有幾條長凳,幾張小桌,小桌四周的凳子和桌子是連體的,桌子上撐著涼傘,陽光灑下來,讓人懶洋洋的。
悠閑散淡的日子過得很快,轉眼到了夏末,草地里傳來一片蟲子的叫聲,預示著秋天的來臨。夏天的時候送走一批人,初秋的時候又迎來一批人,主教學樓里又會變得熙熙攘攘,人丁興旺。校園里又是迎新會又是校園音樂節好不熱鬧,咖啡店和商店的營業時間也延長了,給夏天一度安靜下來的校園增添了許多生機與活力。
(責編/孫厚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