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大會在巴黎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這個事情對于人類文明的重要性隨著時間的延續,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可持續發展是21世紀全球社會經濟發展的共同戰略目標,它直接關系到人類文明的延續。而《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通過,彰顯了人類在可持續發展問題上已經形成的共識。有關方面的統計表明,自2004年6月,全世界已有177個國家(地區)加入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組織,成為締約國,全世界共有754處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是人與自然共同創造的杰作,是人類從愚昧、無知逐步走向理性、睿智的見證。今天依然存在于地球上的,依然存在于文明之中的世界遺產,是人類共同的驕傲。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真實地感覺到,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給它的擁有者帶來了無限的自豪。申報世界遺產,以國際集體力量保護具有普遍杰出價值的文化與自然遺產,正在成為對文明遺產有著深刻認同的人們的一種追求。不是嗎,置身在一處世界遺產之中,你在享受、欣賞遺產帶來的震撼、愉悅的同時,一定也會被當地居民溢于言表的自豪所感動。
在今天,《世界遺產名錄》可以被看成人類文明的珍寶館,里面的珍寶琳瑯滿目,美不勝收。館內,被認定的存在于中國大地上的遺產共有29處,蜿蜒的萬里長城,布陣宏大的秦兵馬俑,象征皇權至高無上的明清故宮,風景如畫的黃龍自然保護區……它們在《世界遺產地圖集·中國卷》被詳盡列出,從而為我們認識和了解祖國悠久的歷史與美麗的河山,提供了一個窗口。閱讀《世界遺產地圖集?中國卷》,繼而邁開雙腳到現實存在中去感受書中向我們展示的世界遺產,去探尋人類文明發展的軌跡,去培養保護人類文明遺產的自覺。我想,這就是我們推薦這本書的初衷。
《世界遺產地圖集·中國卷》文字簡明,配圖精美,印裝考究,是一本內容形式都很不錯的讀物。為了使這樣一本書更廣泛地傳播,出版價格便宜的普及本,是我們給出版者的建議。
作者:杜越、高錫瑞
出版單位:中國地圖出版社
書評人:中華讀書報總編輯莊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