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的節奏中,日子似乎漸漸有了起色,可心情卻怎么也快樂不起來。沒完沒了的工作一直堆放在案頭,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整天疲于奔命,卻既沒升職,也沒加薪,增加的反面量失眠、抑郁,乃至對工作的厭倦和恐懼。
壓力太大了,應暫時放下工作,長出一口氣,抽出10分鐘的時間,學學“加減乘除”法,打開你的職場減壓閥。
法則一
早上,劉磊提前20分鐘來到了辦公室,心里盤算著:今天無論如何要把這個月的業績匯總弄出來,可不能再拖了,不能讓主任催著。
可是,劉磊剛坐到電腦旁開始做匯總表,主任便推門進來問他:“小劉你現在忙不忙?”劉磊猶豫了一下,說:“不算忙。”主任說:“那好,你把前10個月的招商引資分析情況弄出來,中午前給我。順便通知一下單位其他人和各下屬單位負責人,下午1:30開會。”劉磊一邊答應著,一邊把剛剛開了個頭的匯總表收起來開始做情況分析。
忙了兩個小時,總算把分析寫出來了,交到了主任那里。劉磊抬頭一看:已經10點半鐘多了,趕緊給各下屬單位打電話。這邊通知還沒完,就聽見主任在叫他,到主任室。主任拿著他的情況分析說:“這不行,太簡單,你回去好好改改。”劉磊回到辦公室下完通知,剛要拿起情況分析來修改,同事叫他一起到餐廳吃飯,他又急又煩,說:“我不去了,你給我捎點兒回來吧,”同事隨口說了一句:“你怎么整天忙得提溜轉,讓你辦公室的小張他們干一些不行嗎?”劉磊沒好氣地說:“領導安排給我的,我能怎么說。”
煎熬了整個一中午,總算把情況分析通過了。下午開會,主任總結了一年的成績,通報了今年的評優通知,并且說:“市級文明單位的申報材料讓小劉寫吧,小劉寫的還行,那個招商引資先進個人嘛,小劉,你也給他們寫寫吧,以前寫過的,再整理整理就行,他們也不會寫,怎么樣,小劉?”當著同事們的面,劉磊只好把到了嘴邊的話咽下去,說:“好的。”
開完會已經到了下班時間了,看著別的同事都輕松地哼著小曲準備下班,劉磊卻不得不為明天要交的評優材料和一拖再拖的匯總表而加班。他忽然覺得工作仿佛大山一樣,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減壓閥:“加”強與上司的溝通
任何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壓力過大時,應尋求上司的協助。坦誠地告訴上司自己的實際困難,不要默默無聞地把所有工作承擔下來。否則,你只會把自己弄得忙碌不堪,而其他人,尤其是上司,卻感受不到。你所作的努力也都會付諸東流,可謂得不償失。
法則二
李淼研究生畢業后,應聘到了煙臺的一家外貿公司。在公司里,看到文憑不如自己的眾位同事,想到招聘會上老總對自己的贊許和期望,李淼信心十足、豪情萬丈。他想,自己一定要干一番事業。
不久,李淼所在的小組通過洽談收到了一筆不小的訂單。在總結會上,老總特意表揚了幾位老同事,卻沒有提李淼。李淼很不服氣,他覺得在這次洽談中,自己才是起重要作用的靈魂人物。誰知,客戶的表現也讓他不怎么痛快,他們在聯系公司的時候,總喜歡找老業務員老王,還說他沉穩、扎實等等。這下李淼總算感到了壓力,他暗自咬緊牙關:一定要出人頭地!
由于公司的歐洲市場一直不景氣,李森主動請纓,承擔了針對歐洲客戶的市場開發。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李淼婉拒了經理給他加派人手的好意。經理只好囑咐說:“那你好好努力,有什么問題多向老業務員們請教。”李淼答應著,心想:我一定要一鳴驚人。
然而,接下來的工作并沒有李淼期望的那樣順利。由于他一心想發展大客戶,所以經常謝絕一些有合作意向的中小客戶。所以,三個月過去了,業務依然沒有什么起色。為此,經理不得不派了一個老業務員與李淼一起工作。
在老業務員的堅持下,他們在年底前完成了十幾筆業務,歐洲市場的業務也逐步紅火起來,在年終總結會上他們受到了公司的嘉獎。然而,李淼沒有感到一絲高興,內心反而充滿了懊惱和失望。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李淼經常覺得自己的目標是那么遙不可及,就像在爬一座永遠也爬不到頂峰的大山。
減壓閥:“減”少過高的期望
在職場中,自我角色定位和職業規劃目標設定都十分重要。學歷只能代表理論知識水平,而在短兵相接的職場,足夠的實戰經驗也是一個重要砝碼。須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短期目標,按部就班地提升自己。尤其對新人而言,要調整心態,不可急功近利,只有一點點超越自己,才能最終走向成功。
法則三
每天早上,薛彬只要一想到那做也做不完的工作就開始情緒低落。
清早,她照舊無精打采地走進了辦公室。看到備忘錄上密密麻麻的待辦事項,她長嘆了一口氣:“唉,為什么我的工作格外多。”昨天,因為沒有完成任務被主任批了一通,那嚴厲的聲音至今還回響在耳邊。
來不及多想了,薛彬開始和同事們一起整理辦公室環境,并對檔案目錄進行最后檢查,為上級部門的檢查做準備。正忙得不可開交,李科長風風火火地進來:“小薛,你做的檔案目錄怎么打印不出來?”薛彬正要到檔案室,忽然想起還要打電話定餐呢,又趕緊打電話。
正打電話的薛彬一眼看見了墻角放著的水果:“哎呀,水果怎么還沒洗!”一個分神,沒聽清楚對方說的話,正想再詢問一下,主任又叫她:“小薛,你到高速路口接接他們,他們找不到路了。”薛彬沒顧得上把工作交代一下,就匆匆忙忙地就往外走,心想:反正一會兒就回來了。
可倒霉的是,由于沒走同一條路,她沒接到上級來的檢查組,單位接待的事情也差點兒搞砸了,難怪主任對著薛彬大發雷霆。每天都在這些瑣碎的工作中忙得暈頭轉向,薛彬實在是苦惱極了。
減壓閥:制定上“乘”的工作流程
多數情況下,對工作進行有效的梳理、安排,是解決薛彬這種緊迫感的有效方法。你需要做的是,清理你的辦公桌面,歸類你的電腦桌面,為自己營造一個井井有條、心情舒暢的工作環境。然后按照工作的輕重緩急,制定出上“乘”的工作流程,從而避免總是忙于救火的緊張狀態。
法則四
這天一上班,韓東就看見公司門口圍了好多人,還以為出了什么事。到辦公室才知道,公司要招聘新人。同事間不由得議論起來:“聽說這次得招20多人吧。”韓東說:“哦,不少啊。”心想:來那么多人往哪里放啊,領導真是心中沒數。但忽然一個念頭一閃而過:是不是也會辭退一批?轉念一想,好像沒聽說這樣的消息,韓東便安慰自己不會的。
韓東的擔心并不是沒來由的,由于專業不對口,工作七八年了,他仍感覺有些力不從心,和科班出身的同事相比,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然而,就在下午給老總送資料的時候,韓東隱約聽到老總說了一句:“干得湊活的可以留下來察看一段時間,如果還是不長進,那當然不能要。”韓東忽然冒了一身冷汗,想不到自己的第六感覺如此準確:公司要裁人了。
回到辦公室,韓東怎么也靜不下心了,公司要減員,事先怎么一點兒風聲也沒聽到;如果自己被裁了,那可麻煩了,老婆還沒找到工作,房子的貸款還有20年,還有弟弟三年的大學學費,更不用說老爸老媽了,日子可怎么過啊?想到這一系列的后果,韓東覺得仿佛天要塌下來了。
此后的幾個星期,韓東總覺得有點兒惴惴不安,公司的平靜更讓他有種無名的恐懼,甚至覺得連領導看他的眼神都怪怪的。偶爾被退回幾份報表,韓東更是膽戰心驚,整天想的不是如何努力工作,而是何時會下崗。
這嚴重影響了他的工作乃至生活,簡直是心神不寧。誰知幾個月過去后,老員工一個也沒辭退。原來,當時老總那句話指的是即將試用的大學生,而不是老員工。
減壓閥:“除”去瞻前顧后的畏懼心理
事實上,任何一個人活著,都面臨著不可預知的風險。要應對這種壓力,首要的不是去揣測遙遠的將來,而是做好眼前的現實工作,集中你所有的智慧、熱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最好,不斷超越以前的自我,這才是應對風險的上上策,更會讓你在工作中逐漸擁有無所畏懼的魄力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