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慶黔江區調整干部中,該區衛生局一名副局長被免職。去年,這位副局長在秀山出差時,和一些干部一頓飯吃掉了9000元。黔江區紀委接到舉報后立案調查核實后,對這名副局長給予黨內警告處分。今年,黔江區對干部集體調整時,他被免去了衛生局主要領導職務。這是重慶市第一個因超標準接待,被處以黨內警告處分的處級干部,也是首名被免職的有超標接待處分記錄的處級干部。(《重慶晨報》3月11日)。
因為大吃大喝而摘掉官帽,乍一看這還真有點鐵腕治吏的味道,說明當地整頓公款吃喝是“動真格的”。不過,細細思量,這又叫人“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試問:這名副局長是因為一頓飯吃掉了9000元而丟官,那么,倘若他不是一頓飯吃掉9000元,而是每頓飯吃掉90元,100頓才吃掉9000元,他還會不會如此倒霉呢?
據黔江區紀委黨風辦負責人介紹,秀山是偏遠之地,物價水平并不高,該副局長一頓飯吃掉9000元,引起了極壞的影響。那么,換言之,假如這名副局長大人不是一頓飯就吃掉9000元,而是“細水長流”,多吃幾頓,則在有關部門看來影響就不會如此“極壞”,自然也就沒有必要采取“摘掉他的頂戴”這么嚴厲的措施了。可見,該副局長倒霉就在于他太囂張、太不懂得“細水長流”的道理,想“一口吃個胖子”,這才會引起公憤。顯然,如果照他這種吃法,納稅人繳納的民脂民膏再多,也會很快被吃空,這樣別的官員們想吃都沒得吃了,能不恨他?“摘掉他的頂戴”其實已經是很輕的了,沒有因此判他個揮霍公款、貪污腐敗,已經算是開恩了。
其實,一頓飯吃掉9000元固然實在囂張、實在可惡、實在該嚴懲,但更多的官員平時采取的是“積少成多”法,每頓飯至多報銷那么幾元錢、10元錢,很不起眼,別說有關部門精力有限懶得來查,就是查到了也夠不上給個處分。然而,這樣做的危害,比起這位副局長大人一頓飯吃掉9000元的張揚行為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多吃幾頓,別說區區9000元,就是90000元,900000元,那也是扔進水里還不讓群眾聽個響兒。事實上,全國一年公款吃喝掉3000個億,但因為公款吃喝而丟官的少之又少,試問中間有多少就是這樣不聲不響被吃去的?如今有些官員怕抓,并不把錢往家里拿,而是采取“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的辦法,把公款、贓款吃光用光,大吃大喝也怕抓,于是就一天吃一點、一頓多一點,這樣無驚無險,最是逍遙。而所謂“千里長堤,潰于蟻穴”,國家的財政大壩就是這樣被一點點掏空的。
據說在有的地方,由于民主監督發揚得好,官員們要靠公眾給選票才能掌權,因此就格外謹小慎微,連多花掉1元錢都有可能被發現,一旦公之于眾,該官員就得自動地“摘去頂戴”,用不著再等上級部門來發話。這樣的地方到底有沒有,是不是虛構的“世外桃源”,筆者沒有調查,因此沒有發言權。但是,“滴水穿石”,假如一個官員平時可以毫無風險地貪污、浪費1元錢,那么他就完全有機會貪污、浪費1000個、10000個、100000個1元錢;反之,假如民主監督約束機制足夠健全,財政足夠透明,納稅人對政府的錢袋子能夠有實際的控制能力,官員們想多花1元錢都困難重重,要冒“摘去頂戴”的風險,那么,一頓飯吃掉9000元的膽量也就難以養成了。
(責編/孫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