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創軟件像一條紐帶,把我們緊緊地連在了一起。”現任里賈納大學信息服務中心主任和中創加拿大軟件服務有限公司總裁萊銳·賽姆斯(LarryR.Symes)提到中創軟件及其董事長兼總裁景新海時,不無感慨地說。自從1983年來中國,萊銳·賽姆斯已經是十幾次踏上中國的土地了。對中創軟件,對中國軟件業的發展歷程,萊銳·賽姆斯無疑是最好的見證人。
萊銳·賽姆斯與景新海先生最早相識在加拿大。當時的景新海還只是里賈納大學的一名留學生。他沒想到自己的學生景新海后來會這么出名。說起第一次見到景新海時的情景,他至今仍記憶猶新“那是1982年,在一次計算機科學課上,我正在布置作業,人多數學生要求延長交作業的時間,但是景新海沒有。他不但按時交上了作業,而且做得很出色。”在他看來,來自中國的景新海,那時候就顯得與眾不同。他不僅是個優秀的學生,而且能很快地融入當地的生活;“在加拿大,人們會將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擺在車庫前賣掉;賣東西的過程便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過程。景新海就利用周末的時間,從一個車庫到另一個車庫,鍛煉自己的溝通能力:他精力旺盛,非常聰明。他能看到別人沒看到的東西,而且勇于嘗試:知道他—定會有所作為,只是沒想到他能做到這么大:”萊銳·賽姆斯笑著說。
1984年,景新海從加拿大留學歸來,出任山東省科學院計算機研究所所長。1991年,景新海帶領著十幾個人出來創立了山創軟件。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創軟件已經在國內金融、交通、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電視媒體等領域成為主要的信息化服務商,提供IT應用咨詢、全面解決方案、行業應用軟件和系統集成服務。
隨著中創軟件的發展,萊銳·賽姆斯和景新海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頻繁,他們從師生到朋友,現在更成了事業上的合作伙伴。
萊銳·賽姆斯說,中國擁有全世界素質最高的人才,有非常具有競爭優勢的資本,還有人力資源的競爭優勢,這是其他國家比不上的。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地快速發展,企業信息化的需求強勁增長,中國軟件的增長速度會遠遠高于國際的速度。比起國外的軟件公司,中國的軟件業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有后發優勢;以電腦硬件為例,十幾年前,中國大多依賴進門,而現在反而是加拿大從中國進口硬件,這種發展速度,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中國加入WTO后,軟件企業面對更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對山國軟件企業而言,軟件外包是走向國際化的一個絕好機會,已有為數不少的山國企業借此打入國際市場。
中創軟件實施“國際化共享戰略”,不斷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知識、管理方法以及人才,走國際化道路,迎接國外企業的挑戰:萊銳·賽姆斯說,“國際化共享戰略”使山創軟件在知識、技術、管理和機制等方面迅速與國際接軌,加速了中創軟件的國際化進程。現在,中創軟件已在美國洛杉磯設立辦事處,研究國際軟件產業發展動態和技術發展趨勢,并成功地完成了美國公司關于圖形處理方面的項目。同時中創軟件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都有具備相當規模的軟件開發隊伍,在當地開發的自主品牌軟件產品已經進入所在國市場。不僅如此,中創軟件還一直和許多著名國際軟件公司保持業務上的合作關系,這使他們能及時接觸到最先進的軟件技術,在國內同行業中保持領先。
在他看來,齊全的基礎設施和穩定的產業政策,是山東軟件行業快速發展的關鍵、尤其近年來,山東制定了建成全國信息產業大省的戰略目標,確立了濟南、青島、煙臺、威海四個城市為大力發展信息產業的主要城市。濟南成為發展軟件產業的重點城市。山東軟件園區建設業取得很大成績。全省有10家具備一定規模的軟件園區,其中齊魯軟件園被列為國家十一大重點軟件產業基地之一。青島軟件園被授予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稱號。濟南、青島、煙臺、威海等市的軟件產品出門都比以往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
隨著對中國了解的加深,萊銳·賽姆斯也越發熱愛這個國家。這里的古老建筑、悠久歷史和美麗風光令他著迷。“1983年我第—次去故宮,至今已經去過四次,每一次都有新的發現。來到中創軟件,同樣會有這種感覺,而且非常強烈。目前,中創加拿大軟件公司已經步入正軌,許多外包項目正在洽談之中。我們的目標,是把中創軟件打造成北美有影響力的軟件品牌。”萊銳·賽姆斯對此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