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是幸運的,因為他選擇了中國書法藝術(shù)作為生命的旅伴。
我因幼年受家父的影響極愛書法藝術(shù),如今非常喜歡與書法界人士交往,在我交往的書法家之中,向海屬于中年書法家,雖然還沒有一些老書法家的名氣大,但向海是專門攻讀書法的大學生,是目前活躍著的書法家。他的老師乃歐陽中石先生且與之關(guān)系密切,凡先生來魯皆由向海侍奉左右,足見師徒情誼之厚。
向海待人親和,不矜不伐,性格厚道,愛交朋友,大家聊天他不喧賓奪主,其甘言美語總會讓人心暖意融。所以他的辦公室里常常是人如穿梭接踵而至。當然包含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士。這種廣納寬匯的胸懷也正是向海人品之一面。
字是符號,是傳播工具。由認字到寫字再到寫好字直至書法家,不僅需要的是過程,而且還需要其他許多重要因素。有人一輩子在寫毛筆字但不能因此說他就是書法家。書法作品是一個大文化的反映,表現(xiàn)的是修養(yǎng),體現(xiàn)的是品格,展現(xiàn)的是人之生命歷程中社會知識、實踐經(jīng)驗,人生體味的積淀。書法作品直接反映作者的審美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它同所有的藝術(shù)一樣——是藝術(shù)家用心血和真情釀制的美酒。故而有字如其人,文如其人,文品即人品的說法。評價一位書法家固然評價他的字書寫的如何很重要,但還要評價他所書寫的內(nèi)容。因為內(nèi)容反映思想,反映愛好,反映品格,反映他關(guān)注什么。如果我們注意—下先輩大帥以及啟功、歐陽先生的詩書和文章,無不情系家同、心懷眾生,體現(xiàn)著高尚的精神世界。這不僅讓我們學到了先輩們書法中所表現(xiàn)出的藝術(shù)技巧,更寶貴的是從先生們的詩書文章中獲得了如何做人的準則和如何處世的道理,其益非淺,遠遠超過我們習字的收益。我與向海多次交流,喬得山師長們一再強調(diào)所讀所摹作品的作者,人格皆非凡夫俗子,品德均屬修養(yǎng)楷模。這使我們悟到習字固然要注重品書,更重要的則是注重書品,品格高的法書不僅教你學到習書之法,還會教你學到做人之道。
如今許多人說起書法家都標有潤格,討要墨寶不付潤格很難辦到。不知何故我卻少有此難。而我所知歷代書家才子以寫字的潤格為上或以此致富者實在不多。倒是常用其字接濟一些度日艱難的孤苦之人,說明他們并不把孔方兄崇為至尊,更看重自身的高潔品德。經(jīng)濟社會講經(jīng)濟這是自然的,書法家確實辛苦,得到報酬理所應(yīng)當,但是不至于如傳說的那樣吧。在我交往的書法家中不僅未遇此事而且人情味很足,往往是急人之難隨求隨得。我看向海也做到了這一點,許多人在他那里拿字可以不留什么紅包,或者不按什么潤格。我想,盡管在經(jīng)濟社會里,品格與潤格對于藝術(shù)家來說,當然是品格比潤格重要為好!
習練書法是枯燥且辛苦的事情。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發(fā)現(xiàn)了向海每每周六周日,整天都在書房認真習字、創(chuàng)作。他不僅苦學而且善學,記得獲得啟功先生書畫集不久,他在筆力、結(jié)字方面很快就汲取了啟功先生的某些特點。再看他的繪畫雖然是半路出家,卻是苦練不輟孜孜以求,近年的提高突飛猛進口新月開,已是步步蓮花,漸入佳境,讓人十分驚喜。
向海樸實,首先他為人樸實。朋友來訪留餐從不講排場擺闊氣鋪張浪費,往往是路邊小店吃幾樣家常菜而已,給人的感覺是親切自然實實在在。哪位朋友若需幫助,他多是主動默默去做,做好了也不張揚夸功。向海為人樸實他的字也樸實。雖然他懂得藝術(shù)不法???,還要博覽眾長,而且也作些創(chuàng)新的嘗試,然而始終不舍傳統(tǒng)。他深知那是源頭活水,不竭涌泉,深知基本功與法度的重要。所以,他緊步其師歐陽先生之路一步一步扎扎實實??匆豢聪蚝D秦S滿厚潤、踏實無華的大字不正如他的形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