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個“五·一”黃金周剛熱熱鬧鬧過去了,可能很多人剛從長假的狀態中調整過來,國家相關部門的統計數字已經接連發布了。今年“五·一”黃金周的經濟效益又有新增長,除了旅游業、餐飲、零售、汽車、房地產、手機以外,又出現了一些新的消費熱點,比如汽車救援、網上商城等,淘書、買書、培訓也在一些地區蔚為新風。各方面的統計結果頻頻報喜,比如婚慶,僅上海就有3萬對新人舉行婚禮,平均每個婚禮花費也在10萬元左右,這樣算下來就有30億;在北京,平均每天也有1000個婚禮舉辦,平均每個婚禮的花費也在7萬以上,7天粗略統計下來也要消費近5億。僅婚慶一項,兩個大城市總體消費約35億,還不算全國其他地區。消費增加了,商家獲利了,自然喜上眉梢。但是,這樣的消費真“值”嗎?當然,結婚是“一輩子就一回的事”,多花點錢也容易理解,但是反觀“五·一”黃金周2780億元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其中多少錢是花在真正有意義的地方了?在這些消費熱點中,除了吃喝玩樂物質享受以外,真正能提高生活品質的有多少?
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了,我們人民的生活富裕了,這是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很多國人能夠出境旅游,這在很多印度人眼里是只有“有錢人”才能做的事,更別說很多國人出境購物的“大方程度”讓西方國家“瞠目結舌”了,中國人真有錢!我們真的有錢嗎?去年年底全國工商聯公布了一組調研數據,2004年度,中國企業500強包括國有及國有控股、集體、私營及外商企業平均以后的人均營收是57.87萬元,民營企業500強人均營收62.98萬元,而世界500強企業是290.03萬元。對比產值再看人均收入,國企和民企500強企業的員工人均收入占人均營收的10%左右,世界500強企業員工的人均收入水平會比國企及民企500強略高一些,但占人均營收的比率不會超過5%。得出的結論是,我們的員工收入沒有人家多,我們的企業經濟實力更沒有人家強,各方面綜合下來,我們的國家沒有人家的國家發達。可見,現階段的消費形態和我們的經濟形態不相符。也許有人會講,等我們有錢以后這樣消費就可以了!前兩天,偶然看到關于比爾·蓋茨吝嗇的報道,講他會為12美元的停車位超值收費而將車轉存他處,講他愛穿的衣服只是其他明星洗一次衣服的價錢。并非因為他是世界首富,他的行為才值得肯定,而是因為他對財富的態度反映了正確的生活觀:“一個人只要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錢,他才能做到事業有成、生活幸福。”其實,這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只是現在很多人一談起勤勞、艱苦奮斗,就認為那是和貧窮聯系在一起的。事實上,我們的國家、企業、個人都還需要艱苦奮斗,不僅現在需要,就是將來,即使我們達到甚至超過了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還需要艱苦奮斗!因為財富不是決定我們的生活品質、生存狀態的唯一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