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針和線一直互相合作,穿針引線,縫衣繡花,在裁縫和繡女的手中它們穿梭自如配合默契,織出了漂亮的衣服,繡出了精美的圖案,受到了人們的贊嘆。然而不斷的贊嘆使它們的內心產生了不平衡,它們都希望能獨占人們的表揚。
針對線充滿了鄙夷:“沒有我為你開辟道路、鉆孔打洞,你能留在這美麗的布上、變成優美的花朵嗎?”五光十色的七彩線段也同樣厭棄那堅硬無比、毫不靈活的針:“在彩布上形成各種形狀圖案的是我,你有什么功勞!”于是,針和線失去了原有的合作。
以后的日子里,針和線時常打架,弄得線斷針折。刺繡時,針常常擾亂線的脈路,將線打成許多死結;而線也不甘示弱,總是拖針的后腿,阻止針前進,以至有時還將繡女的手刺破。無奈的繡女只有將它們分開。針和線都認為自己大展宏圖的機會終于來了,它們都想靠自己織出一條令人嘆為觀止的彩錦來。
可是當它們試圖施展自己的的本領時,終于發現了自己的錯誤和愚昧。
沒有了線的針總是勞而無功,無論它怎樣小心地鉆孔,回過頭來卻發現在布上除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孔,什么也沒有留下;而沒有了針的線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它軟弱的身軀敵不過那密密匝匝的布,到頭來卻將自己弄得癱軟成一團。它們都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因而更懷念大家在一起的歡樂時光。
它們哀求繡女把它們重新放在一起,繡女答應了。于是它們又開始了井然有序的合作,繡女穿針引線,一個個精美絕倫的圖案或花朵又呈現在人們的眼前。在成功面前,它們會心地笑笑,說:“因為我們倆是個整體,我們誰也離不開誰。”
【滿分揭秘】
這篇作文以“互相合作”的立意為突破口,通過“針”和“線”由合作到分開再到合作的故事,告訴我們合作的重要性。由于作者巧妙地變“大”成“小”,化“虛”為“實”,所以能夠具體形象而又生動別致地表現材料的主旨。這樣的文章獲得高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考題回放】
有人說,“人”字是一撇一捺,你是那一撇,我是那一捺,要兩個人才能寫成。如果人人光想著自己的那一撇或那一捺,那么“人”字永遠也組合不到一起。
請你根據上面的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供稿/點評:江蘇省吳江市南麻中學 王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