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靜脈炎;云南白藥;地塞米松;外敷
文章編號:1003-1383(2006)03-0332-02
中圖分類號:R 543.6文獻標識碼:B
近年來,PICC(經外周靜脈穿刺至中心靜脈置管)以穿刺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少、操作簡單安全、不需要局麻、不需要縫針固定等優點在臨床上得以廣泛推廣應用。但由于導管對靜脈的機械性刺激,仍有部分患者引起靜脈炎。我科于2002年12月至2005年8月應用云南白藥加地塞米松外敷治療PICC所致靜脈炎,取得十分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本組40例中,男16例,女24例,年齡最小19歲,最大75歲,平均43歲,其中乳腺癌14例,肺癌9例,直腸癌5例,鼻咽癌6例,淋巴瘤4例,胸腺瘤2例。均為腫瘤病人行PICC所致靜脈炎。靜脈炎評價參照WHO標準:0度:無不良反應;Ⅰ度:沿靜脈走向疼痛<2 d;Ⅱ度:疼痛3~5 d和(或)紅腫、水泡;Ⅲ度:疼痛>5 d和(或)紅腫或水泡;Ⅳ度:疼痛不能耐受而停藥。按發生靜脈炎先后順序將40例患者分為兩組,單數為實驗組(20例),雙數為對照組(20例),實驗組和對照組Ⅰ度、Ⅱ度、Ⅲ度靜脈炎例數均分別為13例、5例、2例,兩組一般情況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2.治療方法外敷前均用75%酒精涂擦局部。對照組用50%硫酸鎂溶液浸濕紗布濕敷于病變部位,外覆塑料薄膜;實驗組用云南白藥加地塞米松針劑調成糊狀物外敷于病變部位,外覆塑料薄膜,兩組治療均為每日4次,每次2 h。2天為1個療程,共3個療程。
3.統計學方法數據的統計學分析用SPSS10.0軟件對資料進行χ2檢驗。
結果
1.療效評定顯效:2 h內疼痛消失,24 h內局部紅腫消退;有效:2 h內疼痛減輕,24 h內疼痛消失,局部紅腫程度減輕;無效:2 h內疼痛未減輕或加重,24 h局部紅腫程度未減輕。
2.治療效果實驗組20例中,顯效17例,有效3例,總有效率100%;對照組20例中,顯效6例,有效8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7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χ2=4.90,P<0.05,實驗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1。
討論
1.PICC的利與弊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四大手段之一,但目前化療藥物口服種類少,靜脈是藥物攝入的一個主要途徑[1]。化療藥物的化學性刺激常使外周血管滲透性增加、血管內壁增厚、血管變硬、呈條索狀,較難順利完成各階段的化療。隨著導管材料的改進,近年來,PICC技術開始在國內應用于臨床,與CVC相比具有并發癥少、靜脈留置時間長、穿刺技術易掌握、易護理的特點[2]。PICC解決了外周靜脈化療及CVC置管所帶來的并發癥,但PICC管道的置入也有機械刺激的作用,靜脈炎是PICC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發生率為2.6%~9.7%[3],臨床表現為紅、腫、疼痛及靜脈條索性改變或觸及硬結。
2.硫酸鎂濕敷的局限性以往應用50%硫酸鎂濕敷治療靜脈炎,主要是利用硫酸鎂的高滲作用,以促進靜脈炎局部組織水腫的消退而達到止痛的目的[4],但見效慢,療效差,對Ⅲ度以上的病變部位效果不理想。
3.云南白藥和地塞米松針劑調和外敷的優勢云南白藥組方由三七、冰片、麝香、重樓、草烏等制成,具有消腫鎮痛、活血化瘀、消炎消腫作用。實驗證明:生三七、三七水浸液對透明質酸酶、組胺等引起的大鼠皮內色素溢出和松節油刺激皮膚致小鼠局部色素溢出有明顯抑制作用。對棉球、甲醛、右旋糖酐等多種致炎劑刺激造成的急、慢性大小鼠炎癥模型有明顯抑制作用??寡讬C制研究表明,與抑制血管通透性的直接作用有關[5]。外涂前用75%酒精擦局部,主要是由于酒精促進血管擴張,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加快藥物吸收和彌散。外覆蓋塑料薄膜將云南白藥與地塞米松糊狀物包裹能鎖住皮膚蒸發的水分,避免藥物干燥難以吸收,而用75%酒精將云南白藥調成糊狀[6]外涂于患處,酒精易于揮發,這種糊狀物粘性極差,極易干燥,與皮膚接觸不良,應用不方便。地塞米松為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有強大的抗炎作用,能對抗各種原因如物理、化學、生物、免疫等所引起的炎癥。在炎癥早期可減輕滲出、水腫、毛細血管擴張、白細胞浸潤及吞噬反應,從而改善紅、腫、熱、痛等癥狀;在后期可抑制毛細血管和纖維母細胞的增生,延緩肉芽組織生成,防止粘連及瘢痕形成,減輕后遺癥[7]。本組觀察結果表明云南白藥加地塞米松外敷作用明顯優于50%硫酸鎂濕敷。因此,該治療方案取材方便,方法簡單,經濟易行,無毒副作用,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朱建霞.抗腫瘤藥物滲漏損傷的治療與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1997,13(4):191.
[2]黃鳳形,黃芳艷,韋桂源,等.PICC插管與CVC插管在急性腦血管病患者中應用的比較[J].右江醫學,2005,33(5 ): 468.
[3]付春華,趙雁.靜脈輸入硫酸鎂預防諾維苯所致靜脈炎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11):816.
[4]莫順光.黃連黃柏和硼酸濕敷治療局部藥物滲漏的療效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1995,(1):38.
[5]苗明三.法定中藥藥理與臨床[M].第1版.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8,52.
[6]翟紅巖,曹艷艷.三種原因引起的靜脈炎采用不同治療方法的探討[J].MODERN NURSING2003,(9):226.
[7]江明性.藥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252-295.
(收稿日期:2006-03-23修回日期:2006-05-22)
(編輯:潘明志)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