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風文學社主辦
憶 李 白
高三(16)班湯猛猛
從“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我看到了你的凌云壯志;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看到了你的飄逸奔放;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我看到了你的自信豪邁;從“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我看到了你的錚錚傲骨。
你有遠大的抱負。你自幼飽讀詩書,崇尚游俠,渴望“文能定國,武能安邦”。因此,當你被詔入京城時,你欣喜若狂,自以為可以大展才華,報效朝廷。可你不知官場的勾心斗角、爾虞我詐,在奸臣的陷害、傾軋下,你一再被貶,報國無門。
你有一副不屈的傲骨。你滿腹才華,卻也因此灑脫不羈。在唐玄宗命你作詩時,你敢讓貴妃為你磨墨,你敢讓高力士為你脫靴。你不畏權勢,寧可辭官,也不摧眉折腰,你的傲骨決定了你不可能施展自己的才華,做高官,享厚祿;但你卻因之為后世留下了無數精彩絕倫的詩篇。
你是一個重朋友的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是你對朋友真摯的情感流露;“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是你與孟浩然的歡快話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這是你為王昌齡遠離的無限傷感。你與賀知章、杜甫均相交甚深。朋友是你排遣憂愁、傾訴心聲的對象,你把他們看得很重。
你難以擺脫抑郁之情。“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你驅散不了被遷謫、遭排擠的痛苦。縱情山水以自娛是你消愁的方式,狂飲高歌是你消愁的手段,但它們又怎排遣得了你報國無門、窮困不得志的抑郁寡歡?你的愁也為后世留下了千古傳誦、經久不衰的杰作,讓后世的人通過你的詩看到了一顆奔放豪邁卻掩抑不住抑郁之情的心靈。
詩仙——只有你才敢當此封號,也只有你能當此封號。你用遠大的抱負、不屈的傲骨、真摯的情感、排遣不散的抑郁向后人展現了一個飄逸豪放、灑脫不羈的靈魂,還有無數不朽的華美篇章。
飄逸的青蓮,永遠的詩仙!
【點評】本文優點是思路清晰。文章從四個方面——遠大的抱負、不屈的傲骨、重情重義、抑郁不得志,展開敘述,敘議結合,議中含情,增加了文章的感人力量。開頭尤其很精彩,連串的詩句引用構成氣勢磅礴的排比,給讀者留下強烈的印象。
(點評老師:季運花)
盛開的青蓮
高二(2)班孫赫
你從遙遠的中亞碎葉城走來,大筆一揮,錦繡了詩壇的半個河山。從此,歷史定格了一朵盛開不敗的青蓮,千秋萬代,星空中都閃耀著你的名字——李白。
“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當年,聲名未振的你憑一首《蜀道難》令詩壇前輩賀知章嘆為觀止,“謫仙人”之號從此流傳。胸懷治國平天下之志,年輕氣盛的你以一身才氣輕松敲開翰林院的大門,于是你仰天大笑:“我輩豈是蓬蒿人!”然而,官場傾軋的旋渦將你的夢想卷得粉碎,貴妃捧硯,力士脫靴……這一切“大不敬”的罪名,帶給你“賜金放還,不得入京”的詔令,你又能奈之若何?
君不見,屈原被逐后,“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子美遭貶后,“懶朝真與世相違”。而你只是瀟灑地揮揮手,“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一身正氣、一根傲骨鑄就了你與眾不同的品格。于是你跨上白鹿,開始了大半生的旅行。
你說,行路難,可是你一直在走,也許是那傲世獨立的氣質在支持著你,去尋找精神家園。“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而你深深思戀的,或許不是那遙遠的碎葉城,而是同樣灑脫的精神共鳴。“一生好入名山游”,你就這樣將才情灑遍了九州山水,沾溉了千秋子孫。你恰似天馬行空,飄然而來,悠然而去,大有不可羈勒之勢。——“詩仙”之號,舍子其誰?
漫游在亦人亦仙的詩境之中,但你又絕非不食人間煙火的局外人。你的灑脫,不似陶潛的棄世獨居;你的狂放,又不像阮籍的窮途之哭。安史之亂給你的心靈蒙上了陰影,你在“飄拂升天行”時不忘“俯視洛陽川”,那“流血涂野草”的慘狀令你心如刀絞。于是你毅然從軍,正如當年離京時一般決然,一般坦然。試問詩壇,有誰能把蓋世的才情、灑脫的豪情、愛國的熱情融于一身,自然天成?——惟有你,李太白。
峭厲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激流匯成了湖。攜著酒與詩,你靈動了整個盛唐。浪漫的詩意使你的離去也成了永久的神話——那湛湛清波中的一輪明月,為你的生命打下了一個玄而又玄的句點。你縱身一躍,是否回到了你望月而思的故鄉?
你的才情是一道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你的氣質是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牡丹太俗,玫瑰過艷,傲世獨立的你,永遠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蓮。
【點評】為文開篇當以奇句奪目,讓人一見而驚。本篇習作者深諳此理,開篇精彩。全篇文氣通暢,前后照應,結構緊湊,渾然一體。語言表達也頗見功力,清麗、灑脫,個別語句富有詩一般的意境,尤其是把李白的詩句、生活典故巧妙、自然地融合到行文之中,為己所用,能夠看出習作者有著較為豐厚的文學文化素養。
(點評老師:魏書勝)
借,得神奇
高三(6)班周晶
紫藤蘿和牽牛花,沒有挺拔的軀干,卻憑借枯樹和籬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麗;籬笆和枯樹,本無美景可言,卻憑借牽牛花和紫藤蘿,成就了一道道風景。
世間萬物向我們昭示:借,化腐朽為神奇,化丑陋為美麗,讓美麗更加流光溢彩!
蒼鷹借天空的廣袤,盡顯矯健風姿。
蒼松借大山的險峻,盡顯虬枝鐵干。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無奇。然而大漠中如此一灣,風沙中如此一靜,沙漠借得水的靜美,水借得沙漠的廣闊,才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機巧,讓人心醉情馳,不由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月光如水水如天”,水的輕盈載動著月亮的澤輝,月兒則賦予了水最美麗的妝容。
“暖風曛得游人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多少遷客騷人,借西湖敘盡情思,暢意抒懷;也因為西湖,他們美麗的詩句方才流入后人心中。還有那條不安分的白蛇,借得西湖,讓一段離奇的愛情故事流傳。然而西湖借得它們,為自己更添了美麗,更添了些許神秘。
崔顥走進黃鶴樓,便有了“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的空曠;范仲淹走進岳陽樓,便有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感嘆;陳子昂登上幽洲臺,便有了“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悲愴;李白登上鳳凰臺,便有了“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王勃走進滕王閣,便有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贊嘆。
多情的詩人見物生情,借物抒情,于是人物相容,發出耀眼的光芒,呈現于歷史的長空,永不消逝。
……
借,得美麗!
借,得神奇!
【點評】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散文,文章從紫藤蘿和牽牛花寫起,形象優美,引人入勝。然后簡潔入題,中心突出。文章采用了散文觸景——拓境——凌境的方式,語言優美,文氣貫通,一氣呵成,不滯澀,不拖沓,簡潔,流暢,讓人頓生行云流水之感。
(點評老師:時均琪)
永遠的先生
高三(12)班黨國峻
如果你問我最敬仰的作家是誰,魯迅!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而且就算再過幾十年,這個答案也不會變……
——寫在前面
本是一個富家子弟,卻遭遇了家道中衰的突變;本可有一個讀書求功名的傳統人生,卻生在了一個社會驟變的時代;本可憑著“海歸”醫師的招牌安穩一生,卻毅然選擇了從文救國的道路;本可抖抖衣袖飄然而去,卻給后人留下了無盡的精神財富;本……
再多的“本”也只能造就一個庸才,只一個“卻”就可成就一座高峰!
先生,我只能這樣稱呼您,我想每個中國人都會愿意這樣稱呼您。在那個黑暗動蕩的年代,先生是第一個從“鐵屋子”中醒來的人。“夢醒了卻無路可走,也許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先生卻沒有在無路可走的面前低頭。“世間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先生自愿做那第一個開拓者,您開始“吶喊”,您要用自己的心來喚醒每一個昏醒的人,要用自己的筆,挑起整個民族的脊梁!
您,做到了。我們看到了“新文學”中那個奔走呼喊的身影,看到了“語絲”里那盞長燃不滅的燈——您點燃了文學革命之火,點亮了國人民主革命之路!
先生也曾“彷徨”過。面對那個人吃人的社會,先生只能借“狂人”之口啜泣;面對那一個個身處水深火熱卻還怡然自樂的“阿Q”先生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面對一個個成了反動者槍下亡魂的仁人志士,先生獨自一人在深夜里黯然傷神……
雖有“彷徨”,但先生從未放棄過。“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先生就是真正的勇士,骨頭最硬的中國人,在沉默中爆發的“地火”。任何困難在先生面前都會被熔化。
先生雖然已經逝去,但您所代表的“民族魂”必將延續不衰;您的無畏的精神,必將被人們星火傳承;您的“我以我血薦軒轅”的真情,必將感動每一個后人;您的“橫眉冷對千夫子,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愛憎,必將指引我們每一代人不斷向前!
【點評】本文突出的特色就是感情真摯、飽滿而深沉。作者用流暢的文筆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對魯迅先生的贊美、景仰之情。行文過程中,或長句或短句,或整句或散句,句式參差多變,靈活多樣。或排比或比喻,或引用或對比,修辭豐富多彩,運用得當。這就使語言表達生動形象,語勢強烈,抒情性強。表現出作者較高的駕馭語言的能力。
(點評老師:牟召云)
別忘了那扇窗
高一(5)班張曉龍
面前的大門呼地一聲關上了。
不!這怎么可能?我歷盡千辛萬苦,跋山涉水,就是為了找到這座殿堂——據說,這里有一種教人應對挫折的秘方。可是,就當我來到門前之時,它竟將我拒之門外!
突如其來的挫折使我暈頭轉向。我氣惱,我憤恨,不知道生活還有什么意義。我在門外漫無目的地轉悠,甚至想到了死。不知不覺間,我來到一扇小窗前。隨手一推,卻只見——
明月清風,鳥語花香。李太白在對月獨酌。我貿然發問了:“先生有治國平天下之志,奉詔入京,竟遭權貴排擠而被放逐,為何還有如此雅興?”“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舉酒一飲而盡,說:“這次挫折,使我看清了朝廷污濁的本質,是非之地焉可久留?在宮中,君王只要我寫‘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艷句,我的抱負怎得施展?‘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經過這次挫折,我重新明確了人生方向,誰說這不是一次教育呢?那些遭到一點打擊就抬不起頭的人,我不屑與之為伍!”我喏喏連聲,已經明白了許多。剛一轉身,先前的一切俱已不見,卻又是——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蘇東坡在把酒臨風,“大江東去,浪淘盡——”在他詩興正濃之際,我大著膽子插了一句:“想必先生很苦悶吧?”“苦悶?”他笑了一下,“以前是有的。我因莫須有的‘烏臺詩案’被貶黃州,遭盡白眼,甚至差點丟了性命,怎能不惱恨?然而,這滾滾江水告訴我,遭遇挫折后,傷心消沉是沒有用的。人生苦短,哪有太多的時間去悲嘆!只有重振旗鼓,笑對挫折,才能找到新的希望。”我重重地點點頭,想起自己面對挫折的態度,不免自慚形穢。
先哲的話還在我耳邊縈繞,忽見一道神秘的天光傾瀉而下。去再次看了看那扇拒我于外的大門,只見上面刻著:“挫折,是天才的洗禮之水,弱者的無底深淵。”哦,我明白了,面對挫折,要勇敢地抬起頭,尋找新的方向。原來這就是我要找的秘方!
面對挫折,我們不必在緊閉的大門前哭泣徘徊。擦干淚,挺起胸,尋找新的路徑,克服它,戰勝它。別忘了,上帝在關上一扇門時,會給你留下一扇開向清風明月的窗。
【點評】本文作者開篇不凡,自己去尋找應對挫折的方法,想不到迎頭就來了個挫折,怎么辦?憤恨、氣惱甚至感到生活沒有意義,欲揚先抑。接著,峰回路轉,一扇窗在讀者面前打開,李白來告訴作者怎樣對待挫折,蘇軾來告訴作者怎樣對待挫折,形象生動,含蓄蘊藉,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對待挫折的態度。文章語言優美,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點評老師:米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