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當代黨員》已經有20多年了。1981年的一天,我在一個黨員朋友家里玩,偶爾看到了一本《重慶支部生活》雜志,我一讀就被吸引了。從此,我每月都要到單位找這本雜志看。就是這本只有32開本的雜志,成為我的人生伴侶,使我從一個普通群眾成長為一名黨員,又從一名普通黨員成長為黨的基層干部。20多年來,我的每一個進步,都與這本雜志的指引、教育分不開。1989年,我在梁平縣工作期間,一位編輯到縣委宣傳部約稿,我寫了一篇題目為《赤誠送迎萬家客》的通訊稿,刊登在1989年第3期《重慶支部生活》上,從此以后,我對這本雜志的感情就更深了。
1990年,《重慶支部生活》更名為《當代黨員》,從32開本改為16開本,版面大了,內容更豐富了,使我在其中受到了更大的教育,我不僅堅持期期看,篇篇讀,而且以《當代黨員》宣傳報道的先進人物為榜樣,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盡管現在退休了,我仍然堅持讀《當代黨員》,活到老、學到老,直到終身。
長壽區鳳城輕化路城南大廈B單元三樓二號 張世成
編者:
老讀者張世成的來信,讓編者深受感動。張世成讀者是個有心人,他閱讀本刊的經歷和感受,引起了編者的共鳴。本刊原名《重慶支部生活》,創辦于1958年,1960年自然災害時期停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復刊,1990年更為現名,并被確定為中共重慶市委機關刊物。到今年12月,《當代黨員》就要出滿300期了。復刊25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在無數像張世成這樣的熱心讀者的厚愛下,本刊才走到今天。今后,我們將更加努力,絕不辜負讀者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