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三大工程”助推新農村建設
“黨員素質工程”。北碚區最近組織新農村建設專題講座12場,科技講座26場,典型宣講12人次,參加實用技術專題學習培訓11617人次,提高農村黨員干部的素質和本領。
“黨群連心工程”。以“聯三戶”活動為載體,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全區119個建制村黨組織都開辟了黨群連心墻,建立骨干黨員中心戶、致富能人中心戶各2300多戶,開展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授實用技術、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困難等活動1.6萬余次。
“增收致富工程”。各級黨組織積極幫助有條件的黨員和農戶依托農村信用社,確定和實施家庭增收致富項目3萬多個,其中有70%的黨員或黨員家庭制定和實施了家庭增收致富項目。
(北碚區委組織部魏 莉)
江津:給農村老黨員“充電”
提高農村老黨員的思想素質。各鎮(街)普遍建立老年黨支部或黨小組,選編鄉土教材、組織文藝宣傳隊進村演出或運用電教設備等進行直觀學習,激發老黨員支持村組工作的熱情。
搭建農村老黨員的展示平臺。各鎮(街)和村干部分別聯系1-3名老黨員,重要問題先向老黨員通報,重大決策先向老黨員征求意見。各村級黨組織還為老黨員設置參政議政、民意收集、財務監督、治安維護等崗位,發揮他們的余熱。
解決農村老黨員的后顧之憂。廣泛開展“黨員示范獻愛心”活動,建立“一助一”結對幫扶制度。對喪失勞動能力、長年生病、生活困難的老黨員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
(江津市委組織部)
梁平:聘請“黨課輔導員”
梁平縣竹山鎮7個村分別聘請1名思想素質較高、語言文字功底較厚、帶頭致富能力較強的村級黨員后備干部擔任“黨課輔導員”。
黨課輔導員定期為農村黨員上黨課、作形勢報告和進行專題輔導,定期到鎮黨校參加培訓,給自己“充電”。每次上黨課前,他們結合當前農村工作實際,選好題,備好課,使黨員坐得住、聽得進、能運用。目前,7名黨課輔導員已走馬任教,黨課質量明顯提高。
(梁平縣委組織部)
綦江:實施“百場培訓工程”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綦江縣實施“百場培訓工程”,滿足不同類型群眾的需求。
縣科技、農業部門針對梨子、辣椒、農機等20余個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分別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到永新、東溪、郭扶等鎮為農民培訓果樹、辣椒、麻竹等種植栽培技術,推廣使用脫粒機、切割機等新型農具。縣司法局、信訪辦來到外出務工大鎮古南、三江、趕水等地舉辦農民工維權法律培訓;縣衛生局來到邊遠的安穩、丁山、中峰等鎮為當地農民送醫送藥,開展日常醫療保健知識培訓。這些部門或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指導蔬菜、雜交水稻制種等;或在村會議室、村小學、院壩召集大戶進行集中講解答疑;或深入農戶家中進行針對性的詳細講解,手把手做示范。預計“百場培訓工程”將使全縣10萬農民朋友獲益。
(綦江縣委組織部)
黔江:“三個結合”學黨章
把學習貫徹黨章與先進性教育活動相結合。參加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的400多個基層黨組織組織黨員利用雪天、晚上等時間對黨章進行專題學習,并把學習貫徹黨章作為分析評議的重要內容,作為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的主要依據。全區組織專題學習360余場次,參學黨員達1萬余人次。
把學習貫徹黨章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相結合。在農村黨員中深入開展“建設新農村,富民興黔江”主題實踐活動,把如何貫徹落實黨章的要求具體化。
把學習貫徹黨章與為民辦實事相結合。區委、區政府把確定的2006年七大為民辦實事工程任務細化分解成26個小項,落實責任領導、責任單位和責任人。
(黔江區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