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那年,我參加中考。在我們那座城市,市一中是不少同學追求的目標。
在中考前幾個月,學校里傳來了一個消息,市政府制定了一項優惠政策:凡連續三年被評為市級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其子女在中考時可以加10分。我突然想起,父親已經連續多年被評為市先進工作者了。
當我興奮地將這個消息告訴父母時,父親異常冷淡。他說:“考試就應該讓每個學生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父母有成績是父母的,拿父母的成績往兒女的試卷上加分,不妥當!”
父親的幾句話,把我一顆喜悅的心從天堂扯到了地獄。我跑回自己的臥室,趴在床上傷心地哭了。母親推開房門,坐在床邊輕輕地勸慰我。我撲到母親的懷里,大聲地哭起來。
冷靜后,我依然希望自己能得到這來之不易的10分。我希望母親能說服父親。但母親搖搖頭說:“閨女,你爸的脾氣你還不知道?別指望著你爸會幫你這個忙,一切靠自己努力吧!”說著母親輕輕推開我,走出了房門。
班里有幾個同學將父母獲獎證書的復印件交到了學校。他們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因為他們已經比別的同學多了10分。
但我卻不敢有半點松懈。因為我知道,現在到了關鍵的沖刺階段,父母是靠不上了,只好靠自己。
令人意外的是,那幾個加分的同學,竟然一個也沒有考上市一中。
當我將紅彤彤的錄取通知書拿回家時,父親露出了笑臉,輕輕拍拍我的頭說:“人生有許多捷徑,但捷徑有時侯會成為成功的絆腳石,靠腳踏實地干出來的成績,才是最實在、最甜蜜的……”
不等父親把話說完,我用力地點點頭。我終于明白了父親的用意:父親怕我靠走捷徑得來的果實不甜,更怕捷徑將我絆倒!
(摘自《江南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