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練邸安和辭職.周建安臨危受命,中國男排又一次成為輿論焦點。自2005年4月重新組建以來.這支隊伍相繼進行了三次集訓,參加了東亞四強賽、2006年世錦賽亞洲區資格賽、亞錦賽及大冠軍杯賽等一系列比賽,完成了獲得2006年世錦賽參賽資格和闖入亞錦賽決賽的任務。然而.中國男排在四強賽中負中國臺北隊、在大冠軍杯賽上顆粒無收的現實也暴露出不少問題。
群雄擋道,沖出重圍層層障礙
放眼世界排壇.中國男排面臨著嚴峻的形勢。且不說歐美列強已經遠遠走在前面.在亞洲,日本、韓國、伊朗、哈薩克斯坦以及進步迅速的印度、泰國也對中國隊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大冠軍杯賽上,我們不敵埃及更標志著非洲球隊已成為我們新的勁敵。在今年的世界男排排名中,中國男排列20位左右,處于三流靠后的位置,而此前中國男排的最好排名曾在10名左右。鑒于這種情況,國際排球聯合會已把中國男排作為重點幫助的隊伍之一。以此觀之.想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完成保十爭八的任務.中國男排任重道遠。
2005年4月.新一屆中國男排成立.共有18人入選大名單,邸安和繼續擔任主教練,張洛任教練。從整體上看.這支中國男排中的不少隊員都入選過上屆國家隊。他們盡管年輕,但身體條件不錯.身高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經過亞錦賽、世錦賽、世界杯、世界男排聯賽等多項大賽的洗禮,他們的比賽經驗也比較豐富。這一年,中國男排的確打出了不少漂亮仗.如在亞錦賽中與韓國隊爭奪決賽權的比賽,中國男排在先輸兩局的情況下,不屈不撓,與對手斗智斗勇,成功上演了一場大逆轉的好戲;大冠軍杯賽上,中國男排能在與世界冠軍巴西男排的對陣中先下兩局,迫使對手不得不改變戰術打法,全力以赴。都說明這支隊伍具備相當的實力。但是.負于中國臺北隊和埃及隊這兩支以前從未輸過的隊伍.卻又打破了中國男排史上的紀錄。
陣容不穩,戰術、心理仍需改進
中國男排在2005年表現出來的問題是多方面的,既有技戰術方面,也有心理和訓練方面。不過,許多專家認為,沒有一個相對穩定的陣容應該是重要的問題。
2005年比賽中,中國男排在每次大賽的主力陣容都不是很穩定.有時在一場比賽中的格局也更換陣容。根據比賽的具體情況和不同的對手運用不同的陣容無可厚非,但是,過于頻繁會帶來許多不利的因素。2005年.只有自由人初輝以主力隊員的身份打滿了全部的比賽.其余隊員包括主二傳都有整場或整局比賽“坐壁上觀”的經歷,更不乏落選國家隊者。在2006年世錦賽亞洲區資格賽、亞錦賽及大冠軍杯賽這三項比賽中,主力陣容也都各不相同,這直接影響到隊伍的技戰術打法。排球是一項高度協同的集體項目.只有隊員之間達到了相當程度的默契,才能組成流暢的戰術。在中國男排強攻實力不足的情況下,精確配合的快攻顯得尤為重要.而這恰恰需要時間。比如,中國男排著名的二傳手王賀兵與副攻手鄭亮就是經過了十幾年才形成了爐火純青的配合。
2005年,中國男排的主力副攻手從最初的崔曉棟、馬明到崔曉棟、郭鵬再到郭鵬,謝文昊一變再變;接應二傳手也是袁志、湯淼輪流坐莊;沈瓊坐定了一名主攻手的席位,但換下場的時候也不少,另一名主攻手則在隋盛勝、施海榮、張晨、方穎超之間搖擺不定。如此不穩定的陣容就很難發揮出集體的合力,比賽中發揮不佳也就在所難免。
快、變是中國男排的傳統打法.隨著隊員身材的增高和世界排球發展,中國男排的打法也發生變化.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雖然中國男排身高有了發展.能組成快攻、平拉開、后三、交叉等戰術,但這些特點并不突出。特別在后排攻、強攻方面有嚴重的不足。攔網是中國男排的另一軟肋,中國隊員有身高.但沒能形成網上優勢。巴西、美國、意大利這三支世界強隊的進攻成功率都在50%以上,而中國隊僅有40%;強隊每一局平均攔網得3至3.5分,而中國隊僅有1至1.5分。此外,中國男排的串聯技術仍需加強,在調整球、小球的處理及防守等技術環節上與世界強隊相比差距較大,再加上陣容不很穩定,整體的技戰術打法也就很難形成了。
雖然排球運動一系列快攻體系如背快.背飛平拉開等大都是中國人創造發明的,但是中國男排卻逐漸喪失了這個特點。前主教練邸安和表示,中國男排必須在訓練中讓隊員在快攻配合上多下功夫。此外.還要提高一攻水平。在大冠軍杯賽與巴西隊比賽中,面對巴西的跳發球,中國隊打得有板有眼。可是,當巴西隊改用發找區找人的戰術球時,中國隊卻應對不力,一攻質量大為降低。
心理問題也一直困擾中國男排,這也是幾次比賽發揮失常的癥結所在。在去年的比賽中.中國男排或緊張得動作僵硬、技術變形導致慘敗.或背上想贏怕輸的包袱,技術水平發揮不出來,將勝利拱手相讓。中國前女排名宿、中國排球管理中心副主任張蓉芳在大冠軍杯賽后表示,思想不夠成熟、波動大是中國男排多年的老問題。邸安和也認為,隊員們在場上有士氣是很重要的,但是當心理影響技術,導致自身水平無從發揮時,積極主動就只能是停留在表面上的東西了。但究其根本.心理波動大的原因恐怕還是對自己的技戰術水平不自信。與其做思想工作.還不如扎扎實實地把自身的水平提高上去。
08攀越,隊伍打造應瞄準目標
經歷了2005年的風風雨雨,中國男排在2006年需面臨世錦賽和世界男排聯賽的考驗。大冠軍杯賽,中國男排持外卡參加,最終是結結實實做了一次“圈外人”。世錦賽,中國隊又和日本、阿根廷、波蘭、埃及、波多黎各隊分在一組.這次能走多遠,還得看中國男排如何備戰。中國男排乃至亞洲男排和世界強隊之間存在的最大的差距在于速度慢和力量弱。力量歷來就是歐美隊的優勢,亞洲隊與之抗衡則是憑快。而如今歐美隊在速度上已經超過中國等亞洲球隊。因此,要完成2008年奧運會的任務.中國男排必須在訓練上有所加強。
首先是體能訓練。體能的不足阻礙了中國男排戰術的安排,如沒有滯空能力.強攻和攔網都受到限制。邸安和說過,歐美強隊的一些戰術打法,不是我們不想用,而是隊員的身體能力不足。由于人種的原因,中國男排隊員在身體上與歐美強隊有著一定的差距。但是.訓練上的誤區更加大了這種差距。中國沒有專業的體能教練,運動員從體校就開始苦練力量.到專業隊也是如此,所以絕對力量是世界一流的,下蹲能達到200公斤,挺舉能到100公斤,比歐美運動員還厲害.但上下肢的協調力量、腹背肌力量等排球的專項力量就不能跟人家相提并論了。大冠軍杯賽前,來中國訪問比賽的俄羅斯俱樂部隊主教練就不客氣地說:中國隊的扣球,力量太小了!曾來中國短期考察的前美國女排主教練塞林格也指出了這一問題。此外.專家還建議所有國家隊隊員必須制定傷病消除計劃.在進行訓練安排時應當以提高訓練“質”為主,嚴格控制訓練時間,徹底改變以突出“量”的粗獷型訓練方式。
其次,設計具有中國特點的戰術組合。中國男排需要建立一個相對穩定的陣容,人員安排最好能夠做到老中青結合。在此基礎上.借鑒世界男排發展的趨勢和先進理念.結合中國男排的具體情況,形成自己的打法。如在發球上將進攻性與穩定性相結合.加快場上一切動作包括上步、跑位甚至是二傳的速度等。快、變本來就是中國隊的特色.如能再加上全面一些,中國男排完全有可能與世界強隊一爭短長。
此外,在亞錦賽和大冠軍杯賽場上,多支球隊的教練員已經戴上耳機,用電腦來統計。分析數據,以此制定戰術。然而,這一科學手段在中國排球隊中尚未得到應用,盡管中國排球管理中心已經開發出了這一軟件系統。因此,有專家強烈要求,應當進行專門的人才培養,把電子數據分析法全面融入到男排的技戰術訓練中,加強教練員與比賽數據分析人員的信息溝通.從而幫助中國男排提高技戰術水平。
上任伊始的主教練周建安制定了“走出低谷,重奪亞洲霸主,走向世界,挑戰歐美”的目標,為了實現目標,他指出必須以“亮劍”精神激勵全隊:“要敢于以弱小挑戰強大,寧可被打死、不能被嚇死。”如果能夠將此精神根植于男排,鑄成隊魂,那么此次出山,對周建安是一次機遇:但滿懷期待的同時,我們也要清楚地看到,要讓中國男排實現歷史性突破,前面的路還有很長。
責編/王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