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柳菊興教授的新著《大學的追求》由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是作者在大學的領導和教學崗位上苦苦探索、孜孜追求的又一思想結晶,也是作者推出的一部高等學校管理學研究的力作。我們作為這部書的責任編輯和第一讀者,讀了該書之后,感觸頗多。柳菊興的《大學的追求》,確有很多值得稱道的地方。在我看來,此書最值得稱道的有以下三點:
一是立意高新?!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屈原的一種追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文天祥的一種追求;“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這是譚嗣同的一種追求。那么,柳菊興的追求又是什么?他自己的回答是:第一,使大學的使命能夠得以完成;第二,把自己領導和管理的大學辦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學;第三,努力使自己領導和管理的大學達到同類高校之“最高”(參看《大學的追求·自序》)?!洞髮W的追求》一書,圍繞大學的各項工作進行探索,把“什么是大學的使命”、“為什么要辦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學”、“如何把湖北教育學院辦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學”等問題論述得十分清楚和透徹。此外,該書的作者還在字里行間表露出他對黨的教育事業(yè)的忠誠,他對湖北教育學院的無比熱愛,以及他對湖北教育學院全體教職員工的深厚情感。該書立意高潔,說理透徹,充分展示了作者的事業(yè)心、責任感和人生態(tài)度,同時也體現出了作者崇高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懷。更值得稱道的是,《大學的追求》的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關于大學素質教育的新理念,處處體現了一個新時期大學校長、黨委書記對大學教育新理念的不懈追求。
二是內容豐富。在飛速發(fā)展著的知識經濟時代,大學面臨著一個又一個新的任務和挑戰(zhàn),這就需要有人不斷地去研究和探索?!洞髮W的追求》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大環(huán)境下應運而生的,它是一部值得研究新時期大學管理和教育教學的專家、學者重視的文集。該書分為“大學思想的追求”、“大學管理的追求”、“大學發(fā)展的追求”、“大學教學的追求”等四編,收錄作者近年的論文57篇,全書共計40萬字,內容涉及教育哲學、教育經濟學、高等教育管理學等許多教育管理科學領域。豐富的內容為讀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知識,同時也反映出了作者的淵博學識和聰明才智。從書中所收錄的57篇文章看,每篇文章寫得都非常平實,但平實中蘊涵著深刻的探討、深沉的思考和深邃的哲理。書中的《激活教育生產力主體的活力》、《高等學校必須抓緊抓好的一件大事》、《高等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和諧倫理支撐》、《把高校黨校建成學校黨建的堅強陣地》、《新時期高校黨委書記素養(yǎng)芻議》等篇,內容平實而豐富,同時又充滿了新意,對讀者很有啟迪作用。
三是論說精到?!洞髮W的追求》以新時期大學的工作為研究對象,并從不同的層面和不同的角度對大學工作展開了深入的探討。作者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和方法,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就高等學校在現代條件下如何堅持科學發(fā)展觀,搞好大學的定位與體現特色,實現大學的使命與任務、實行大學的改革與發(fā)展等問題論說得十分透徹,并且提出了許多很有價值的論斷、主張和建議。更為可貴的是,作者能立足湖北的省情和高等教育的情況,結合自己在湖北教育學院實踐和探索,探討了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的制定、發(fā)展目標的確立、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施以及學科建設、專業(yè)建設、教學建設、教材建設、科研建設、師資隊伍建設、領導班子建設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該書論說之精到,見解之高明,均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作者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運用到了湖北教育學院的管理工作之中,使湖北教育學院近年來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業(yè)績。其中《新世紀教育學院定位問題的若干思考》、《堅持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并重》、《創(chuàng)新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關于對在校大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的思考》等篇,實際上已經跳出其工作的大學范圍,研究和探討了管理大學的許多帶規(guī)律性的東西,而且論述得十分精到。
當然,《大學的追求》一書在其他方面也有一些優(yōu)長之處,如結構嚴整、語言規(guī)范、行文流暢、印刷精美等等。不足之處,對目前高等學校管理中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涉及的還不夠,對高校后勤管理問題基本上沒有提及。限于篇幅,在此不對這些內容展開評說了。
責任編輯 肖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