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下)余華 上海文藝出版社27.00元
作為 中國“最會制造懸念”的小說家——余華,去年7月出版18萬字的《兄弟》上部之后,今年2月下旬
完成了《兄弟》下部33萬字的創作。余華最長的一部作品由此誕生。
《兄弟》是余華第一次在寫作時用到“尾聲”的作品,下部包括尾聲在內共有51章,前面有兩三章寫兩兄弟自己有工資以后的幸福而平靜的生活。接下來,有七章寫了兄弟倆和林紅之間的“三角關系”。用余華自己的話說,是描寫了一個“浮躁縱欲和眾生萬象的時代”。
順生論張中行 中華書局29.00元
《順生論》是著名文史專家、文化老人張中行先生談論人生哲學的著作。作者在書中以古人的“率性”為“順生”,闡發自己關于“怎樣活才好”的種種人生見解。近百歲高齡的文化老人運用自己厚實的人生經驗和豐湛的人文知識,把人生的方方面面梳理為三個方面的六十個問題,從古今溝通、中外比較的角度條分縷析,推本溯源,以散文化的筆墨娓娓道來,使全書在理論與實際相聯系、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人生思索中,開人眼界、啟人胸襟。此書1993年9月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初版。此次再版,增補了引文出處和少量注釋,以方便讀者閱讀和理解。
老徐的博客 徐靜蕾 中信出版社 25.00元
她有滋有味地寫下自己的讀書心得,敘述在電影院遇到的小情侶,列舉自己學外語經歷慘痛,用手機拍下自己的晚餐和車上養蛐蛐的的哥,文字簡單而優美,淡淡地把真實的那個徐靜蕾娓娓道來。
莊園與下午茶 李孟蘇三聯書店23.00元
本書是《三聯生活周刊》特派海外記者李孟蘇撰寫的英國專題報道“海外特稿”三年來的精選結集。65篇捕捉重大新聞事件、熱點人物和公眾話題的文章,涉及王室、媒體、社會、法律、體育、文化、時尚等領域……
心靈處方劉燕華 李澍曄 北京出版社28.00元
現代生活豐富多彩、瞬息萬變,人們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同時勿庸諱言的是,現代人的心理問題也日益嚴重。本書專門針對女人在婚姻生活、工作和社會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不良心理困擾,作了深入的剖析。一針見血地指出不良行為及其不理智的做法的深層次的心理原因及其改進的方法。相信每一個女人讀罷這本書之后,不良心理問題會得到徹底的滌蕩和清除,恢復女人的心靈的本色——正義、正直、善良。
和尚:出家人的日常生活陳琛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8.00元
跟老和尚做朋友時間很短,原來他就是弘一法師李叔同……只是自此之后幾十年間,總不免時常想起交往以外的一點印象——奮然一刀兩斷于塵俗的堅決和心靈的蘊藉與從容,細酌起來不免震懾。在我們“俗人”處理人間煙火事務時,有沒有值得引進的地方呢?出家人作為社會上一個特殊的階層,對我們常人而言一直有其神秘的一面,但該書卻以風趣的文筆和詳實的圖文,向我們描繪了出家人寺院生活的世俗性。他們樸素、簡約和體現著人生的生存觀念,無疑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菜刀溫暖 鄭鈞江蘇文藝出版社30.00元
鄭鈞這樣解釋他的書名:“生活像一把菜刀,我們只是案板上的菜花或者冬瓜,引頸待命。按說菜刀應該是冰冷殘酷的,但當它從我的脖子切下時,我竟感到了一絲溫暖。可能是由于刀上有我的熱血飛濺吧。”《菜刀溫暖》里充滿了愛情,說到愛情,鄭鈞認為愛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互相傷害,大家心甘情愿、特幸福地互相傷害著。在很大程度上,小說代表了整個上世紀70年代人的惶惑與不安。對于這本有著自己的影子,但絕非自傳的小說,鄭鈞稱大部分內容是杜撰,希望它能給當今浮躁虛偽的文壇帶來搖滾節奏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