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陽,一片古老的土地,這里出土的骨笛和契刻符號,把人類的音樂史和文字史推進到8000年以前;
舞陽,一個新奇的意象,舞,意味著活力,陽,象征著明亮、溫暖,舞陽縣計生協,恰恰就是這種意象的載體。
在舞陽的大地上走一遭,處處可以感覺到計生協的活力,感受到計生協帶給會員群眾的明亮、溫暖。
吳城:滿目青山夕照明
舞陽縣東部的吳城鎮,是一個自然條件、經濟基礎都比較好的鄉鎮,鎮上的整體工作水平也比較高,計生協工作一直走在舞陽縣乃至漯河市的前列。吳城鎮計生協成立于1988年。17年來,在歷任鎮領導班子的鼎力支持下,鎮計生協充分發揮協會的職能作用,努力做好宣傳服務工作,在開展“兩為兩爭”活動、落實利益導向機制、實行村民自治、推行計劃生育系列保險、帶領會員群眾脫貧致富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02年被評為全國計劃生育協會工作先進單位。而在計生協工作中最突出的,就是鎮計生協在發揮“五老”作用,促進計生工作方面的積極探索和實踐。
由于吳城鎮文化基礎比較好,在政府部門及國家企事業單位工作過的離退休干部職工比較多,協會看準了這個資源,誠摯邀請、動員有資歷、有文化、有威信,愿意為會員群眾做奉獻的“五老”到協會發揮余熱,得到了積極響應,有20多位“五老”到各村協會任了職。
74歲的吳林河是2000年擔任鎮計生協常務副會長的,退休前曾在縣商業局、鄉鎮企業局等局委任黨政一把手,有著豐富的領導經驗。到計生協以后,他努力轉變角色,加緊學習與計生工作有關的政策文件,騎自行車跑遍全鎮35個行政村了解協會組織和工作情況,從協會工作規范化、增強服務功能、多方籌措活動經費等方面積極創新,協會活動的數量和質量都比以前大大提高。最近三年中,鎮計生協累計為種植、養殖戶爭取無息貸款十幾萬元,救助100多個計生貧困戶,救助資金兩萬元。由于他在鎮計生協工作中發揮的作用,先后10次被評為省、市、縣計劃生育協會先進工作者。
溝陳村計生協常務副會長馮伯霖,今年已經84歲了,是一位退休教師,每月退休金還不到500元,家庭經濟狀況并不好,但他多年來一直無私地援助有困難的會員群眾。2002年,馮老得知板張村的張耀輝被沈陽農大錄取,但因家庭困難交不起學費,就從當月的退休金中拿出100元送到張耀輝家中。隨后,他精打細算,每月都從退休金中拿出100元作為個人救助貧困生的資金,到2003年8月積攢到1200元。在此之前他的老伴兒因偏癱花了近萬元的住院費,馮老都堅持沒有動用自己摳出的救助金,但聽說仙橋村、板張村有兩個當年被錄取的貧困生后,遂將1200元一分為二捐助給了那兩個學生。此后,馮老又加大了救助金的儲存額,到2004年8月存到了2000元,又救助了南陳村和端公陳村兩位當年被錄取的貧困生。馮老的事跡令父老鄉親們十分感動,稱他是“活著的老雷鋒”。
還有85歲的孫蘭亭,82歲的陳德亭,75歲的李振德……這些已到古稀之年、耄耋之年的老人們,都兢兢業業、不辭勞苦地在計生協為會員群眾工作著。
“小車不倒只管推,三塊煤球燃成灰,晚年還要做貢獻,計生路上搏一回。”吳林河創作的這首打油詩,最好地表達了吳城鎮這些老同志崇高的思想境界。
九街:文化大院風景線
位于舞陽縣東北部的九街鄉,是近年來新涌現出的計劃生育先進鄉鎮。這個鄉地勢低洼,水塘很多,很有點江南水鄉的味道。鄉黨委、鄉政府近年來利用這一天然優勢,一方面發展養魚項目,一方面進行環境建設。鄉計生協也圍繞鄉里的中心工作,結合計劃生育家庭小康工程建設和文化大院建設,使廢水塘在漁業生產和環境建設中發揮了作用。
去年11月11日,舞陽縣計生協的同志帶領我們來到這個鄉的屈崗村,參觀了他們的文化大院。屈崗村文化大院在村莊的南頭,一座碧波蕩漾的水塘南邊,白色的圍墻、紅色的宣傳標語、彩色的宣傳畫,在水中搖曳的倒影非常好看。大院有三四個籃球場那么大,正對著大門是一幢灰白色的二層小樓,上下14開間,一樓為村計生協專用,有辦公室、孕檢室、會員之家、人口學校等,二樓為村支部、村委會所用。小樓的左前方,院門西側還有4間平房,是會員活動室、育齡婦女圖書室。小樓的東面,是一個單獨的套院,套院內南北墻上都是村民自治、優質服務等計劃生育宣傳內容,中間是一個籃球場,套院的東北角坐落著兩間平房,屈崗村支書兼計生協會長屈富欣說,那是村計生協準備為孤寡老人建設的溫暖小區,由于這個院落2005年5月才建成,溫暖小區的一些用品、設備還沒有到位,院內還有一些輔助設施沒有建好,但現在村里正在積極籌措資金,計劃春節之前全部配套,那時,這里將是全村會員群眾的學習、休閑活動中心。再下一步,計劃在門前的水塘周圍栽上觀賞樹木,這個鄉村文化大院就更加漂亮了。屈支書還介紹說,屈崗村一共有30多座水塘,總面積達200多畝,村里不但要逐漸把它們全部開發利用起來,還要逐步美化起來,最終把屈崗村打造成名副其實的江北水鄉。
據九街鄉黨委的同志介紹,九街鄉近年來計劃生育工作進步很快,短短幾年內已經躍居舞陽縣的前列,屈崗村是全鄉計生協工作比較突出的一個村,像屈崗村這個水平的村全鄉還有不少,全鄉33個行政村去年被評為舞陽縣計劃生育協會工作先進村的就有14個,特別是村文化大院建設,由于鄉里統一部署,抓得較緊,村村都建起了文化大院,世世代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民們也有了自己的休閑娛樂場所。
太尉:萬眾一心奔小康
離開九街鄉,我們又來到太尉鎮,鎮政府在鎮的東頭,是一個單獨的院落,院子里硬化了地面,栽著一些美化的苗木,顯得整潔而美觀。院子東面是鎮黨委、政府辦公的三層小樓,鎮計生協的辦公室也在這座樓上,在使人感到這個鎮的經濟工作勢頭不錯的同時,也感到計生協在這個鎮的地位。
在縣里就從計生協了解到,太尉鎮在組織帶領農村計劃生育家庭奔小康方面做得很突出,在二樓鎮黨委書記陳勇軍的辦公室里,我們果然看見了諸多有關實施農村計生家庭小康工程的材料,有太尉鎮小康工程領導小組名單,有鎮政府下發的“關于實施農村計生家庭小康工程”的十項服務承諾,有鎮黨委、政府聯合出臺的“關于鼓勵農村計生家庭奔小康的優惠政策”,有太尉鎮實施農村計生家庭小康工程5年規劃,等等。據鎮黨委書記、小康工程領導小組組長陳勇軍介紹,2004年以來,太尉鎮緊緊圍繞“依法行政、村民自治、優質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的計劃生育新機制,積極對計生家庭進行幫扶,帶領群眾走出了越生越窮、越窮越生的怪圈,邁上了少生快富奔小康的陽關大道。為了使這項活動取得實效,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工作會,制定工作推進臺賬,并組織計生辦工作人員到外地參觀學習,要求每人掌握3至5門奔小康實用技術,對包村干部實行競爭上崗,政治上優先提拔使用,經濟上每月給予50元補助,促進了小康工程的進展。到2005年9月,太尉鎮已發展計生家庭百頭以上養豬場85個,千頭以上養豬場10個;1000只以上養雞戶18戶,2000只以上養雞戶12戶;500只以上養兔戶10個;木材加工廠7家,預制廠5家,總幫扶計生戶211戶。2004年計生家庭奔小康總收入320萬元,到2005年9月為止總收入已達450萬元。而按照該鎮小康工程5年規劃,到2010年,全鎮將建成幫扶基地18個,培育小康示范戶400個,模范戶150個,標兵戶100個。
隨后,陳書記等人帶領我們來到魏集村,參觀了鎮村計生協聯合幫扶的輝利水泥制品廠,位于省道旁的廠址是鎮計生協協調劃撥的。老板魏輝利今年35歲,是個獨子戶,由于腦子活,又肯吃苦,廠子每年利潤都達到十幾萬元,為了方便事業發展,他花3萬元買了一輛二手普桑,自己開著滿世界攬業務。有了錢,魏輝利沒有忘記計生協對他的幫扶,他反過來也幫扶了4個計生戶,使這幾戶也走上了少生快富的路子。